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栏语:昆明,以其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开放包容的政策氛围,以及不断升级优化的旅居服务体系,成为新兴热门旅居目的地。而“旅居昆明”话题火热的背后,是一个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居者鲜活的生活试验,他们选择昆明
开栏语:昆明,以其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开放包容的政策氛围,以及不断升级优化的旅居服务体系,成为新兴热门旅居目的地。而“旅居昆明”话题火热的背后,是一个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居者鲜活的生活试验,他们选择昆明的理由、在昆明的生活方式各不一样,折射的是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丰富度。由中共昆明市委网信办指导,掌上春城开设“寻找100个昆明新居民”栏目,邀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昆明“新居民”,聊一聊他们的选择和生活。
清晨的湖畔,杨永坚常带着家人漫步于滇池绿道,看海鸥掠过水面,嗅着空气中浮动的花香。这位湖南人已在昆明生活了17年,从一名怀揣园艺梦想的学生,成长为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健康文化传播者,更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践行者与倡导者。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外乡人融入春城的缩影,更折射出春城这座城市如何以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魅力,滋养着万千旅居者的身心。
因花而来:从园艺学子到“健康生活”布道者
2008年,杨永坚踏上绿皮火车,历经30多个小时的颠簸抵达昆明。彼时的他,是一位学园艺专业的毕业生,课堂上的云南植物图鉴让他心驰神往。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他沉醉于斗南花市的绚烂,更被春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深深吸引。
2009年,妻子也辞去长沙的工作随他定居昆明,一家人在昆明呈贡扎下根来。杨永坚的职业轨迹也从园艺转向中医药文化——他笑称这是“从养花到养人”的升华。在云南中医药大学,他探索“园艺疗法”“芳香疗法”,用中医药香气舒缓焦虑。同时,他还带着学生深入社区推广中医药文化,在万溪冲梨花节组织健康志愿服务,用实践教学,让学生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智慧。作为雨花街道燕子宣讲团成员,他开展多场健康养生讲座,将中医理念融入百姓生活。在他看来,教育者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让健康理念成为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石”。
慢行春城:在山水与烟火中寻找健康真谛
“昆明教会我,健康不仅是身体的指标,更是心灵的舒展。”杨永坚常对朋友感慨。这种“快与慢”的辩证,贯穿了他的生活哲学。工作日的他,是高效严谨的学者,研究数据、撰写论文;闲暇时,他与家人在海晏村伴着落日骑行,任滇池的风吹散疲惫。“中医讲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城市生活亦如此。昆明的阳光、空气和水,本身就是最好的‘药引子’。”
家与业共融:教育者的“健康生态实验”
杨永坚的健康生活理念,始终与家庭紧密相连。妻子来昆后投身幼教,两人一“大”一“小”,共同诠释着教育的温度。周末,全家常去斗南花市感受芬芳,到云南陆军讲武堂触摸历史。“带孩子做瓦猫、剪窗花,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亲子间的心灵对话。”他说,“在这座城市,健康不是冰冷的指标,而是屋檐下的炊烟、邻里的笑谈、山水间的呼吸。当我们把家‘种’进春城的土壤,收获的便是生生不息的幸福。”
从湖南到春城,杨永坚用17年光阴诠释了何为“诗意栖居”。在他身上,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城市的脉搏共振,外来者的热忱与本土文化的包容共生。正如他所言:“昆明天空治愈的不仅是紫外线,更是被都市挤压的心灵。这里的一花一叶、一山一水,都在告诉我们,健康生活就应如此从容。”
掌上春城记者:潘文瀚
实习生:张佳佳
责编:杨芮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来源:掌上春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