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贤地,男,1963年7月生,泗县丁湖镇向阳村刘圩组人。工作之余,他利用老百姓爱听的语言,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扫黄打非、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光盘行动等内容编创成脍炙人口的快板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的快板视频《党的扶贫好政策》,获评安徽省2020年度优秀
梁贤地:竹板“话”文明 新风润无声
拂晓报记者 钱景
【人物简介】梁贤地,男,1963年7月生,泗县丁湖镇向阳村刘圩组人。工作之余,他利用老百姓爱听的语言,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扫黄打非、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光盘行动等内容编创成脍炙人口的快板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他的快板视频《党的扶贫好政策》,获评安徽省2020年度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2024年初,他创作的《争创文明新泗县》等作品被制作成音频、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累计播放量超100万次。他本人先后获评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2023年12月份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典型、“最美泗州人”、泗县道德模范,并获得宿州市脱贫攻坚贡献奖。2023年,被评为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宿州好人”。
“同志们,听我说,电信诈骗花样多,陌生电话别轻信,是真是假细琢磨……”4月15日,在泗县府前广场,“宿州好人”梁贤地身着一件熨烫板正的深蓝西服,手中竹板打得“啪啪”响,对着三脚架上的相机镜头宣讲反诈知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各类新型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泗县网信办、县广播电视台邀请梁贤地录制一段原创快板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这段总长1分25秒的快板视频,发布当晚就被广大市民纷纷转载,留言区满是鼓掌和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包。
这位在镜头前精气神十足的六旬老人,在丁湖镇向阳村是远近闻名的“大老执”。村民总亲切地唤他一声“老梁”。村里大大小小红白事的场子上,总能看到老梁忙碌的身影。他熟悉当地婚丧嫁娶的每一道习俗——从吉日选定到席位安排,从待客礼数到烟酒采买,事无巨细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梁办事,我们放心!”乡亲们对梁贤地的评价极高,都夸他把红白事办得既体面又节省。
2018年,梁贤地在参加扶贫工作时,看到一户家庭为了给儿子办婚礼硬生生花光了大半辈子的积蓄,这件事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我天天在这些场子上打转,要是再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风气只会越来越歪。”梁贤地平时喜欢打竹板说段子,考虑到快板顺口又好记,便将移风易俗的道理编成朗朗上口的段子。
说干就干,梁贤地戴上老花镜,一手拿着快板打拍子,一手开始写词。“刚开始并不顺利,我文化水平有限,想把每一句都写成对仗工整的句子,很费脑筋!”为了把“脱贫攻坚”的理论融进七字句,他对着灶台熬了三个晚上,锅里的玉米粥都煮糊了好几回。“惠民政策暖人心,脱贫别忘报党恩。小康路上手牵手,坚定信念跟党走……”当梁贤地在自家小屋里完整说出了第一篇作品《党的扶贫好政策》时,眼里忍不住泛起激动的泪光。从此,老梁的自行车后座多了个帆布包,里面永远装着一对快板和一叠手抄的宣讲词。每到赶集日,他就站在集市中央的老槐树下表演,竹板声一响,立刻围满了前来赶集的村民。在周围群众的笑声和掌声中,梁贤地的心里暖暖的。
随着梁贤地快板巡演的名气越来越大,泗县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带着专业设备找到了他,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录制成视频发布到网上。面对镜头,这个在千百人场子上都不怯场的“大老执”却紧张得直搓手:“俺就是个种地的老汉,哪见过这阵仗?”但当快板响起,他立刻找回了状态,眼神里透着股认真劲儿。视频上线后,浏览量像插上翅膀般飞涨,并荣获安徽省2020年度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看着视频里满屏的点赞和“老梁加油”的留言,梁贤地摸了摸手中泛起油光的竹板,激动地说:“只要对社会有贡献,乡亲们也爱听,这快板啊,我就打到走不动道的那天!”
这些年,梁贤地的宣讲本越来越厚,从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到彰显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凯歌献给二十大》,每个段子都带着泥土气息,成了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土味教科书”。2024年初,梁贤地精心创作的快板《争创文明新泗县》在全县及周边县市又一次火爆“出圈”,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0万次。
“‘老梁板话’把党的好政策、新理念掰开揉碎了讲给我们听,通俗易懂、简单好记,比文绉绉的文件通知管用!”乡亲们对老梁的快板作品赞不绝口。
竹板在梁贤地的掌心轻轻敲打,打出的不仅是清脆的节奏,更是一位普通农民用热爱与担当谱就的文明新篇章。“只要我这嗓子还能讲,竹板就不会停。今后,我还要多编些新段子,把党的政策理论、文明新风送到家家户户,让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敞亮!”梁贤地乐呵呵地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