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田间地头有一群经验丰富的“编辑”以农人的视角表达着对文学的热爱在这个以“书”为名的节日里编写一本《大地的诗篇》他们会如何进行创作?揽素材,写大地诗句“田鼠大婶”裴爱民是位离不开书的西北农民既种苞谷、麦子、土豆也“种”诗歌农忙之余,她写出了一本20万字的《田鼠
在田间地头
有一群经验丰富的“编辑”
以农人的视角
表达着对文学的热爱
在这个以“书”为名的节日里
编写一本《大地的诗篇》
他们会如何进行创作?
揽素材,写大地诗句
“田鼠大婶”裴爱民
是位离不开书的西北农民
既种苞谷、麦子、土豆
也“种”诗歌
农忙之余,她写出了一本20万字的
《田鼠大婶的日记》
四季风光、农活感受
以及风土人情
都是她的创作素材
“有来得晚的春天,没有等不到的春天。”
第一次到河南鹤壁
看到满眼的樱花,她会写:
“干旱的塞北大地,
何日春风度过玉门关,处处开遍樱花来。”
山东临沂蒙阴县的吕玉霞
是果农,更是大地的记录者
沂蒙山的千万亩农田
都是她的“灵感宝库”
如果她写大地
会用乡土口音把美丽乡村
化作浪漫的诗句讲给你听
集阅历,填农人哲学
山东烟台的霞姐
是位退休的英语教师
如今站在田间地头
用一口流利的英语
介绍自家种植的苹果
以新农人的方式
解决苹果滞销难题
用知识和阅历
把人生感悟揉进词句
“国际范儿” 乡土气 书卷气
汇集在一位
卖苹果的大婶儿身上
具象呈现文学的力量
江苏昆山的“外卖诗人”王计兵
写了30多年的诗
这些年来
他赶路送餐、创作诗歌
在努力扎根城市的征途上
用诗歌串起人生经历
如果要给大地写诗
他有太多话想说
凭热爱,挥洒“草根”才华
在河北承德隆化县宝山营村
“守山大叔”于新伟
平时种地、养鸡
闲暇时喜欢读散文诗集
模仿电视节目里的配音
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
却张口就是标准的“播音腔”
靠朗诵一首《再别康桥》
惊艳全网
获得近千万的播放量
他热爱文学,感谢这个时代
给了他用“草根”才华
把大地诗集
朗诵给无数观众的机会
阅读没有门槛,创作不限出身
这些“野生农民编辑”
正在不同场景中
用各自的方式编写着
“献给大地的诗集”
CCTV-17
4月23日20:23《田野欢歌》
邀请你来听听这些诗
来源:五艳兵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