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隔万里,没有人知道网线对面的盒子里装着怎样的人生,当盲盒开启,每一寸隐私都曝光在野蛮的数字时代。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网友的真实信息,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开盒”。
网络世界里的每个人,都像身处在盲盒中。
远隔万里,没有人知道网线对面的盒子里装着怎样的人生,当盲盒开启,每一寸隐私都曝光在野蛮的数字时代。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网友的真实信息,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开盒”。
事实上,开盒离每个人都不遥远。
3月份,百度副总裁谢广军13岁的女儿因为不满某网友对女星张元英的评价,将该网友开盒并网暴,事件引起巨大讨论。
4月份,央视曝光了一起“网络安全工程博士带头开盒3000余人”的案例,犯罪嫌疑人不仅自己开盒挂人,还将非法购买的信息散发在3万人的群组里,被判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一万元。
因为在粉丝群里制止粉丝网暴他人,插画师catzz的网络盲盒被恶意打开。
最近一年,catzz的生活被一个代号“配件哥”的男人无孔不入地监视着,遭受了超过1672次骚扰。
她的粉丝群被配件哥举报封禁,读书时发布在社交账号上的照片被发表在陌生群聊里,被造黄谣,所有社交平台的私信都被谩骂和攻击塞满。上千条威胁、恐吓乃至性骚扰的言论每天都在更新。
即便catzz通过视频曝光配件哥的所作所为,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网友的声援,还通过报警和起诉,拿到了配件哥手写的“保证书”和“道歉信”,配件哥依旧不知悔改,甚至将骚扰从网络世界延续到现实生活中。
她因此搬了家,换了城市,每天生活在难以言说的恶心和惴惴不安的恐惧中。2024年10月份,catzz在线下漫展上亲手抓住了配件哥,但恶意仍未停止,也很难停止。
2024年12月份,我们与catzz取得了联系,四个多月的接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面对被开盒所经历的一系列麻烦与无助。而这样的遭遇,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回想起来,恶意来得很突然。
2024年1月18日凌晨,群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今天我差点被人打,相亲那个女的因为饭没吃好叫两出租车人准备打我。”
这人的文字描述里,他和相亲女孩约好晚上八点在肯德基见面,不知怎么的,女孩突然对他破口大骂,还叫了两车人堵他家门。
群里有400多人,他将相亲女孩的地址和姓名发在这个群里,但群友们听完他的讲述,认为他肯定漏掉了关键信息。有位群友指出:“中间明显有段跳过,你让她吃肯德基,她让你死在店里,这中间有一段剧情缺了。”
骚扰者在群里发言
这是catzz(以下简称cat)的粉丝群。
cat是一位自由插画师,日常工作就是接稿画稿,偶尔直播画画。在B站,她有20万粉丝,很多人都曾用过她的作品当电脑桌面。
在她的社交平台主页下,挂着粉丝群的添加方式,2023年10月底,一个网名为电脑配件的账号加入了这个群聊。
群里的人习惯称他为“配件哥”。
配件哥起初并不起眼,群里活跃的人很多,消息刷得飞快,cat对配件哥一直没有明显的印象,直到配件哥突然聊起相亲对象。
看他越说越过分,cat及时终止了对话,劝大家去睡觉。
cat的原创作品
一个星期后,配件哥又在群里发言,称女孩再次报警,“又来堵我家了”。
他接着输出:“因为我请她吃肯德基,她不想吃,把我删除拉黑之后发到网络上,叫了两个人骂我,事情传开之后自己也被骂了。然后她现在收到验证码,还有骚扰来电,我寻思她不会开个骚扰拦截啊。”
cat直白地问他,是不是他在骚扰女孩。他果断否认,称女孩自己将电话号码放到了网络上,被人“开盒”。他甚至将女孩的短视频平台主页和电话号码发在群聊里,试图证明自己不是主动“开盒”的那个人。
也是在此刻,cat意识到,配件哥似乎并不像他口中描述的那么无辜。
cat和配件哥在群聊中对话
小秦也不明白,自己只是去相了个亲,怎么就莫名其妙卷入一场“开盒网暴”。
2024年1月份,23岁的小秦被阿姨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她在河南某县城开了家男装店,听阿姨说对方是邻居家的孙子,年纪相仿,就答应了见面。
1月15日,两人加了微信,男方提出在肯德基见面,小秦回他“有时间再说,不行的话就在店里见”。第二天下午,男方又提出见面,小秦答应了。
