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盘水地处乌蒙山脉腹地,拥有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瑰宝,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然而,非法捕捞、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曾一度威胁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脉腹地,拥有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瑰宝,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然而,非法捕捞、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曾一度威胁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六盘水公安以“零容忍”态度,构建“水陆空”立体化巡防体系,重拳出击生态领域违法犯罪,用行动诠释着“警察蓝”与“生态绿”的交融共生。
(供图:六盘水市公安局新闻中心)
在六枝牂牁江,牂牁派出所民警驾驶巡逻艇穿梭于碧波之上,通过“岸上+江面”动态巡防,严打非法捕捞和环境污染;水城区勺米派出所民警背上警务背包、操控无人机,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924公顷林区展开“空地一体”巡查,及时制止乱砍滥伐、违规用火等行为;钟山分局凤凰派出所联合湿地公园管理处,针对非法垂钓、偷猎鸟类等行为开展专项治理。
生态安全是底线,必须用法治筑牢防线。2024年,六盘水公安共破获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141起,法治利剑为绿水青山织就“防护网”。
(供图:盘州市公安局)
生态保护不仅需要刚性执法,更离不开柔性的宣传引导与公众参与。六盘水公安以“警力+民力”模式,将生态理念播撒进千家万户。2025年4月6日,大山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在自家院子角落的一张粘鼠板上,粘着了一只“大鸟”,仔细一看,竟然是猫头鹰。随后,群众将猫头鹰小心装箱送到了大山派出所。在派出所值班室,这只呆萌的小动物一时间成了所里的“团宠”。经初步检查,发现小家伙身上并无受伤痕迹,民警一边细心地照顾它,一边联系了盘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
4月7日上午,大山派出所民警把它送到了盘州市九龙潭动物园,待时机成熟后放生。“保护生态不是公安一家的事,而是全民的责任。”参与救助的民警赵辉说道。促进全民参与生态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守住生态红线。
(供图:水城区公安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态保护形势,六盘水公安借力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化生态治理体系。进入森林防火期,干燥的气候和易燃的植被让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无人机就像不知疲倦的“空中森林卫士”,按照预设航线在林区上空不间断巡逻。一旦监测到烟火迹象,便立即报告具体位置和火势情况。
(供图:盘州市公安局)
今年3月,盘州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无人机在巡逻时发现双凤镇小坪地辖区一处山坡有零星烟火。城关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和消防力量赶赴现场,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成功将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科技让生态保护更高效、更精准。”城关派出所所长王科华感慨道。如今,六盘水公安整合林业、环保、水利等多部门信息,通过智能预警、联动处置,为生态治理注入“数字动能”。
(供图:六枝特区公安局)
守护绿水青山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随着六盘水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中国凉都”的绿色名片愈发亮眼——根据《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2024年鸟类监测报告》显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已增加至103种;玉舍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3500个以上;牂牁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数据显示,2024年,六盘水共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17%、12.4%,荣膺“2024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城市”,蝉联全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排行榜首。
为守住这片富民增收的“幸福靠山”,六盘水公安将继续推动生态保护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升级,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凉都贡献公安力量。
来源:六盘水市公安局
来源:贵州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