摘要:在蓝村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万亩良田阡陌纵横,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田间固定喷杆式节水灌溉设施正精准喷洒水雾,宛如一幅“科技与自然共舞”的现代农业画卷。在段泊岚镇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程现场,一条条新修的排水沟渠蜿蜒延伸,沟渠底部连锁块衬砌沟渠,两侧护坡整齐,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2日讯 22日,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暨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即墨区召开,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下一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在蓝村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万亩良田阡陌纵横,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田间固定喷杆式节水灌溉设施正精准喷洒水雾,宛如一幅“科技与自然共舞”的现代农业画卷。在段泊岚镇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程现场,一条条新修的排水沟渠蜿蜒延伸,沟渠底部连锁块衬砌沟渠,两侧护坡整齐,渠道通畅。据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负责人刘可平介绍,即墨区深入实施农田沟渠修复整治,重点开展沟渠清淤扩容、疏通链接、整坡护砌工程,去年以来疏浚沟渠58.87公里,护砌排水沟2.15公里,同时,通过沟渠与平塘连接,增加了蓄水量,提高了灌溉保障能力。
观摩结束后,全体人员在即墨区召开室内会议。现场播放了胶州市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作宣传片。胶州市创新“以点带面、镇街联动”建设模式,对涉及9个镇街的农田渍涝地块,制定整体实施方案,系统治理农田沟渠排水不畅问题。在交流发言环节,胶州市和即墨区分别围绕农田沟渠修复整治、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享经验。
会议指出,要认清当前形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扎实推动农田沟渠整治工作开展,紧盯重点问题、重要环节和责任落实,加快补齐高标准农田建设短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地,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57.66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的80%以上。2019年以来,全市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指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统筹整合中央和市级补助政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3个,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9.72万亩,逐步构建起“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
责任编辑:周晓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