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乔两优17作为近年来推广的优质再生稻品种,其产量表现受到种植户和农业部门的广泛关注。根据多地试验示范数据及官方报道,该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表现出稳定的高产特性,尤其在头季稻和再生稻两季的综合产量上具有显著优势。### 一、品种特性与产量构成乔两优17是由湖南省农
乔两优17作为近年来推广的优质再生稻品种,其产量表现受到种植户和农业部门的广泛关注。根据多地试验示范数据及官方报道,该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表现出稳定的高产特性,尤其在头季稻和再生稻两季的综合产量上具有显著优势。
### 一、品种特性与产量构成
乔两优17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稻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216092),具有分蘖力强、抗倒伏、耐高温等特点。其产量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头季稻产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平均亩产可达650-750公斤。如2023年江西省乐平市试验田实割测产显示,头季稻亩产达712.3公斤,穗粒数约180粒,结实率85%以上。
2. **再生稻产量**:通过科学田间管理(留桩高度30-40厘米、及时追施促芽肥),再生季亩产普遍在300-450公斤之间。2024年湖北省武穴市百亩示范片中,再生季平均亩产达402.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超1100公斤。
### 二、高产关键因素分析
1. **区域适应性**
该品种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双季稻区表现最佳。如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4年推广种植中,因光温条件匹配,再生季有效穗数达12.8万/亩,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2. **栽培技术要点**
- **头季管理**:适时早播(3月下旬至4月初),控制基本苗6-8万/亩,氮磷钾肥按1:0.5:1配比。
- **再生季促产**:头季收割后3天内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保持田间浅水层,有效促进腋芽萌发。
3. **抗逆性表现**
2024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期间,乔两优17再生稻仍保持亩产350公斤以上,显示较强抗逆性。其根系发达特性(根深比常规稻多15-20厘米)有助于水分吸收。
### 三、实际案例与经济效益
1. **规模化种植效益**
安徽省望江县2024年建立的千亩示范片数据显示,两季总产达1152公斤/亩,按市场价2.8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3225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较单季稻增加约800元/亩。
2. **生态效益**
再生稻模式减少翻耕、播种等环节,每亩可节约劳动力3-4个工日,同时秸秆还田率达90%以上,有助于土壤有机质提升。
### 四、产量差异与注意事项
需特别说明的是,实际产量受以下因素影响较大:
- **气候条件**:再生季生长期(8-10月)若遇连续阴雨,可能导致穗发芽,产量下降10%-15%。
- **病虫害防治**:需重点防控纹枯病和稻飞虱,否则可能导致减产20%以上。
- **收割技术**:头季机收时需选用履带式收割机,减少稻桩碾压损伤,否则再生季产量可能降低30%。
综合现有数据,在标准化种植条件下,乔两优17再生稻两季总产量可稳定在1000-1200公斤/亩,较传统双季稻模式节省成本约15%,已成为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的代表性品种。农业部门建议结合当地积温条件(需≥10℃有效积温5200℃以上)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并配套推广"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未来随着品种持续改良(如抗病性提升),产量水平仍有上升空间。
来源:村草林二蛋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