但男方坚持将见面地点定在肯德基,小秦有些不解,在她看来,她所在的县城虽说不上繁华,但找个能坐下踏实吃顿饭的场合也不难。“他请我去kfc,我不能理解,但我也是比较尊重人家。”
因时间较远,小秦与男方的聊天记录难以找回
两人聊天截图由catzz提供,来源于配件哥通过邮件发送给catzz的他认为的“真相”
(下同)
当天下着雨,气温达到零下,小秦提前关了店,打车去了约定地点。路上,男方发来消息,问她想吃什么,小秦回他不要给自己点,到了后去吃点别的。
路况不好,小秦迟到了半个小时。进了店,她看到男方坐在小桌旁,低着头,小秦站在他身旁,说可以去吃点别的,自己对这附近比较熟悉。
男人头也没抬,坚持要吃肯德基。小秦反复劝说,男人油盐不进,最后,小秦饭也没吃,话也没聊,转身离开。
当晚,小秦叫了两个女性朋友一起吃饭,男人的消息不断涌来,指责她“不遵守约定”“有变数要提前告知,这是失约”。小秦回他“别用这些东西来束缚我”,男方认为她在骂自己,继续对她语音加文字输出,强调选择肯德基就是因为治安好。小秦不堪其扰,删除了对方好友。
饭桌上,她和朋友聊起此事,两个朋友义愤填膺,加上对方微信对其辱骂。男方回了嘴,称“你们在威胁我的生命”。最后,小秦朋友删除了男方微信。
当晚回到家,小秦的手机不断响起,无数的陌生电话将她淹没。她意识到自己的电话号码应该被泄露了。“因为我这个人对人都很好,只有他这个例外。然后一下我都想到他了。”
第二天晚上,小秦找到了相亲男子爷爷奶奶经营的小卖部,想当面把事情谈清楚,出于安全考虑,小秦还叫上了两个朋友一同前去。
两人在小卖部里产生争执,男方举着手机怼在她脸上,说她“私闯民宅”。一怒之下,小秦报了警。
争执过程中,小秦朋友还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男友,男友恰好在附近,又叫了几个朋友,一起到了相亲男人家。几人刚到不久,警方也抵达现场,调解后,两边约定此后互不打扰。
小秦收到的电信轰炸
但恼人的声音并未就此停止。
1月17日,小秦的短视频账号下方,出现了一句话:找到你啦。
这天开始,小秦发布的短视频下方不断出现辱骂威胁的评论,她父母、朋友的社交账号也因此沦陷,评论区不堪入目。和相亲男子达成和解后,这些评论也没有消失,甚至变本加厉。她的微信号不断接到新增好友提示,拉黑一个账号,就会有另一个冒出来。
小秦只能找运营商开通防骚扰服务,但她毕竟还要开门做生意,一直屏蔽陌生号码也不是长久之计。
1月23日,她再次报警,找到对方家中,诉求只有一个:请他停止骚扰。但此刻男子拒绝露面,借口自己已经在回工作地的高速上。
网络上的话依旧猖狂,现实里的人隐身不见,事情仿佛打了个死结。
小秦短视频平台下评论
1月26日,cat通过配件哥在群里泄露的手机号码,向小秦发送了好友申请。
一开始,小秦并不敢接受陌生申请,直到cat说明来意。聊天框里,小秦和cat解释了相亲的来龙去脉,小秦说:“真的很感谢你,我们素未谋面,他在网络上污蔑我,你还愿意相信我,真的很感谢。”
小秦和cat聊天记录
cat将和小秦的聊天记录转发到了粉丝群里,戳破了配件哥前后不一的谎言。
配件哥自然是百般辩解,坚持骚扰的人不是他,cat干脆邀请小秦进群,和配件哥直接对线。
最后,在近乎一面倒地声讨下,配件哥承认自己买了骚扰服务,表示可以教小秦如何屏蔽骚扰。但他始终拒绝道歉,最终退出群聊。
cat等人群聊记录
但cat没想到的是,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这天过后,不断有小号申请加群,这些账号进群后就开始针对小秦,被群友怀疑是配件哥小号后又很快退群。
cat不想再被此事打扰,开始筛选进群申请,新注册的小号都不再通过。
半个月后,一个头像是特摄角色的高等级账号申请加群,cat同意后,他在群里突然提起配件哥,群友表示不想听,但他不管不顾,还在群里发了疑似配件哥本人的身份证照片,被群友提示这个举动并不合适,劝他“别盒”。
cat试图和他复盘当时发生的事情,但这人仿佛指令输入错误一般,自顾自地替配件哥“打抱不平”。因为小秦有条在KTV拍摄的视频,他借此污名化小秦,被cat怼了回去。
直到有位群友发现,他一进群就在聊这个话题,怀疑他也是配件哥小号,群管理员将他踢出了群聊。
cat等人群聊记录
2月17日,cat收到私信,配件哥解释自己被颠倒黑白,cat没有理会他。随后,他开始在直播间捣乱,在她所有社交账号下评论、发私信,cat拉黑了一个账号,就会有另一个账号冒出来。
他还在平台下单了cat的原创画集,因为收货信息显示是配件哥本人,cat担心发货会暴露自己地址,拉黑了这个账号,对方最终退款。
一个月后,一个网名堂而皇之写着“cat盒照”的账号申请入群,附言:“cat盒照姓名手机号,再拉黑就公开,爷不做好人了。”因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cat从江苏搬到了北京,和朋友一起住。
更让她感到愤怒的是,两位群管理员也因此被“连坐”,受到了短信轰炸。其中一位曾私下联系过配件哥,让他停止骚扰,另一位没有掺合这件事,仅仅因为管理员的身份,就被开了盒。
