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家意企150亿欧元在华布局!专访中国意大利商会高层:在华企业倾向持续追加长期投资|大使访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3:35 2

摘要:750年前,当年轻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踏上东方土地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永恒使者。如同马可·波罗当年开辟的商贸之路一样,意大利企业正在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意大利商会(CICC)会长罗仁舟(Lorenzo Riccardi)接受采访 王敬/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750年前,当年轻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踏上东方土地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永恒使者。如同马可·波罗当年开辟的商贸之路一样,意大利企业正在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意大利商会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商业信心调查》(下称“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在华意大利企业2024年财务表现为承压中保持稳定。其中,38%企业营收持平,26%实现温和增长,贸易、制造和汽车行业韧性显著。展望2025年,40%的企业预计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政红利、消费需求转变及创新驱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2024年访华期间签署的《中意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中,中国意大利商会首次被正式纳入重要参与方。

近日,在全国商报联合会举办的“全球国家品牌友好推介”系列采访中,《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意大利商会(CICC)会长罗仁舟(Lorenzo Riccardi)和秘书长柯思潭(Fabrizio Costa)。

“根据我们2025年的最新调研数据,目前意大利商会800家会员企业在华股本投资总额已达150亿欧元,其中绝大多数为中等规模的中小企业。”中国意大利商会会长罗仁舟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多数会员企业将中国视为集团发展的战略市场——尤其是已扎根中国多年的企业,更倾向于持续追加长期投资。

在华股本投资总额达150亿欧元

中国意大利商会作为一个商业协会,拥有超过120年的悠久历史。罗仁舟表示,早在百余年前,就已经有专门机构致力于促进中意两国经济关系、维护意大利商人的利益。这充分展现了意大利对中国市场持久而深厚的关注。

“根据我们2025年的最新调研数据,目前意大利商会800家会员企业在华股本投资总额已达150亿欧元,其中绝大多数为中等规模的中小企业。”罗仁舟告诉记者。

罗仁舟进一步指出,意大利中小企业以高质量和创新力在欧洲享有盛誉,这也是其成为欧盟“USME中心”(Un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协调方的重要原因。根据2025年最新调查,多数会员企业将中国视为集团发展的战略市场——尤其是已扎根中国多年的企业,更倾向于持续追加长期投资。

调查报告显示,31%的企业计划加码研发,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此外,30%的企业计划强化本土供应链建设,45%的企业计划重点拓展电商等分销渠道。

罗仁舟表示,作为欧盟第二大制造国和地区GDP领先国家,意大利正重点推动与中国的机械装备、生活方式(渔业及奢侈品)、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双边贸易。其中,农产品贸易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在中国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下,展现出显著的增长速度和巨大潜力。

“中国的地理规模意味着同等的挑战与机遇。”罗仁舟特别强调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及其辐射潜力。“中国的吸引力不知如此,中国正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与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15个经济体共同参与了自由贸易协定。这15个经济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为意大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罗仁舟补充道,“市场的机会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自由贸易协定所促进的自由贸易区的广阔前景中。”

罗仁舟透露,多数意大利企业正考虑加大在华布局,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市场不仅关乎投资价值提升,更能有效促进出口。同时,他也指出,意大利企业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相关的诸多新挑战,也受到地缘政治以及世界不同地区之间关系变化的影响。

为此,意大利商会计划近期与意大利议会的官员举行会议,展示中国市场对意大利企业的重要价值,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同时,将与中国相关机构进行同样的沟通,并将在布鲁塞尔与欧盟机构开展类似的对话。“在中国建立政商对话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企业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罗仁舟进一步表示。

借势2026米兰冬奥,冬奥经济成合作新引擎

针对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罗仁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6年意大利冬奥会将成为推动我国及全球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作为中国意大利商会,我们非常荣幸能在中国的多个城市推广这一盛事。此前,我本人已代表商会参加了”

他特别指出,意大利山地经济占全欧山地经济总量的28%,这意味着欧洲山地产业创造的最大份额GDP来自意大利。意大利山区共有55万家各类企业,雇佣180万名从业人员,且意大利境内共有9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都坐落于山区。

“即将举办的冬奥会,将成为推广意大利山地运动、酒店文旅及相关产业的绝佳平台。” 作为商会会长,罗仁舟透露,商会正在全力推进冬奥推广工作:此前已代表商会参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意大利山地日”活动,重点推介了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相关的经济产业;并计划于11月举办重磅推介活动,邀请中国各界朋友共同参与,还计划邀请意大利运动明星助阵,多维度展现冬奥会价值,立体呈现“意大利制造”在运动装备、文化产业等经济领域的成就。

中国意大利商会秘书长柯思潭对此表示认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加强在旅游领域的布局。我们正与意大利政府相关部门及驻华使馆密切合作,研究如何加大对山地旅游和冬季运动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领域目前正受到中国民众的高度关注。”

中国意大利商会(CICC)秘书长柯思潭(Fabrizio Costa)接受采访 李杭朔/摄

柯思潭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称,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这些项目的兴趣与日俱增,意大利也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未来,意大利商会将不仅关注商业层面的合作,还将加大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投入。”他特别强调,“文化交流本身就是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引擎。意大利商会已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与文化处、大使馆合作举办了大量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既促进了人文交流,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中意确立三年合作行动计划

2024年7月27日至31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中意双方公布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经济合作行动计划——《中意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确立了三年的经济合作框架。

罗仁舟强调:“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动计划明确将意大利商会列为重要参与方。”他指出,这份文件旨在推动两国在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领域的经贸合作,同时涵盖医疗卫生、文化交流及贸易投资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都将对意大利与中国未来的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意大利商会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政治和商务代表团活动,全力推动两国经济对话,切实履行在行动计划中的职责使命。”罗仁舟表示。

此外,意大利商会近年来将培养青年人才与提升与中意创新集群及创新企业的合作能力列为战略重点。柯思潭对此表示,一方面,商会正通过多重举措吸引更多年轻专业人士了解中国、探索在华商业机遇。“在中国,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意大利青年前来发展。许多人在完成中文学习后,就像商会里我的不少同事一样,选择留在中国创业、寻找商机。”他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意大利商会持续密切关注中国蓬勃发展的创新动态,推动中意创新集群和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柯思潭指出:“中国的创新成果对意大利企业极具吸引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