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复旦大学官微,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据复旦大学官微,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学敏高等研究院定位为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机构,以交叉性、前沿性、国际化为建设宗旨,致力成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复旦力量。
学敏高等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博士毕业5年以内、国际最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原创突破性、技术革命性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努力作出颠覆传统认知、解决重大难题或创建新学科范式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支持和资助方式上,研究院将实行全新的特区管理政策。薪酬分配机制上,学敏高等研究院将建立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障青年人才无生活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考核评估机制上,将秉持客观公正原则,探索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考核模式,推动长周期原创性科学技术突破。人才培养方面,将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直接认定博导资格并单列博士生名额,支持科研人员招聘博士后、专任科研人员,组建专属科研团队,加速科研工作启动。
1988年,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了一项名为“理想之光——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社会实践。当时,同为复旦大学28届校学生会副主席的李平和廖梅,与20余位学生骨干一起从成都出发,乘坐摇摇晃晃的大客车,一路高唱齐秦的《狼》,穿越红军长征途经的雪山和草地,踏上泸定桥的铁索。
在学生会中,李平负责学校社团的管理,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廖梅主要负责宣传工作,组织过校园广播大奖赛。
本科毕业后,李平投身商界,是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廖梅则在复旦读了十年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国内博士生。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