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5%新发癌症或与CT扫描有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2 08:24 2

摘要: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近日发表于《JAMA内科学》。研究显示,仅2023年进行的9300万次CT就导致近10.3万例癌症发生,这个数字是先前评估结果的3至4倍,凸显了医疗辐射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疾病诊断带来了革命性进步,但一项最新研究却为这个领域敲响了警钟。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最新研究发现,CT扫描导致的辐射暴露每年可能引发约10.3万例癌症,占全美癌症病例的5%。

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近日发表于《JAMA内科学》。研究显示,仅2023年进行的9300万次CT就导致近10.3万例癌症发生,这个数字是先前评估结果的3至4倍,凸显了医疗辐射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鉴于美国CT使用量巨大,如果当前实践不改变,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癌症病例。

CT在肿瘤检测和疾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广泛用途。自2007年以来,美国年度CT检查量激增30%。但CT会使患者暴露于致癌的电离辐射中。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6150万名患者的9300万次CT检查。扫描次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0至69岁成年人中达到峰值。儿童占扫描总量的4.2%。研究人员排除了患者生命最后一年进行的检查,因为这些检查不太可能引发癌症。

50至59岁成年人的预测癌症病例数最高:女性10400例,男性9300例。成人最常见癌症类型为肺癌、结肠癌、白血病、膀胱癌和乳腺癌。儿童预测最高发癌症为甲状腺癌、肺癌和乳腺癌。

此外,腹部/盆腔CT对成人致癌影像最大,而儿童风险主要来自头部CT。常见辐射相关癌症包括肺癌、白血病(成人)以及甲状腺癌(儿童)。

研究人员指出,某些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或无症状头痛的CT检查可能对患者无益且存在滥用。他们建议通过减少此类扫描或使用低剂量扫描来降低风险。

释疑

经常做CT到底会不会诱发癌症?

常规CT检查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重要影响

最近感冒咳嗽去做个CT?总是头疼去拍个CT?生活中不少人非常重视健康,身体不舒服时,总是存在一种想法“有事没事拍个CT看看”。

不过,最近“CT是癌症制造机”的说法在社交媒体、朋友圈里开始传播,让很多人担心。CT做多了到底会不会诱发癌症?每年做几次CT才是安全范围?哪些疾病不用着急做CT?

2024年6月央视新闻就曾专门辟谣指出,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某些肿瘤的风险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能说明做CT检查就会患癌,因为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即可视为“安全”,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

每做一次CT,辐射会不会累积?其实CT扫描对身体产生的辐射并不是终生积累,如果一年之内偶尔进行1-2次CT检查,通常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如果长期大剂量多次进行CT检查,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正常情况下,普通CT扫描后自身会进行代谢修复,时间大约为2个月。

像CT、X线这样的医学检查,会利用X线辐射成像,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只要剂量没有超过100毫西弗/年,就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而一次普通的X线检查,辐射剂量只有约1.2毫西弗,而一次局部的CT平扫,剂量通常也只是X线检查的几倍而已。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王培军2024年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介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需要根据剂量科学分析,一年一次或两次X线和CT检查产生的少量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几乎没有产生重要影响,但要避免短时间内无必要重复地检查。

生活中还有些人认为“有事没事拍个CT”,过量CT检查会不会诱发癌症?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最近在微信公号刊文表示,CT做多了确实有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最终恶变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医生)不主张没有肺病的人做CT检查。

其实CT达到诱发恶性肿瘤的剂量要非常大才行,因为人体本身有免疫细胞巡逻全身,一旦发现细胞恶变,就会去促使其自我修复,修复成功就不清除,修复不了就直接吞噬清除了,CT剂量大到免疫细胞来不及清除的地步才能诱发肺癌。所以CT做几次有讲究,比如肺部本身就有恶性倾向的病变时肯定要严密检测,反复观察。

因此,做CT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看,CT辐射和病变没有及时发现对生命健康的威胁比起来,危害要小很多。

注意

这10种病不用着急做CT

其实生活中有些疾病/不适,是可以不用做CT的,最好先听听医生建议!

1.感冒发烧 普通的感冒发热,通常由病毒引起,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通过血常规、咽拭子等简单检查即可初步判断病情,一般无需进行CT检查。

2.普通咳嗽 多数咳嗽是由感冒、咽喉炎等常见疾病引起,可通过听诊、血常规、咽拭子等检查来初步诊断,只有当怀疑有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严重疾病时,才需要做CT检查。

3.轻度头痛 如果是偶尔出现的轻度头痛,通常可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血压测量等简单检查,找出可能的原因,如紧张、疲劳、血压波动等,而不是直接进行头部CT检查。

4.骨折外伤 四肢外伤、普通骨折的初步诊断通常通过X线片即可完成。CT仅在复杂骨折(如关节内骨折、脊柱损伤)或需要三维重建时使用。

5.脊椎疾病 脊椎疾病一般建议首选核磁检查,其次才是CT检查。

6.头部疾病 大脑、脊髓病变、脑梗建议核磁检查。急性脑出血才建议CT检查。其余包括颅内肿瘤等大多数疾病都建议选核磁检查。

7.腹部盆腔 腹部盆腔疾病除胃肠道外,检查其余脏器首选超声。如不能确诊,可进一步进行CT、核磁检查。

8.牙科疾病 龋齿、牙周炎等常规口腔检查结合X线片即可满足需求。牙齿CT对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的诊断价值有限。

9.胸部疾病 胸部疾病大致了解建议选X光检查,细致分析诊断建议选CT检查,而肺部疾病首选低剂量CT检查。

10.心脏不适 高危胸痛病患,为排除冠心病可选CT检查。但一般情况下,心脏疾病首选超声或核磁检查,如要看冠状动脉有否病变,可首选CT血管造影检查。

所以,“有事没事就来拍个CT”的做法并不明智,而担心辐射一味拒绝CT检查同样不可取。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查项目,才是最为恰当的做法。 综合新华网、健康时报

来源:免疫增强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