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粉面品类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粗放状态,直到疫情后,其刚需属性和抗风险能力引发资本关注。自2021年开始,粉面赛道融资热潮涌现,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等细分品类崛起,一些热门面食品牌大火。
温馨提示:本文约4574字,烧脑时间12分钟,筷玩思维记者陈啸发于北京。
长期以来,粉面品类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粗放状态,直到疫情后,其刚需属性和抗风险能力引发资本关注。自2021年开始,粉面赛道融资热潮涌现,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等细分品类崛起,一些热门面食品牌大火。
不过,2023年后消费降级压力导致高价粉面类品牌一度遇冷,但浇头面却作为一种新的顾客选择开始爆发,凭借“高性价比+地域文化+情绪价值”特性异军突起,一批新品牌正在主动顺应新的消费趋势。
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19-35岁人口规模超4.06亿,其中一线占比仅为9.2%,而新一线、二线、三线占比则高达18.3%、18.7%、25%。
上述这些青年消费现象极具“反差”,他们信奉“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热衷于“多渠道比价”、“奢品平替”,在消费决策时既要低价格,又要高品质,还要情绪价值,这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面食赛道则是非常适合这部分顾客的“价值洼地”,容易做出低价格、高价值;浇头面更是大众化且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面食,种类繁多,口感丰富,还承载了各地的饮食文化,情绪价值拉满。
目前市面上的浇头面馆大多是以某一个地域浇头面为主,最近我们在做市场商圈调研时,有一家主打各地特色浇头面“集合店”的品牌“一时五现炒浇头面馆”(后文统称“一时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凭借轻投资、高人效、传统口味新演绎、口味无地域局限以及浇头面饭、小菜配小酒的模式创新,积极抢占社区餐饮蓝海市场,这个品牌值得餐饮业关注和研究。
无地域局限→集合各地招牌浇头面
如果把浇头面作为一个大品类来看,种类其实相当丰富,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徽州浇头面,以茶笋、豆腐干、五花肉、青红椒等炒制,因方言中“浇头”谐音“兆头”,一度成为节日喜庆的象征。
重庆小面也是一种广义上的浇头面,浇头以麻辣为主,涵盖炸酱、鸡杂、豌杂、红烧系列(如排骨、肥肠)等,强调佐料的复合味型。
浇头面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传统苏式面,汤底分红汤(焖肉汤)和白汤(鳝骨、鸡架熬制),浇头多达五百种且讲究时令食材与创新性,如将冬笋、河虾、蟹粉等时令食材融入浇头,春秋冬夏都有时令菜色。
上海阳春面也有种类繁多的浇头,如焖肉、大排、响油鳝丝、黄鱼等,可双拼或三拼,老字号面馆以浇头为灵魂,形成“带面”、“鸳鸯”等饮食隐语,浇头又分冷浇(辣肉、焖肉)和热浇(现炒虾仁、鳝丝),冷浇头靠面汤加热,热浇头单独盛放。
杭州面也是以浇头为特色,现炒浇头注重“镬气”,以腰花、猪肝、大肠等内脏类为主,可单点浇头(也就是浇头另盛小碗的“过桥”吃法)或双浇。
传统浇头面门店多局限于江浙沪地区,各地的浇头面多是制作工艺多样,以现炒现吃为主,淮安、常熟等地甚至强调“一碗一炒”,猛火快炒保持鲜香,大多地方都重视味觉层次、视觉美感。
上述提及的这些饮食文化和传统都成为了巨大的产品宝库。
