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数点东坡海外诗文集:居儋三年许 翰墨长遗思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7:23 2

摘要:苏轼谪居海南岛三年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海南先贤多有刊刻。海南地方文史研究者、“琼崖文库”编委之一的郑行顺先生,对历代东坡海南诗文集的各个版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清光绪任薰摹《东坡先生五十六岁像》。 海南省图书馆复制自浙江图书馆

苏轼谪居海南岛三年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海南先贤多有刊刻。海南地方文史研究者、“琼崖文库”编委之一的郑行顺先生,对历代东坡海南诗文集的各个版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在苏轼身后,历代都有人辑录东坡的海外诗文,最早的海南刻本题名《遗思录》,可惜已经亡佚。

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便有《宋苏文忠公居儋录》问世,并不断得到重修、增补和刊行,清代还有以《苏文忠公居儋录》《东坡先生居儋录》等书名出现者,形成了《居儋录》系列古籍。

几乎与《居儋录》同时出现的还有《宋苏文忠公海外集》,后世也不断查缺补漏,诞生多个版本,清代的版本则以《苏文忠公海外集》之名行世,可称为《海外集》系列古籍。

《居儋录》系列,明清多次重刊首创版本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苏轼谪居海南的诗文著作,编为专集行世者,据今所知,最早为《遗思录》,至迟在明代前期已刊行,编者未详,刊本早已佚失。

明代陈荣选编刻、曾邦泰重修《宋苏文忠公居儋录》古籍书影。国家图书馆藏

此后,东坡海外诗文集大体上以《苏文忠公居儋录》(以下简称《居儋录》)和《苏文忠公海外集》(以下简称《海外集》)为名,两个系列并行传世,各展风雅,泽润世人。

就《居儋录》系列而言,首创辑编者为儋州知州陈荣选,时在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共分五卷,第一卷为《年谱》《古迹》《言行》,第二至第四卷为苏公诗文,第五卷为《附录》,辑载范梈和王佐的两篇记体文,以及自黄庭坚至胡桂芳等十四人的颂苏诗(目录中误作“诗十四首”)。卷首为时任分巡海南道兵备兼提学副使胡桂芳所作序,卷末为陈荣选自撰后序。

陈荣选编《居儋录》原刊本已不可得见,但校勘今存后人补编、补刻(重刻)本,细读所撰序跋,可知其编本及刻版一直为后人所袭用。

时隔二十年之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时任儋州知州曾邦泰又重修《居儋录》。他在所作序言中说到:“今读其《居儋录》,真令人之臆也清。《录》多蚀,再命铁史以扬其风。”显然,他所读的《居儋录》,正是陈荣选的编本。但存版“多蚀”,因此为之补刻,并在第五卷《附录》中颂苏诗部分增入高尚质、邓锺、郑廷鹄、姚履素、姚履旋、蒋彦、杨应春及曾邦泰本人的诗歌,重新刊行。增入的诗作者八人中,除琼山进士郑廷鹄为嘉靖年间人外,其余均于陈荣选原创本《居儋录》刊行之后才任职或供事于海南,并且以曾邦泰的《谒苏长公祠三首》押后,可见这一刊本不是陈荣选的原刊本,而是曾邦泰的“重修”刊本。这正是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居儋录》最早刊本,为国家图书馆所珍藏,《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有数字化古籍善本。

令人疑惑的是,曾邦泰所作《重修序》,在他所主纂的万历《儋州志》里有载,却在他“重修”的《居儋录》存本中未得一见,有违常理;各种《琼州府志》的艺文卷也未见辑载,莫名其妙。疑点有待探究。

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定安知县王昌嗣又有重刊《居儋录》之举。王昌嗣在任期间,曾读过友人所赠曾邦泰刊本《居儋录》,又曾奉命兼理儋州政务,有机会见到《居儋录》藏版,便于补刻刊行。王昌嗣刊本《居儋录》今藏国家图书馆等处。实际上,王昌嗣本与曾邦泰本内容的区别,只是卷首在胡桂芳序之后增补了自撰序言。