cat本人遭遇的网络骚扰
被骚扰的第三个月,cat忍无可忍,回复了私信,让其停止骚扰,但对方态度嚣张地拒绝了。
之后,骚扰变本加厉。她的小红书、微博、邮箱、B站不断收到骚扰信息,其中不乏威胁跟踪、绑架、囚禁等言论。
“你真没见过变态是吧,信不信我天天跟踪监视你,就在你对面租房,让你不敢出门。”
“把我惹急了信不信把你绑了放后备箱(厢)拉农村让你体验几天,正好我家农村有房,十年没住了,把你捆小黑屋,连平整水泥地都没有,床也没,一天到晚让你吃肯德基。”
cat的手机每天收到几十条验证码短信和陌生来电,邮箱被用来注册了黄色网站,甚至对方还试图用她的手机号找回微信密码,企图登录她的微信账号。
她在读书时发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也被找了出来,被发到其他群里,被外貌羞辱,被造黄谣。配件哥将自己和其他陌生男人一起意淫她的言论截图发给她,用这种方式来恶心以及恐吓她。
骚扰者和cat的聊天记录
4月7日的骚扰私信里,配件哥承认自己花了40顿肯德基的钱(约2000块)开盒,买了cat的信息。4月16日的一封邮件里,他准确地报出了离cat家最近的商场名称。
“信不信我早上醒来骚扰,中午做饭骚扰,晚上睡觉再骚扰一遍,全年无休,你能拿我怎么样呢?”一封邮件里如此写道。
cat收到的骚扰信息
是啊,该拿他怎么办呢。
因为这些骚扰,cat的生活被搅得一团糟。她没办法正常直播,总有人在直播间公屏上捣乱,拉黑一个就冒出另一个。一旦cat回嘴反击,就会收到直播间被举报的提示。
她的插画业务也被影响,因为要处理骚扰的事情,再加上由此导致的失眠、头晕、神经衰弱等精神问题,她实在力不从心,手里的工作一拖再拖。
4月21日,cat决定向网友求助。她在微博发声,称自己被极端粉丝骚扰三个月,有网友建议她寻求法律的帮助。5月8日,根据配件哥此前下单时显示的地址,cat去到了配件哥居住地报案。
这是cat第一次见到配件哥本人。
2003年出生的配件哥,长得有点胖,戴着个口罩,眼神有些畏缩,始终不敢直视cat。
彼时cat已经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再加上往来路程的时间成本,家人也在一边劝说,cat最终和配件哥签署了调解协议,约定在网络上互相删除有关不当言论,不再打扰对方。
但和解协议刚签署3天,配件哥就继续发来骚扰信息,“你离开以后戴眼镜阿姨说让咱俩文明上网……说你情绪很激动,被我搞出玉玉症(抑郁症)了,我应该问阿姨要个微信的,想找你玩,感觉你好好玩”。
于是,cat又收到了一张来自配件哥的“不再骚扰保证书”。
配件哥手写的保证书
但骚扰,仍在继续。
cat决定向法院起诉。6月份,她着手准备起诉的相关材料,发现从立案开始就困难重重。“找不到特定的罪名来控诉他。只是这种言语上的骚扰的话,比较接近的可能是互联网上名誉权之类的那种侵权,但是我户籍地所在法院本来互联网纠纷类似的案件就非常少,顶多能查到那种在论坛上互骂的那种。”最终,cat以网络侵权的名义起诉了对方。
她的诉求十分直接:一是停止骚扰,二是向自己道歉,三是赔偿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11400元。
律师告诉她,赔偿的主张可能不会被法院支持,cat表示没关系,“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要让法院证明他确实做过骚扰的事情就可以了。”
7月18日,法院开庭,再次看到这个男人,cat感到难以名状的恶心和愤怒。
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配件哥拿出cat在直播时回击他时的录屏,将事件引申为两人互相攻击。至于开盒,“仅是图一时口舌之快,并未落实行动”。最后,他称cat具备网络优势,自己被cat的粉丝网暴,自己才是“实际的受害者”。
判决结果显示,法院认定配件哥违反了此前双方协议内容(指调解协议),侵犯了cat的人格权,要求配件哥不得在网络上针对cat发送信息,且向cat出具书面道歉信。至于赔偿,因为证据不足,不予支持。
cat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打开B站一看,配件哥发了条内容:“我要一句不承认,你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道歉信我让GPT生成一篇。”
配件哥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
在配件哥给cat的一封邮件里,附上了自己视角的部分内容。
在这个名称为“被告相亲过程和原告联合相亲对象煽动网络暴力”的PDF文件里,他认为,自己在相亲结束后收到两个陌生女生的好友申请的原因,是小秦将自己的信息发到了网络上。
