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浪潮中,酒鬼酒以湘西非遗技艺为根基,试图在品质坚守与战略转型之间找到平衡。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酒鬼酒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7%至14.23亿元,高端产品内参系列增速放缓,渠道库存压力陡增。面对行业挤压式竞争,这家湘西酒企正通过非遗赋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浪潮中,酒鬼酒以湘西非遗技艺为根基,试图在品质坚守与战略转型之间找到平衡。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酒鬼酒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7%至14.23亿元,高端产品内参系列增速放缓,渠道库存压力陡增。面对行业挤压式竞争,这家湘西酒企正通过非遗赋能、文化深耕与战略聚焦,探索一条差异化突围路径。
非遗技艺筑造品质壁垒
酒鬼酒的馥郁香型白酒酿制技艺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技术在于“五粮配比”与“双曲接力发酵”。原料选用高粱、糯米、小麦、大米、玉米五粮,通过小曲糖化与大曲堆积的融合工艺,形成“一口三香”的风味特征。发酵过程中,湘西特有的黄壤窖泥发挥关键作用,其pH值约6.0,铁钙含量低,质地细腻且持水性强,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理想的代谢环境。
在陈酿环节,酒鬼酒传承湘西民间藏酒技法,将陶坛封存于天然溶洞中。溶洞内温度常年稳定在15—20℃,湿度维持在80%以上,恒温恒湿的环境使酒体自然老熟,最终呈现醇厚丰满、香味馥郁的特点。为确保品质可追溯,酒鬼酒对每批次酒体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数据监控,形成“科技+传统”的双重保障体系。
这一工艺体系不仅获得法国波尔多世界酒类博览会金奖等国际认可,更在产品设计上融入文化元素。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的陶瓶以湘西传统麻袋为原型,麻纹肌理与蝴蝶结麻绳寓意“福至心灵”,仿陶化妆土工艺则巧妙连接农耕文化与现代审美。
文化赋能与市场挑战并存
酒鬼酒深度挖掘湘西地域文化,推动非遗资产向品牌价值转化。其高端生肖酒系列与湘西山谷居民合作,将苗绣、银饰等非遗技艺融入包装设计。例如,苗族刺绣针法繁复多样,承载着苗族人民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酒鬼酒将其运用于虎年、兔年、龙年生肖酒,赋予产品鲜活的民族文化灵魂。
通过“馥郁乡村·非遗中黄”影像创作等活动,酒鬼酒搭建非遗传播平台。在湘西州文联指导下,艺术总监易华曾在中黄村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现场展示苗绣技艺,并诠释生肖酒图案的文化内涵。这些举措不仅强化品牌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也为非遗传承开辟新路径。
然而,文化赋能的成效尚未完全转化为市场优势。2025年“中国酒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显示,酒鬼酒品牌价值同比下降25.6%,降幅居行业首位。庞瑞分析认为,“市场营销创新滞后是酒企品牌价值缩水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判断与酒鬼酒2024年业绩预告形成呼应:高端产品内参甲辰版仍处市场拓展期,未能形成销量支撑,导致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下降。
战略收缩应对行业寒冬
面对业绩压力,酒鬼酒启动从全国扩张到区域深耕的战略转向。产品端聚焦核心单品,内参系列推进“控盘分利”模式,通过严格管控产品流向与价格体系,保障经销商利润空间;酒鬼系列主推红坛酒鬼,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产品线,集中资源提升市场辨识度。
市场布局上,酒鬼酒收缩战线,着力巩固湖南大本营。计划力争实现湖南县级市场100%覆盖。同时在经济发达、消费氛围浓厚的省外区域打造样板市场。渠道端则发力新零售、餐饮消费与企业团购,例如与电商平台合作布局直播带货,在餐饮终端开展品鉴会活动,并为企业定制专属产品包装。这一战略调整伴随显著阵痛。
2024年第三季度,酒鬼酒销售费用率达39.37%,而在2019-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5.40%、23.22%、25.19%、25.28%和32.23%。反映出渠道去库存与市场培育的高成本。但公司管理层认为,聚焦省内与核心单品有助于在行业调整期稳固基本盘,为长期复苏蓄力。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