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日前公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共15条。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快递业发展总体要求;二是完善快递包装治理原则;三是强化快递企业主体责任;四是健全协同治理机制。
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日前公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共15条。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快递业发展总体要求;二是完善快递包装治理原则;三是强化快递企业主体责任;四是健全协同治理机制。
修改后的《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如何助力快递包装更加绿色可循环?将对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表示,我国快递业务量庞大,快递包装使用和处置不当会造成巨大浪费和污染。此次《条例》修改意义重大,从法律层面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提供了更高层级规范,对快递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修改后的《条例》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可循环、减量等提出了要求,执行重点在快递企业、电商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同时消费者也有义务配合回收再利用。
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国家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徐勇认为,目前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需要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有的企业使用包装材料时,需要更厚或更复杂的设计来保证运输安全,这会增加材料用量和成本。对此,徐勇建议应当选择强度大、有韧性和成本低的轻质材料作为快递的包装箱。与此同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快递量运输对流不均衡、差异明显,导致长距离运输循环包装箱的成本增加。因此,建议在同城或特定企业间使用可循环包装箱。目前,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徐勇建议,要让快递包装更绿色,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需要履行法律义务,避免采购不合格包装材料。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排查整治生产不合格、不达标包装材料的工厂,避免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流入市场,这样既能降低执法成本,也能促使企业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发,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至于引导用户重复使用快递包装,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纳入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完善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