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4 月 23 日上午 8 时 30 分,一场庄严肃穆的追思会在晋江市安海镇后林村举行。天空飘着细雨,仿佛也在为这位传奇人物的离去而哀伤。上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中有企业家、合作伙伴,还有深受其影响的各界人士,只为送别那位实业报国、慈善济世的杰出
2025 年 4 月 23 日上午 8 时 30 分,一场庄严肃穆的追思会在晋江市安海镇后林村举行。天空飘着细雨,仿佛也在为这位传奇人物的离去而哀伤。上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中有企业家、合作伙伴,还有深受其影响的各界人士,只为送别那位实业报国、慈善济世的杰出闽商 —— 许连捷。
几天前,4 月 17 日 16 时 50 分,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73 岁。消息传出,商界震动,无数人为之悲痛。
许连捷出生于 1953 年,是福建泉州晋江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以务农为生,收入微薄。作为家中长子,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了他稚嫩的肩头。小学时,他便因生活所迫,开始倒卖商品来支撑家庭开支。
13 岁,他用微薄的本钱收购、转卖鸡蛋等农产品;年龄稍长,又从事自行车载客、拉货的生意,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将载货工具从自行车升级为拖拉机、二手汽车。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许连捷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投身闽商创业的浪潮中,他的拉货生意发展为运输队,为晋江各大工厂运送货物,也由此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之后,他将目光投向劳保服装领域,1979 年底,与同乡合伙开办了 “三来一补” 的服装加工厂。凭借可靠的质量,工厂吸引了不少订单,甚至接到了来自香港的跨境订单。
然而,服装行业竞争激烈,门槛较低,周边同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3 年,美国限制在华纺织品进口,许连捷的服装生意利润迅速下滑。就在这时,一批来自香港的卫生巾生产设备进入了他的视线。
当时,中国内地女性对卫生巾的消费认知几乎为零,大多数女性仍在使用传统的月经带。但许连捷经过调研后认定,只要定价合理、推广顺利,卫生巾市场将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1985 年,许连捷联合施文博等人,共同筹款 136 万元买下了卫生巾生产设备,并成立了 “恒安实业有限公司”,将最初的卫生巾产品命名为 “安乐”。但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把 “羞于启齿” 的女性卫生用品卖出去谈何容易,男性推销员难以说服女性用户,女性推销员又极为稀缺,杂货店等渠道也不愿意上架此类商品。公司一度陷入困境,到年底甚至还欠着工人的工资。好在有亲朋好友、生意伙伴的借钱支持,恒安才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为了打开局面,许连捷将目光投向了广东、上海这些对外开放区域市场,通过在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八仙过海》中插播卫生巾广告吸引意向订单。广告播出后几个月,恒安陆续接到了来自广东、上海等地的订单。
从 1986 年起,恒安的 “安乐” 卫生巾迅速占领了上海、广东等地的市场,随后三年间,生产线扩充至 10 条。到 1991 年,“安乐” 卫生巾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 41%,成为行业头部品牌。
但好景不长,海外巨头 “护舒宝”“高洁丝”“苏菲” 等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护舒宝仅用数年,就依靠营销广告和渠道铺货,抢走了 “安乐” 中国头部卫生巾品牌的市场份额。
面对竞争,许连捷选择扩展全国产销规模、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并推出高端卫生巾品牌 “安尔乐”。与此同时,他还发展了纸尿裤、纸巾等业务,“心相印” 品牌也应运而生。
然而,自 1995 年起,恒安公司的业务增长遭遇了瓶颈,年销售额徘徊在 10 亿左右。许连捷意识到,公司的经营困境不仅来自外部竞争,还来自内部,管理层经营能力和家族式企业的弊病越来越明显。
1998 年 12 月,许连捷力排众议,成功推动恒安国际完成港股上市,开启了闽商赴港上市的新潮流。
就在恒安准备凭借上市推动转型时,1999 年 8 月,时任公司副总裁吴世界及其妻女在公司生活区内被残忍杀害。
吴世界是许连捷白手起家的 “战友”,承担着公司的财务和行政工作,他的离世让许连捷痛失创业伙伴,自感心力交瘁,核心创始团队士气低迷,公司内部人心动荡。但许连捷最终还是放不下打拼多年的事业,重新出山深化内部管理和人事改革。
他改革的第一步便是聘请 “洋顾问”,引入国外的职业经理人,并开启了为期三年的 “TCT 行动”(Total Cycle Time,即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期间,“铁面无私” 的许连捷请走了 41 位资深员工,其中不乏创业元老、家族亲戚,就连他的两位同胞弟弟也被 “劝退”。
完成 “去家族化” 改革后的 5 年间,恒安营收、净利润增长飞快。从 2003 年的营收 16.89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5 亿元,激增至 2008 年的营收 80.0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41 亿元。
之后,许连捷又领导了第二轮、第三轮管理变革。第二轮邀请美国博斯艾伦公司进驻恒安,梳理部门规划、分配战略目标,并推行生产系统的标准化作业,使恒安营收很快跃升至 100 亿规模,归母净利润稳定在 20 亿元以上。
第三轮引入 IBM 和 SAP 协助,推动恒安数字化、信息化经营水平,实现供应链、流程、库存和物流网络的管理升级。至 2014 年巅峰时期,恒安年营收达到 238.31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39.16 亿。
许连捷也凭借改革的成功,蝉联 2013 年、2014 年 “福建首富” 的头衔,并在 2015 年与施文博并列成为 “福建首富”。
2015 年起,电商购物逐渐深入千家万户,线下销售需求一部分转移至线上,叠加纸浆棉纱原材料成本、规模经营成本等一系列 “重压”,公司年营收收缩至 180 亿元左右。
年过 60 岁的许连捷不得不发起第四轮改革,放弃公司原有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结构,转为扁平化管理,将决策权放归一线。
许连捷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公开报道显示,恒安集团及主要股东各类公益捐赠累计超 21 亿元,其中仅许连捷本人捐赠就达 11 亿元以上。
在他的发动下,晋江市慈善总会发挥了示范和影响作用,如今晋江有着大大小小 200 家慈善公益机构,募捐善款超 180 亿元,书写了全国少见的县域慈善的生动文章,被誉为民间慈善 “晋江样本”。
在追思会现场,大门口摆满了鲜花与花圈。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传奇人物。许连捷的妻子送来了花圈,寄托着无尽的哀思。他的儿子哭红了双眼,父亲的离去让他悲痛万分。
许连捷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从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少年,成长为商业巨擘,带领恒安集团成为中国日化行业的标杆。
他的创业精神、改革勇气以及慈善情怀,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虽然他已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奋勇前行。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