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9日,湄洲岛狂风暴雨中,一位身着粉色唐装的女子手捧半人高寿桃,三步一叩首走向妈祖金身。雨水浸透她的衣衫,却浇不灭眼中的虔诚——她是刘涛,13年前因饰演妈祖与这片土地结缘,如今被千万福建人视为“行走的神明”。这场跨越千年的信仰对话,藏着怎样的传奇
2025年4月19日,湄洲岛狂风暴雨中,一位身着粉色唐装的女子手捧半人高寿桃,三步一叩首走向妈祖金身。雨水浸透她的衣衫,却浇不灭眼中的虔诚——她是刘涛,13年前因饰演妈祖与这片土地结缘,如今被千万福建人视为“行走的神明”。这场跨越千年的信仰对话,藏着怎样的传奇?
“这不是演戏,是信仰!”
这一天刘涛手捧的寿桃以沉香木雕刻,表面珐琅彩凤凰与鎏金牡丹暗合宋代《营造法式》规制,却未做任何防水处理。
当地老人说:“真心的供品,就该经得起风雨考验”。
每走三步深鞠一躬,额头几近触地。有网友质疑“作秀”,直到莆田文旅局曝光她连续7年捐赠300万元支持妈祖文化研学,香火钱常年位列前三,舆论瞬间逆转。
“妈祖选角,从来不是凡人能接的戏!”
2012年接演《妈祖》前,刘涛专程到湄洲岛掷圣杯,三次获“神明同意”才敢开机。得到圣杯瞬间,摄影师捕捉到她眼中闪动的泪光。
而拍摄期间剧组缺遇12级狂风,渡轮如海盗船颠簸。在真实海面吊威亚有多要命?12级阵风能把人吹成风筝,刘涛却要在半空精准定位镜头。最惨一次连拍18条登陆戏,每次都被海风掀翻在甲板上,工作人员都冲上来扒开她嘴里的沙子,
零下5℃拍落水戏,冻到嘴唇发紫还要念台词;40℃高温裹着六层纱衣,中暑前秒切端庄模式。最震撼一幕是她被海风吹成“人形风筝”,却悟出“神明救人本就是逆天而行”。
难怪渔民都说:"涛姐摔进海里的样子,跟庙里妈祖救人的壁画一模一样!"
“外省人看明星,我们拜的是像妈祖的人。”
家家挂“神像”《妈祖》播出后,沿海渔村纷纷将刘涛剧照挂于厅堂,与传统神像并列。有阿婆说:“她救夫还债不卖惨,46岁仍挺拔如松,正是妈祖的慈悲与坚韧”。
要知道在福建人心中“妈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了,而是一直信仰;
莆田监狱设“妈祖心声墙”,出狱前夜必吃妈祖面;邻里纠纷在“妈祖评理室”化解,成功率高达80%。
给妈祖办身份证、买动车票,厦门航空为妈祖定制金色登机牌。
网友笑称:“刘涛是唯一混到‘天庭编制’的明星”。
更是有网友说:“只要刘涛这辈子不犯法,不犯错,他这辈子的荣华富贵被福建人包了”。
有人说:“她不是在演妈祖,而是把自己活成了文化符号。”
1989年台湾渔船冲破封锁直航湄洲谒祖,开启两岸民间交流破冰之旅。如今刘涛推动《妈祖》闽南语版登陆台湾流媒体,用共同记忆缝合文化裂痕。
当46岁的刘涛在雨中抚平寿桃缎带时,她早已超越演员身份——
她是传统文化接续古今的缆绳,是福建人“爱拼敢赢”的精神镜像,更是妈祖“立德行善”的当代化身。
正如湄洲岛老人所言:“这世上本无神明,有的只是把信仰刻进骨血的人。”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