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交易公司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
4月23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交易公司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份额,计划收购完成后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诸暨文盛汇的控股股东及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由于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公司拟终止本次交易,待相关限制转让情形解除后再行评估推进的可行性。”
2024年7月的时候,曾经有业界人士对财视传播分析,国中水务最终能否吃下汇源果汁,仍存变数。尤其对于状况不断好转的汇源果汁,有新的战略投资人加入竞购,也并非不可能。转过年来,曾经分析的变数应验了,但并不是因为新的战略投资人加入竞购。
2024年7月,国中水务公告称筹划现金收购上海邕睿所持诸暨文盛汇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股权比例不低于51%。收购如若完成,国中水务将成为北京汇源的实际控股股东。
然而,半年多之后,收购被按下“暂停键”。实际上,这已不是汇源第一次“嫁”不出去了。
公众号“极简投研”写道,2008年,可口可乐试图以179.2亿港币收购汇源果汁。当时,可口可乐给出的价码非常诱人,准备以每股12.2港元,即总额179.2亿港元收购,比当时汇源4.14港元的股价高出近3倍。彼时的汇源管理层对于此次收购是乐见其成的,甚至资本市场得知此次收购后,在当日也暴涨164%。为了配合收购,汇源在收购之前就主动砍掉将近20年建立的销售体系,员工人数从近1万人一下下降到不到5000人,销售人员则从3900多人削减到不到1200人,同时大量建立果园种植基地以及水果加工基地,减少新品推出,似乎这一切奇怪的做法都是为了日后收购成功后,更好的纳入可口可乐帝国。然而,打扮得漂漂亮亮以后,最终发现,“嫁不出去了”。2009年,迫于社会舆论,官方以反垄断为由叫停了此项收购,然而,公司此前做的诸多事情都覆水难收,一方面,销售渠道被自断双手,另一方面,拥有大量无法即时变现的固定资产。
2019年,汇源曾被传出与新三板上市公司天地壹号“谈婚论嫁”,但最终无果。
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国内果汁市场总量为118.1亿元和140.7亿元,同比增长9.4%和19.2%,而此前国内果汁行业处于滞涨期,2019年的增速仅为0.2%。2022年低中高浓度果汁都实现了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是高浓度(100%)果汁品类,销量和销额同比增长26.8%和34.6%。
多家饮料企业发布的2022年业绩中,果汁业务也都出现了较快增长。统一企业中国2022年饮料收入同比增长11.3%,其中果汁事业部收入大增35.4%,在饮料营收中占比18.3%,创六年来新高。康师傅的果汁业务2022年也实现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了18.6%。农夫山泉财报也显示,其果汁饮料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了10.3%。
对此,公众号“纳食”表示,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曾经拖垮汇源的上游供应链打造,在此时却成了它独特的优势。根据汇源年初披露的业务数据显示,仅2023年前两月其产品销售额已达近8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近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100%纯果汁业务增长52%。在如此亮眼的业绩增长下,汇源也在2024年3月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新战略目标,不仅要三年内开启IPO重新上市,还要在三年后实现百亿营收。
如今看来,虽然汇源面临着不小的困境,但却并没有停滞的意思。就在几天前的4月15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还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汇源密云农业生态园区成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基于用友BIP,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汇源数智化营销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财务内控体系,为汇源升级了内部的管理系统。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