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A股少有的万亿市值公司,也是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宁王不光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几乎包揽所有高端电车客户。
撰文 | 青竹 编辑|周长贤
宁德时代在4月21日的科技日,一次性端出了:钠新电池技术、多核电池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12C超充技术……
有人说,这是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最有技术含金量的发布会。
在拆解新技术之前,笔者想从底层逻辑上提供几个视角。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的办公室,曾经挂过三幅字。
第一幅:「赌性坚强」。传言这幅字是曾毓群从一位朋友那顺的。
第二幅:「赌性更坚强」。
是上面那位朋友为了讨回「赌性坚强」,另写了一幅跟他换的。
第三幅:「溥博渊泉」,是宁德时代做大之后换的。
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意思是,像天一样广,像泉一样深。
宁德时代已经很广大了。
作为A股少有的万亿市值公司,也是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宁王不光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几乎包揽所有高端电车客户。
此前的文章我们提过,2025年开年四大顶流车型,小米SU7 Ultra、尊界S800、新Model Y、理想i8,都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为它们量身打造「产品点」。
但是这个「大」和「高」,并不能让宁王满足。宁王要的还有「深」,一条横在竞争对手面前的「深」河。我们此前提过,这条河要类似英伟达顶级的GPU+CUDA生态。
首先,是领先同行的研发能力。在这里不妨引用曾毓群在科技日的“自卖自夸”:
“到2024年底,我们拥有和申请的专利合计超过43000多项,也是海外申请专利第二名的企业。”
反应到销售层面,就是那几年,宁王把控的卖方市场。
但当技术提升到一定水平,不先进的电池也够用了,车企开始包装自己的电池品牌。外加全行业产能错配,动力电池和电动车一样打起价格战,必然影响宁王的份额和利润。
于是这两年,宁王果断退出了锂电上游的很多投资,开始加码下游。推出巧克力换电,布局零碳「全」生态——“一个比动力电池大十倍的市场”。在该生态里,电池技术只是关键的一环。
这是重投资的战略,投入大,就意味着门槛高,符合宁王的偏好。
回到研发引领。
行业里有一种声音,认为新能源车企不赚钱,宁王也不该赚钱。
且不说头部车企都是赚的,最重要的是,宁王本身不信奉低价内卷。有利润才有研发,才有技术进步。
“我们的研发费用,比所有友商加起来还多。”曾毓群如是说。另有消息说,整个动力电池一半的研发成本,都由宁德时代承担。据财报,2024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186亿元。
宁德时代CMO罗坚表示,“价格内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站在研发角度是极不健康的,没有利润就没有研发。”
宁王砸下这么多研发费用,必然要提高研发效率,服务于打造护城河。那么,如何发挥「重」研发的威力?
笔者认为有三层:
1、性能领跑,最传统观念,最常见的;
2、多路线并举,需要堆钱和堆人,还要战略上敢投;
3、跨域融合创新,这是叠Buff的综合能力。内部人士认为,这也是友商绝对难以复制的竞争力。
回到这场重磅迭出的科技日: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就是「性能领跑」。
刷新磷酸铁锂的超充上限。峰值12C超充速度,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比「兆瓦」还多0.3兆瓦。兼具800公里纯电续航。
而且内部人士告诉我们,其功率曲线比友商更均衡,平均功率远超友商。
钠新电池,是路线创新,是材料突破。
在三元锂和磷酸锂铁技术不断成熟的同时,宁德时代坚持开发钠电、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且都保持领先。
根据官方数据,钠新电芯能量密度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200公里的混动续航能力;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快充。
钠电具有三大优势:
一、有巨大的原材料优势,相比锂电,易开采、天然低成本、不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二、解决低温痛点。-40℃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
三、安全优势,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据称,钠新乘用车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此外,还有巨大的环保价值,发布会上“天下无铅”这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在重卡、房车的应用,将大规模替代铅酸蓄电池。
此外,据官方,钠的突破是双核架构电池得以全场景应用的关键突破,钠电和锂电池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破界是强者的使命。
骁遥双核电池,即双核架构,即跨域融合创新。
“光研究材料也不行,需要把材料扭在一起的化学体系,释放出最需要的能量。”
“每一个化学体系,又都有自己的边界,优势和短板。所以需要双核架构或多核架构。”
曾毓群这两句话,看似朴实,实则点题“打破边界”。宁德时代有能力走到边界,看到边界,打破边界。
2020年,宁德时代全球首创AB电池技术,申请100多篇相关专利。2021年,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又创新推出锂钠混搭AB电池方案,新增200多篇相关专利。
截止目前,AB电池技术已累计出货40+万套,累计AB专利350+篇。而骁遥双核电池是又一次颠覆式创新,以“双核无限组合”带来电池的定制化时代。
骁遥双核电池在一块电池包内,划分独立的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放置不同化学体系或技术路线的电芯,从而实现多元化组合。
首先,可以补短板。
通过两个“独立能量区”之间的精密协作,通过BMS的两大核心技术突破,在毫秒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实现高压供电冗余、低压供电冗余,同时满足结构安全冗余、热安全冗余、热管理冗余、机械结构冗余。
最重要的是,做长板的加法。
实现不同化学体系电芯的优势互补,满足消费者在续航、寿命、温度适应性、稳定性、充电倍率和功率等多方面需求,实现性能的“六边形”全能。
钠-铁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充分利用钠新电池的低温性能,为用户带来不止低温更要远航的极致体验。
铁-铁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上可轻松实现千公里纯电续航,同时让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
三元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主能量区三元电池充电倍率峰值可达12C,能提供超1兆瓦的强劲动力。
升级版产品——骁遥“双三元”双核电池,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纯电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
这些组合里还用到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自生成负极技术,取消了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锂离子直接沉积在集流体上,实现能量效率的跃升。
同等体系下可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同样的空间内,就可以放置更多电量,以支撑更长的续航。
总之,在双核体系下,消费者能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全能车型,主机厂定义产品更加灵活自由。
宁德时代CTO高焕举例,比如原本要75度电池,可以用一块40度的12C的神行二代电池,剩下空间可以放一个40度自生成负极技术的铁锂电池,实现700-800公里的续航。同时拥有了超充能力和高续航。
至于动力电池是否会真的千人千面,高焕表示,理论可以,但是宁德时代会根据大家的需求,推出一些最优搭配,通过规模来提高成本效应。
演讲最后,曾毓群表示:“多核电池的本质,意味着宁德时代将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到了需求引领阶段。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来源:Autocar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