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红星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红星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前有关税之争,现有外卖大战。
然而,众所周知外卖领域早已有了两大巨头。
现在,刘强东只身入局,引人关注。
近日,一张令网友惊叹为“绝了”的照片迅速在网上走红,引发热议。
能瞧见刘强东身着京东外卖骑手的工作服,手拎外卖,满面笑容地伫立在顾客门前。
不得不说,千亿身家的大佬摇身一变成了贴心外卖小哥,这反差感也太强了吧!
但见东哥双手递上外卖,极为暖心地说道:“祝您用餐愉快。”
这般服务态度,着实令人惊叹。
网友们看到这一幕,立马开启调侃模式:“东哥这是体验生活呢,顺便给京东外卖打广告,一箭双雕啊!”
看到这一幕,网友不禁联想到此前雷军为小米SU7车主开车门之事。
当时雷军弯腰开门的照片和视频在网上疯传。
网友们纷纷调侃:“雷总这是要抢4S店销售的饭碗啊!”
雷军虽回应仅是单纯感谢车主。
然此“弯腰”之举却使小米SU7订单量于一周内骤增。
这般“接地气”的营销实在超值。
虽说刘强东送外卖和雷军开车门。
表面上看是两位大佬“不务正业”。
实则皆为凭借自身超高人气为新产品背书宣传。
毕竟,这段时间围绕在刘强东身上的事情远比送外卖有意思得多。
2025年初,京东于外卖市场正式迈出了进军的第一步大动作:免佣金!
这“免佣金”三个字,让不少苦于高佣金的餐饮老板眼前一亮。
除了给商家送“甜头”,京东在骑手这个关键环节也下足了血本。
京东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并且还给兼职骑手提供两份保险分别是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在外卖行业可是开创先河,毕竟早有人关注过骑手社保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
消息一经发布,诸多其他平台的骑手便开始跃跃欲试。
思忖着是否要“跳槽”至京东。
不得不承认,京东此举直接击中了行业的痛点。
于骑手心中播下了“京东靠谱”的种子。
然而面对京东的强势来袭,美团也不是等闲之辈。
它旋即调整战略,先是下调部分商家的佣金。
与此同时,美团也加快骑手社保工作的推进步伐。
但此时这两大电商平台还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交锋还在后头。
4月21日,京东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
直指美团借助“算法隐形惩罚”限制骑手跨平台接单,致使骑手收入下滑。
而在此之前,美团就已经对网传的平台存在“二选一”行为进行否认。
宣称相关聊天截图全然属于造谣之举。
并且表明已经针对造谣者采取法律手段。
但随着京东的发声。
美团随后对干扰骑手选择平台接单再次进行了明确澄清。
有媒体对这次两大平台的交锋称为“第二次外卖大战”。
毕竟,谁拥有了更多优质骑手,谁就能在配送环节占据优势。
其实,这并非外卖市场第一次经历如此激烈的竞争。
早在多年前,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就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三国杀”。
最后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端看现在美团和饿了么各自占据一席之地就能明白。
现在,京东这个早有所成的电商平台进驻外卖领域。
无疑又为这个增添了一些新动力。
某全国连锁火锅品牌告诉诉媒体进入京东外卖平台后发现。
系统随时都在修改。
同时,该品牌发现。
美团外卖近期在主动找商家谈合作。
且表明参与优惠活动的佣金比例可商议。
并非如之前那般态度强硬。
此外,有记者亲自在京东外卖平台下单了3笔不同类型的外卖订单。
有意思的是,这三单分别由三名身穿不同外送服装的骑手送达。
其中穿着美团工服的骑手告诉记者是因为京东外卖的工作服下周才发。
所以他还穿着美团的衣服。
但本人已经加入京东外卖了。
他还感觉目前跑京东外卖。
每单收入要比其他平台多1-2元。
从他的京东接单后台看。
每单骑手收入在5-7元之间。
另外两名骑手则表示,他们并不打算成为京东的全职骑手。
其中一位骑手说直言京东外卖单量不够密集。
跑一趟通常只能送2-3单。
但如果自己跑美团,能有3-5单一趟送完。
总收入差不多。
总体而言,美团外卖订单数量颇为可观。
京东外卖则有补贴且派单价格较高。
对于骑手来说,二者各有优劣,可谓利弊共存。
基于此,不得不说刘强东的话说的太早了。
近日,京东外卖疑似崩溃的消息惹人关注。
有顾客的订单近23分钟的时间都无人响应。
商家那边压根看不到订单。
但好在后来询问客服称当时系统出现了问题。
已经逐渐恢复了。
可见,京东作为一个“小萌新”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只是骑手不足和订单问题。
有专家坦言,新外卖平台欲在短期内借补贴、促销之举快速提升单量,实非易事。
新外卖平台若想实现规模化发展,乃至达成万亿规模。
恐怕还需再投入超千亿级别的资金才行。
更遑论美团作为行业老大哥,盈利表现相当亮眼。
2024年,美团经营活动所获现金流量净额达571亿元。
至年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计708亿元。
与之相反的饿了么,虽然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大树,资源雄厚。
但在盈利道路上却始终磕磕绊绊,17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
由此可见,外卖平台竞争激烈。
即便是驻足已久的老品牌也不见得能账面上好看。
刘强东于去年的内部讲话里,为京东外卖立下一条铁规。
京东外卖净利润不得超过5%。
现在看来,或许这话说早了。
这段时间,京东为了吸引消费者,直接推出了“百亿补贴”活动。
各种满减、优惠券满天飞,用户下单能省下不少银子。
京东亦打出“品质外卖”的招牌,对入驻商家严格筛选。
仅准许有实体店的餐厅入驻。
更不必说,京东对商家限时免佣,还为全职外卖员缴纳五险一金。
这每一项举措都需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者,近日京东外卖宣称,单季度拟招聘的外卖员人数再度翻倍。
虽说这一举措再次表明了京东做外卖的决心。
但外卖员的数量骤然增加,工资与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的支出。
由此可见,刘强东致力于做好品质、品牌和品商的经营核心。
但京东外卖未来是否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还未可知。
不过,刘强东能一直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下去。
好的结果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来源:历史萌萌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