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生死簿上这种人就算阳寿已尽,我们也没法带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16:41 5

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地藏经》《玉历宝钞》《太上感应篇》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地藏经》《玉历宝钞》《太上感应篇》

阎罗王掌管阴间生死簿,世人寿命长短皆由其判定。

可你知道吗?

古籍中记载,有一类人即使阳寿已尽,阎罗王竟也无法将其带入地府。

这到底是何等人物,竟有如此大的福德?

阎罗何以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这背后又有什么玄机?

《玉历宝钞》中记载,东汉时期有个名叫王旭的读书人,家境贫寒却心地纯良。这一年,王家附近闹瘟疫,乡亲们纷纷染病。王旭没钱请医生,只能日夜守在村口,拦住过往商旅,请教治病良方,为乡亲们抓药熬汤。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路过村口,见王旭形容憔悴,便问:“年轻人,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守着?”

王旭道出实情,老者听罢,从袖中取出一本医书递给王旭:“这本《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你拿去救人吧。”

王旭如获至宝,连忙跪谢。待他起身时,那老者已不见踪影。

王旭依照医书上的方子,四处寻找草药,为村民们诊治。不出半月,疫情渐渐平息,许多村民得以康复。

三年后的一个夜晚,王旭正在书房读书,忽见两个身穿黑衣的怪人走进屋来。

“王旭,你的阳寿已尽,我们奉阎王之命来带你去阴曹地府。”两个黑衣人说道。

王旭不慌不忙,问道:“我能否知道我犯了什么罪?”

黑衣人拿出一本册子翻看:“你并无大过,只因你的阳寿到此为止。”

王旭点头道:“既是天命,我无怨言。但能否容我先安排好家事,明日一早随你们前往?”

黑衣人商量一番后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王旭把家中积蓄分给了贫困的邻居,又叮嘱妻子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做完这些,他平静地随两个黑衣人离去。

到了阴间,王旭被带到阎王殿前。阎王翻开生死簿查看后,神色一变:“王旭,你三年前救了一村人命,此乃大功德。按理说,你已增加了二十年阳寿,为何黑白无常还把你带来了?”

无常惊讶道:“大王,生死簿上明明记载他阳寿已尽。”

阎王再次查看生死簿,突然发现簿上王旭的名字旁边竟浮现出一道金光。“原来如此,”阎王恍然大悟,“他积累的功德已经改变了命数,但生死簿还未及时更新。”

阎王对王旭说:“你的善行感动了上天,不仅增寿二十年,还会得到福报。你速回阳间吧。”

王旭魂魄回到阳间,刚要进自己的屋子,却听见里面传来妻子的哭声。原来,众人以为他已死去,正在为他守灵。王旭推门而入,众人见“死人”复活,吓得四散奔逃。

王旭费了好大功夫才让大家相信他确实还活着。他把自己在阴间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众人无不惊叹。

从此以后,王旭更加勤奋地钻研医术,救治病人。他活到七十多岁,儿孙满堂,乡里人都称他为“善人王”。

数十年后,王旭寿终正寝。两个黑衣使者又来到他床前:“王旭,你阳寿已尽,请随我们去见阎王。”

王旭点头应允,跟随他们来到阎王殿。

阎王见了王旭,满面笑容:“王善人,你一生行善积德,已是功德圆满。按理说你该转世为官,享清福。不过天庭看中你的医术与善心,想请你担任’药王菩萨’之职,救助世间病苦之人,你可愿意?”

王旭跪地叩首:“能救人于水火,乃小人夙愿。只是不知能否先回阳间一趟,交代家人一些事?”

阎王正要答应,忽然殿外传来一阵钟声。一位身穿紫金袈裟的僧人走进殿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位善士积累功德无量,已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阎王躬身施礼:“原来是西方接引使者,失敬失敬。”

这僧人乃是西方佛国派来的接引菩萨,专门接引善人往生净土。他对王旭说:“善士,你可愿随我去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疾病痛苦,可以听佛讲法,修行成佛。”

王旭心中一片迷茫:“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未修行佛法,何德何能往生极乐?”

接引菩萨慈祥一笑:“你虽未诵经念佛,但一生救人无数,慈悲为怀,已是上品善根。佛法重在心行,不在形式。”

王旭仍有疑虑:“西方极乐世界虽好,但天下还有许多病苦之人需要救助。”

就在这时,殿内金光大盛,一位金身巨佛显现,正是药师佛。药师佛对王旭说:“善男子,你悲悯众生之心可嘉。若你愿意,可随我到东方琉璃世界,成为我座下药王菩萨,继续救助众生。”

阎王跪伏在地,动容地说:“王善人,你阳寿虽尽,但你的善行已超越了生死界限。

现在三条路摆在你面前:一是继续轮回,转世为人;二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是随药师佛修行成为药王菩萨。

这是无上殊胜的因缘,你当慎重选择。”

王旭沉思良久,最终对药师佛说:“若能继续救助苦难众生,我愿随佛修行。”

药师佛点头微笑:“善哉,善哉!你的选择正合我意。从今以后,你就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王菩萨,可以分身百千万亿,普济群生。”

就这样,王旭的灵魂随药师佛离开了阎王殿,前往东方琉璃世界修行成为药王菩萨。

而阎王目送他们离去,感慨地对判官说:“像王旭这种大善人,阳寿已尽我们也带不走。

因为他们的功德超越了六道轮回,已经成为三界外的仙佛了!”

判官好奇地问:“大王,像王旭这样的人,人间会有多少?”

阎王摇头叹道:“百万人中难得一个!

凡人多被私欲所困,难以像王旭那样纯粹地为他人着想。

即使有善心,也往往掺杂着名利之念。

真正能超脱生死界限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发大慈悲心,不为一己私利;二是行大善事,救人无数;三是不求回报,淡泊名利。”

判官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我们平日里也该多行善事?”

阎王点头:“正是如此。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行善之人,纵使寿命已尽,上天也会设法延其寿命,或安排其得到更好的归宿。而作恶多端之人,就算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难逃恶报。”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道好还,善恶必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那些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乐善好施的人,即使阳寿已尽,上天也会眷顾他们,让他们继续在人间发光发热,或者超脱六道轮回,成就更高的道果。

而阎王生死簿上记载的阳寿,对于这些大善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参考数字而已。他们的善行功德,早已改写了命运,创造了新的可能。

《地藏经》云:“菩萨戒行坚固,一婴念间,能救度一切众生。”正是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让人能够超越生死,摆脱轮回,得到真正的解脱。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许无法像王旭那样救治百姓、成就菩萨果位,但我们可以从点滴善行做起,对家人多一分关爱,对邻里多一分帮助,对社会多一分贡献。善行积累多了,自然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正如《了凡四训》中所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们的命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的。

只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不求回报,就能在无形中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

来源:净土莲花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