在3月25日的一条威胁消息里,配件哥写到“上一位小仙女都是哭着求饶的”,再加上他熟练使用“呼死你”“社工库”等名词,cat意识到,他应该是“开盒惯犯”。
配件哥发来的cat开盒信息
果不其然,cat在网络上搜索与配件哥相关的信息,发现在2021年,就有一位女建模师发帖称自己被同一个人骚扰。
此前,配件哥联系女建模师下单让其帮忙做模型,过程中,他屡次询问对方隐私,被女建模师拒绝。配件哥于是怒而将女建模师“开盒”,不仅对她进行电信轰炸,还将她的证件照与地址公布在网络上——后来配件哥辩解称,因为女建模师自己用个人信息注册了商标,信息公开可查。
10月份,cat联系上女建模师。对方告诉她,自己因此得了抑郁症,不仅搬了家,还退了网。cat问她想不想一起去起诉配件哥,她对cat说:她已经没有力气再搬一次家了。
听她说完,cat决定做一个视频,曝光配件哥的所作所为。她想,正是在前几次开盒中,骚扰者被轻轻放过,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如果真的需要一个人来揭开这件事的话,她将是不二人选。
“如果成功的话,那会是一个爽文结局,如果不成功,那我就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我不希望这件事,再发生到别人身上。”
2024年12月,cat发布了发声的视频。彼时她手握两张调解书,一张保证书,一封判决书和一张道歉信,但骚扰依旧无孔不入,没有停止。
cat视频截图
cat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开盒”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2024年3月份,杭州警方摧毁了一个通过境外聊天群泄露个人隐私,进而实施侮辱诽谤、骚扰敲诈、造谣滋扰的网络暴力犯罪团伙,涉及被侵害对象高达2000多人。
只要拥有被“开盒”者的社交账号,便可以查到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看到身份证上的照片,甚至查到家庭住址和亲人关系。
为了让更多人购买开盒服务,开盒者擅长挑动对立,以此激发人性中潜在的恶,“开盒就非常自然地渗透在里面”。
图源央视新闻
现如今,“开盒”正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向,在游戏圈、饭圈中更是尤为常见。
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年轻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利用开盒的“屠刀”,享受掌握其他人网络生死权的快感。
2025年3月份,一位女网友随口吐槽了句粉丝对某女明星的拥护发言,该女星粉丝就将这位网友开盒,曝光了她的姓名、电话和工作信息。
该网友已经怀孕,无数的诅咒、谩骂声涌向这位网友和她未出世的孩子,有人给她丈夫发短信,让他家暴妻子,甚至还有人追到了该孕妇的工作单位。
那些为孕妇发声的陌生网友,也遭到了该女星粉丝的开盒。后来,网友扒出,“开盒”的主力,正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年仅13岁的女儿。
在谢广军的公开发言里,他表示,自己女儿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开盒的人,可能下一秒也会被开盒。
cat全程关注了这波有关开盒的热议,在她看来,自己所遭受的骚扰要更持久,却很难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售卖个人信息的人或许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购买信息、实施网络骚扰的配件哥,只要“死不承认”,就让她束手无策。
cat发布的视频让配件哥短暂消停了会,但没过多久,cat男友手机上又收到一条骚扰信息。
“在惩罚力度有限的情况下,你无法让一个人真正停止骚扰。”cat总结道,“相比于骚扰的低成本以及骚扰者那满不在乎惩治措施的样子,我付出的代价未免过于巨大。”
在配件哥将注意力转移到cat身上后,小秦收到的骚扰信息才渐渐减少,大概半年后,她的社交平台逐渐恢复正常。
再回忆起那段经历,小秦说:“实际上,他其实对我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甚至我去他家(讨要说法),会对他造成负担,所以我不怕他。但是他网络上的行为就是在恶心我,我完全不懂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去杜绝它。相比于现实中面对面的冲突,这种网络上无处不在的骚扰,就很无奈。”(最人物)
来源:人在旅途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