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年更博主HTWingNut在持续两年的SSD耐久性实验中,四块128GB TLC固态硬盘的测试数据刷新了人们对电子存储的认知。实验采用对照组设计:"全新组"SSD写入量接近出厂状态,"磨损组"则预先写入280TB数据(远超60TBW标称寿命),两组均存储
你的SSD有多久没通电了?
最近,年更博主HTWingNut在持续两年的SSD耐久性实验中,四块128GB TLC固态硬盘的测试数据刷新了人们对电子存储的认知。实验采用对照组设计:"全新组"SSD写入量接近出厂状态,"磨损组"则预先写入280TB数据(远超60TBW标称寿命),两组均存储100GB随机数据后断电封存。
第一年检测结果
两组SSD均通过数据完整性校验,文件哈希值验证耗时稳定在10分钟区间,硬件ECC纠错值(重要健康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磨损组11745,全新组
第二年数据突变
全新组SSD验证耗时增加15%,硬件ECC值突破400大关(正常值
磨损组出现4个文件哈希值失效,验证耗时暴增325%(10分03秒→42分43秒)
故障扇区从0激增至12个,硬件ECC纠错值飙升至201,273,较基线值增长17倍。
实验揭示两个关键风险点:
电荷逃逸效应:TLC闪存在30℃环境下,每年电荷损失率约3-5%,两年后原始误码率(PBER)可能超过1×10^-3
固件失效:断电状态下,SSD无法启动磨损均衡、读取刷新等维护机制,数据完整性依赖物理存储稳定性
数据抢救方案实测
针对实验暴露的隐患,建议采取三重防护策略:
定期通电维护:JEDEC标准指出,消费级SSD需每52周通电1小时以激活数据刷新机制。
健康度监控:使用傲梅分区助手的「磁盘健康扫描」功能,可检测SSD的备用块计数、CRC错误率等23项SMART参数,提前预警存储风险。
数据镜像备份:将高危SSD完整复制至机械硬盘,避免SSD数据丢失。
总的来说,对于较为重要的数据资料,冷备份尽量使用机械硬盘,并且进行多处备份,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后祝大伙儿玩机愉快。
来源:voidEncounterInt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