“一时五”便是这样,其对市面上的浇头面进行百搭组合,优化创新来进一步提升价值感。“无地域风味局限”策略则通过融合川渝麻辣、粤式清淡、日式咖喱等口味来打破地域限制,大幅度扩大了受众基数,适应性非常强。
基于价值感高、组合形式多元化、出品效率高,“一时五”品牌还可以根据门店的位置区域进行菜单整合搭配,非常适合本地化餐饮需求,尤其是高频刚需的社区消费需求。
浇头的概念在近一年来已经显示出对市场的吸引力,如今,新的浇头面饭馆尤其要在产品上注重新老交融,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积极创新演绎,只做大家喜欢吃的,集各地美味之大成,做到无地域风味局限才能适应不同的市场。
门店多维度坪效突破→现炒浇头小菜、小面配小酒
社区餐饮一个关键经营要点就是要回归产品为王,而在当下,“现炒”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顾客需求痛点。
传统浇头面一般都讲究现炒。不过目前,冷冻或常温浇头已经普及,这能让门店出餐速度缩短至3分钟以内,例如大渡口区重庆小面产业园通过标准化浇头分类,实现工业化量产。也有不少快餐型的浇头面店使用的是预制浇头产品,“加热即出餐”,以此来降低门店操作难度、提高效率。
不过,预制浇头容易导致口味趋同,且由于预制浇头模式始终要面对顾客对预制菜的担忧,客单价的提升空间也比较有限;现炒浇头的口感更好,但对供应链响应速度和食材配送也会提出更高要求。
有些品牌采取“中央厨房预处理+门店现炒”的折中方案来平衡效率与品质。“一时五”则把主打产品定位为“现炒浇头”,和传统面馆看齐,同时做到高效预制化与特色现制技术并行,比如智能模块化厨房的“三头六臂”主理人操作台,可快速出品标准化浇头,兼顾效率与现制口感,以此来适配外卖与堂食双渠道。经过培训,一个操作者一周就可以掌握现炒技术顺利出餐,借助专业操作工具,一个人可以顶三到四个炒菜师傅。
在店门口,“一时五”品牌的“看着做面看着炒,现炒浇头面更香”灯箱十分吸睛,筷玩思维记者进入门店后也随处能看到“爆炒浇头配鲜面”等招贴,为的是强调“现炒”的价值感,半开放的后厨煮面和炒制的声音、气味更加直观。
在菜单上可以看到,招牌面饭的爆炒鸡杂和黑椒牛肉猪肝浇头就是现炒产品,此外,只要是爆炒、小炒、酱爆类的浇头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制作。这对于社区店和快餐店来说是非常大的价值感提升,也是吸引客流的利器。
可以发现,“一时五”有一套自己的产品研发供应体系,虽然是现炒,但门店操作依然可以很简单,制作人员只需要具备基础的烹饪技术,经过培训后都可以胜任。
“一时五”的核心特色还在于“从产品到服务多个维度的高坪效”。传统浇头面馆主要是做各种面,“一时五”除了小面/饭,还做小吃配小酒,让吃面、吃饭的刚需不单调,比如各种烤串、炸物、小笼包,还有各种特色下饭菜、下酒菜,如肥肠砂锅、鸭血旺、老鸡煲,这些都可以搭配酒单。
筷玩思维注意到,“一时五”酒单中也都是白领打工族喜闻乐见的深夜食堂小酒,包括时下热门的小啤酒、黄酒、小白酒以及酒味甜品(如黄酒酸奶)等。这就有些类似于居酒屋,在提供品质刚需的家常快餐同时,也不失情绪价值,充分提供社交属性,随时添加受年轻人追捧的新鲜产品,产品获客能力更强。
面饭小吃配小酒的模式使得SKU非常丰富且都主打低价格,把业态做轻,门店精细化运营,通过针对年轻客群的5元/10元/15元等级产品的多盈利渠道,实现高人效。“5元-15元”的价格带精准切中大众刚需,这也正是“一时五”招牌名字的由来。
小店快跑式发展→轻资产、全支撑模式降低入局门槛
“一时五”品牌总部在天津,依托加盟模式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多地拓展店铺。
“一时五”提出了“互利合伙人模型”,通过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破解传统加盟痛点:加盟商不需要加盟费,投资人投70%,合伙店长团队承担剩余30%投资(约3-4万元),品牌方提供供应链、数字化系统及选址支持,这种模式避免了加盟商重资产投入导致的现金流压力,也就是只需要30-50㎡小门店的月租、营建、装修、设备,前期初始投资估算约为15万元,就是为了确保加盟商实现“少投快回”。