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韩祐任儋州知州时,《居儋录》刊本已难得一见,刻版也已无存。韩祐有幸从学正文冠斗处得到《居儋录》“真本”(应为王昌嗣刊本),于是照本重新刊刻,只是在第五卷《附录》中的颂苏诗歌部分,又增入滕元鼎(康熙初年儋州知州)、曾开(明末清初儋州举人)、文冠斗(儋州学正)及韩祐本人的诗作。卷首有韩祐自序,此前各版序跋则概未曾见。该本刊行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国家图书馆等处有藏。

此后近二百年间,再无新版《居儋录》出现。迨至光绪五年(1879年),儋州学正刘凤辉又重新辑编《居儋录》刊印行世,以诗三卷、杂文二卷、书启、遗事、古迹一卷分类,前置自序。刘凤辉本《居儋录》自成一体,与前述各本不相干,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处有藏。

1935年,儋县重修《儋县志》,其《艺文志》中辑载的苏轼《居儋录》,实即乾隆年间王时宇辑编的《海外集》(见下所述),只是改了名字。

《海外集》系列,辑录更全面补阙订误,共臻完美

至于《海外集》系列,据今所见,首创辑编者为戴熺,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刊行,见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清代临高知县樊庶编刻《苏文忠公海外集》古籍书影。 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

戴熺时任分巡海南道兵备兼提学副使,曾主纂万历《琼州府志》,读过下属儋州知州曾邦泰呈送的《居儋录》刊本,因不满意于《居儋录》“非儋弗录”且多挂漏,因此补阙订误,摈弃《居儋录》中的《附录》,重编为四卷,以《海外集》命名。卷首为戴熺自序,并保留其前任胡桂芳为《居儋录》所撰序文。戴熺的编本可能传播不广,后人罕有提及。

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时任临高知县樊庶又另有《海外集》之编。樊庶也读过《居儋录》(应为韩祐重刻本),认为“自公渡海以讫移廉,中间诗文不尽儋耳之作,而独系以‘居儋’,不亦隘乎”,于是“搜罗残缺,正其伪谬,加以编注评隲”,并更名为《海外集》。樊庶本不同于戴熺本,按诗文体裁分为二十二卷,卷首有岭南督学使者泽达等三人序及自序,又载《宋史》苏公本传、苏公写真像、王宗稷所编苏公年谱、苏辙所撰墓志铭等。该编约刊行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国家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有藏。

延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海南先贤王时宇又重编《海外集》。王时宇读过《居儋录》韩祐重刻本和《海外集》樊庶编本。他之所以重编《海外集》,据他在序言中所述,是因为《居儋录》“割裂舛错,意先生当日之作不止于此”,樊庶编《海外集》虽然比《居儋录》所载“加什之六七”,但又“取之太博,往往将前后之作阑入”,于是在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删订正,重新编辑,厘为四卷,卷首载琼州知府萧应植、同知陈景埙序及自序,又载王宗稷所编苏公年谱,书末附《言行》《古迹》。王时宇博学多识,注释详明,编本传播较广,原印本浙江图书馆等处有藏,后人曾多次重刻刊行。

近年又有林冠群先生(海南儋州人)《新编东坡海外集》行世,与王时宇本《海外集》相比较,所录诗文或增或减各数十篇,取舍更为精当,1992年按诗文体裁编列,2006年改编为编年注本,曾由海南出版社等机构多版刊行。

苏轼海南诗文集一览

已知最早者为《遗思录》,明代前期刊行

儋州知州陈荣选原编《居儋录》,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刊行

儋州知州曾邦泰重修本《居儋录》,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刊行

定安知县王昌嗣重刊本《居儋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刊行

儋州知州韩祐重刻本《居儋录》,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刊行

儋州学正刘凤辉重编本《居儋录》,光绪五年(1879年)刊行

分巡海南道兵备兼提学副使戴熺编《海外集》,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刊行

临高知县樊庶编《海外集》,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刊行

琼山举人、琼台书院主讲王时宇编《海外集》,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行

当代苏轼研究者、儋州籍林冠群编《新编东坡海外集》,1992年后有多个版本刊行

来源:小徐与四百大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