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 村(社区)党组织怎么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09:02 2

摘要:严格值班坐班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每月在村工作不少于20天,可明确或配备1名副书记抓好日常工作。落实村(社区)干部AB角制度,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要节点及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在岗在位,履职尽责。

村(社区)党组织是平安建设“桥头堡”,要强化平安稳定意识,守好平安建设最前线。

加强党组织引领作用

增强能力素质。提高村干部抓平安稳定能力,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严格值班坐班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每月在村工作不少于20天,可明确或配备1名副书记抓好日常工作。落实村(社区)干部AB角制度,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要节点及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在岗在位,履职尽责。

加强党员管理。把维护平安稳定纳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重要内容。督促党员管好自己、带好家人、引领好群众。动员党员参加义务巡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调动凝聚各方力量资源

建强村(社区)综治中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统筹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整合平安建设各方力量,形成平安稳定工作共同体,一体统筹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群防群治等工作。

配齐专业力量。建立“民警+辅警(警务助理)+多方力量”的“1+1+N” 社会治安防范力量体系。配合公安机关按照“一村一辅警”标准配齐辅警或警务助理;按照每个行政村不少于3人标准开展治安保卫委员会力量提升行动。成立应急联动小组,参与巡逻巡查、“护校安园”、秩序维护等工作。

用好社会力量。发挥基层“党建联盟”“红色物业”等平台载体作用,凝聚社会力量融入基层平安建设。大力发展村(社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加强村(社区)与辖区医院、学校、企业、商场等单位联系联动,积极参与基层平安建设。

抓好矛盾风险排查防控

排查矛盾风险。壮大信息员队伍,加强网格排查,拓展排查方式,常态化开展网格大排查大走访,切实做到“十必访十必到”。加强隐性矛盾风险排查,采取上门问需、上门服务、暖心活动等多种方式,摸排捕捉隐性矛盾风险线索。加强分析研判,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选聘专业调解组织,注重吸纳“五老”等德高望重人员,注重吸纳物业、房管、法律等专业人员,注重发挥村(社区)会计、妇联主席、警务助理职能作用,推动矛盾实质化解定分止争。

严格风险隐患等级管控。实行绿黄红“三色”预警管理,低风险的以村(社区)为主防控化解;中风险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防控化解;高风险的乡镇(街道)吹哨、县(市、区)相关部门报到,合力攻坚化解。

做好重点人员服务管理

摸清底数健全台账。及时汇总部门推送、网格排查、群众上报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精神障碍患者、重点未成年人、“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信息,分类建档管理。加强分析研判,根据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对重点人员逐一确定低、中、高风险等级,入户、巡查时重点关注,台账及时更新。

压实责任不留空当。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居家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状况,协同落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措施,协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门落实安置帮教相关措施,密切关注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性格偏执“三失一偏”人员动态。依托村(社区)卫生室,推动专业心理服务人员进村(社区)。

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查。统筹村干部、包联村(社区)警务力量、保安员、网格员、公益岗、退伍军人、平安志愿者等工作力量,组建“泰山义警巡防队”。开展日间巡查,加强夜间巡逻,提高见巡率。

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引导居民群众参加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激励机制,综合采取举报奖励、荣誉激励、信用积分等方式;建立“邻里守望”“邻里联防”等制度,组织居民群众联户成网、互救互助。

强化智慧防控。加强视频资源联网共享,推动重点部位的自建视频监控统一汇聚到“雪亮工程”平台。

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浓厚基层平安建设法治氛围。增强法治意识,做群众工作要注重情理法并重。

发挥居民群众自治主体作用。全面推行“众议众调”等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议事平台,推进议事协商进网格、进楼栋、进庭院。积极开展平安网格、平安村(社区)建设活动。

把平安和谐理念融入家风建设。开展“邻里节”等活动,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加强村风建设,激励约束并重,引领居民群众崇德向善、让居民群众在保平安、强治理、促和谐、谋发展中“唱主角”,共建“国泰民安”美好家园。

来源:法治泰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