相较于普通面食,浇头面具备更强的品类延展性与盈利弹性,“一时五”的极致坪效模型让30㎡门店实现全时段运营,通过中岛布局与模块化厨房压缩后厨面积,坪效可达普通面馆的1.5-2倍。
在高翻台率驱动下,“浇头现炒+面饭组合”的出餐速度非常好的适配高峰期客流,单日翻台率轻松突破30次,而这些都需要供应链的支撑。“一时五”品牌自有央厨直配体系,全国供应链分仓触达各地,研发团队打造的标准化浇头预制生产,大大降低门店操作难度,同时通过规模化采购来压缩成本。
SKU灵活性也比较高,基础面饭(如阳春面、肉酱面、榨菜肉丝面)满足刚需客群,季节性浇头(如冬令滋补系列、夏季凉拌浇头)提升复购率,动态调整菜单降低库存压力。同时,通过“中央厨房直采+产地锁价机制”对冲原材料涨价风险。
相较于火锅、西餐等重资产品类,浇头面下沉市场穿透力强,县级市场租金、人力成本更低,回本周期可压缩至9-10个月。
在和“一时五”品牌方沟通交流后,我们发现总部也很重视店长培训,重运营监管,确保操盘手对门店掌控力,实时更正运营方向,解决运营上出现的问题,如线下线上无死角实时督导稽核门店;第三方稽核飞检;每天打烊日损益表监控经营数据;每月为投资人合伙门店店长拿出经营数据全维度分析;为每个店提供精准的建议和改善提升措施,并按月损益表分红、月度财务报表纠偏。
据筷玩思维了解,“一时五”总部的线上运营采用保姆式模式,通过“双微一抖+小红书”全域营销,利用数字化系统(如顾客行为分析、流量转化监测)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总部可实时监控全国门店数据并动态优化策略,强化“新质消费力”品牌认知,吸引年轻客群,沉淀私域流量。
品牌方还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模式,比如店长合伙人享有70%分红权,叠加保底薪资与超额奖励,让加盟商轻松激发门店运营积极性,绑定长期利益,降低人才流失率。
加盟商需要考虑的是,面食作为高频基础消费,覆盖早餐、午餐、宵夜全时段,抗周期性强,自身的经营能不能跟上?是否能够覆盖全时段?这些决定着投资回报率,同时是否能够把控小酒馆与面食结合的“小面配小酒”经营方式,能够积极契合年轻人的“微醺经济”需求,延长消费时段,从而提升客单价和翻台率。
“一时五”这种小店模式满足的是顾客“即食+即走”、“堂食+外卖”的双重需求,既可以做成社区店、商圈店,又可以做成交通枢纽店,适合多点位布局,非常灵活,但需要和场景进行高度匹配。
结语
随着Z世代对“体验感”要求更高,浇头面小店迎来黄金窗口期,类似“一时五”品牌这样追求更高效率、更丰富业态的浇头面饭小店,可能会是面食领域的下一匹黑马,为加盟商人群提供了低风险切入餐饮赛道的优质选择。
更长远来看,在消费分级与餐饮连锁化加速的双重驱动下,浇头面凭借“刚需属性+高坪效模型+轻资产加盟”体系,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韧性。对于加盟商而言,要真正去选择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数字化基因及差异化产品策略的品牌,才能有望在县域经济与城市更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进而实现“小投入、快回本、稳增长”的商业目标。
在餐饮连锁化率突破20%的时代背景下,浇头面赛道正经历从“草根美食”到“新消费符号”的蜕变。
随着AI技术渗透(如智能推荐浇头组合)、跨界联名(如与精酿啤酒品牌合作)等创新玩法的涌现,浇头面品类或将从“刚需快餐”进化为“情绪价值载体”,以此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2024年粉面市场规模达2105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400亿元,消费者每周至少消费1次米饭快餐/粉面的比例超60%,高频需求稳固。浇头面赛道不仅是餐饮升级的缩影,更依托高频刚需特性成为餐饮创业韧性赛道。
来源:筷玩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