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豆角和这些蔬菜套种,省地产量高,还能减少病虫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3 14:09 2

摘要:豆角这种蔬菜,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也很多,尤其是北方地区,这豆角一吃就是一夏天。

豆角这种蔬菜,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也很多,尤其是北方地区,这豆角一吃就是一夏天。

但是种植豆角是一种很占地方的事情,因为要搭架子,很多人也因此发了愁,想要种点其他的菜,把中间空间利用上,但是又不知道到底要种一些什么。

其实豆角套种是很简单的,我种了20多年菜了,这里给大家推荐 7 种与豆角完美搭配的蔬菜组合,既能省地增产,又能防虫抗病,特别适合家庭小菜园操作。

在豆角藤蔓爬上支架形成遮阴效果后,正是播种生菜的好时机。

选择散叶型速生品种,采用条播方式在豆角行间播种,行距保持 15 厘米左右。

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撒籽覆薄土。

生菜发芽期需要湿润环境,正好利用豆角叶片形成的局部小气候保持湿度。

当生菜长出 3 片真叶时,可以结合豆角追肥,在垄沟撒施少量草木灰,既能促进菜生生长,又能预防豆角根部病害。

生菜生长周期短,播种后 25 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外层叶片。

此时豆角正处于开花初期,叶片尚未完全封垄,生菜采收后留下的根系能继续发挥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采收生菜后要及时清理残叶,避免堆积在豆角根部引发病害。

这种套种方式特别适合多雨地区,生菜就像给豆角根部撑了把 “小雨伞”,有效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造成板结。

早春先定植耐寒茄子苗,待地温稳定在 15℃以上时,在两株茄子中间定植豆角苗。

茄子株高控制在 40 厘米左右,通过打顶促发侧枝,形成矮壮株型。

豆角抽蔓时,将藤蔓引向相邻的茄子植株,利用茄子较硬的茎秆作为天然支架。

这种套种方式要注意时间把控,茄子要选择早熟品种,确保在豆角进入盛花期前完成果实采收。

茄子收获后不要急于拔秧,保留 10 厘米左右的茎秆作为豆角的攀附。

支撑残留的茄子根系在土壤中逐渐分解,能释放出磷钾元素供给豆角生长。

为避免前茬茄子可能携带的病害,建议在豆角开花前喷洒一次生物菌剂进行预防。

这种套种模式在有限空间里实现了两种作物的连续利用,特别适合阳台菜园操作。

在豆角定植前两周,先在种植垄两侧播种韭菜。

采用浅沟法直播,沟深 2 厘米,行距 8 厘米。

韭菜发芽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待长出 2 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豆角苗移栽时要注意保护韭菜幼苗,定植穴距离韭菜行至少 10 厘米。

随着韭菜不断分蘖生长,要定期疏剪过密植株,保持每丛 3 - 5 株的密度。

韭菜散发的特殊气味对豆角潜叶蝇有显著驱避效果,这种天然防护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

日常管理中,可将修剪下来的韭菜叶直接铺在豆角根部,既能抑制杂草又能驱虫。

需要注意的是,豆角开花期要适当控制韭菜生长高度,避免遮挡下部花穗授粉。

当豆角进入采收期时,韭菜也到了最佳食用阶段,两者可以同步采摘。

在豆角移栽后的第二周,趁着梅雨季来临前的湿润气候,用锄头在豆角垄沟里刨出浅沟。

沟深约 2 厘米,每隔 10 厘米撒 3 - 4 粒空心菜籽,覆土后轻拍压实。

这个时间点选择很关键 —— 空心菜发芽需要的地温刚好与豆角苗期生长需求吻合。

等空心菜嫩芽冒出地面时,豆角藤蔓才开始往支架上攀爬,两者高度差形成天然分层。

空心菜出苗后 7 天左右,用稀释的淘米水进行第一次追肥。

此时豆角正值伸蔓期,作物两种对水肥的需求刚好错开。

空心菜到了采收的时间,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要把根给拔掉了。

要用指尖去掐,后面保留一些叶节。

这样操作后,残留的根系会继续萌发新芽,前后能采收 3 - 4 辈。

最后一次采收时要连根拔起,这些密细的须根留在土里腐烂,能有效改善豆角根部土壤的板结问题。

特别注意雨季来临时要清理过密的空心菜叶片,防止贴近地面的枝叶引发豆角茎腐病。

推荐在早晨露水干后采收,避免伤口感染病菌。

豆角现蕾初期是播种香菜的最佳窗口期。

先在豆角植株周围 30 厘米半径内松土,用木棍戳出深 1 厘米的播种穴。

每个穴位放 2 - 3 粒香菜籽,覆土后盖层细沙保墒。

香菜发芽需要光避环境,正好利用豆角逐渐茂密的叶片遮挡阳光。

待香菜长出 4 片真叶时,间隔拔除弱苗,保留株距 8 厘米左右的健壮苗。

香菜生长过程中会持续释放特殊气味,这对驱赶豆荚螟成虫有显著效果。

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摘除香菜顶端的花苔,避免开花消耗养分。

建议在豆角盛花期,将摘下的香菜老叶直接铺在豆角根部,既能抑制杂草又能驱避地下害虫。

香菜根系分泌的物质还能抑制根结线虫,这个特性在连作地块尤为珍贵。

需要注意的是,香菜播种量切忌过多。如果

发现豆角基部通风不良,要立即间苗,确保空气流通。

早春先在向地块阳培育苤蓝幼苗,待长出 5 片真叶时,移植到豆角支架外侧 50 厘米处。

苤蓝株距保持 40 厘米,呈三角形布局。

这种间距设计既能保证苤蓝结球需要的空间,又不影响后期豆角藤蔓扩展。

苤蓝进入结球期时,豆角才刚开始爬蔓,两者在空间利用上形成完美接力。

管理重点在于水肥调控:苤蓝膨大期需要大量水分,此时要给角豆控水防徒长。

待苤蓝采收后,立即在空地处开沟追施腐熟饼肥,正好满足豆角开花结的荚养分需求。

苤蓝叶片是天然的覆盖材料,采收后把老叶铺在豆角根部,既能保墒又能预防杂草。

要特别注意选择生育期短的苤蓝品种,确保在豆角封垄前完成收获。

残留的苤蓝叶柄可插入土中作标记,方便后续豆角整枝时辨认边界。

在豆角支架之间做宽 40 厘米的种植带,条播耐热型茼蒿。

播种前先用木板压出深 1 厘米的浅沟,种子与细沙按 1:3 比例混合后撒播。

菜出苗后 10 天进行首次间苗,保持株距 5 厘米左右。

此时豆角正处于伸蔓期,茼蒿的快速生长能有效抑制杂草竞争。

茼蒿根系分泌的物质能刺激豆角根瘤菌活性,这个特性在贫瘠地块效果尤为明显。

建议每隔 15 天采收一次蒿菜嫩梢,采收后立即撒施草木灰。

这样既能保证茼蒿持续萌发新枝,又能补充豆角生长所需的钾元素。

注意采收时使用剪刀平口剪取,避免手撕造成伤口感染。

当豆角进入采收高峰期时,要逐步清除蒿菜植株,为采摘作业腾出通道。

残留的蒿菜根系无需清除,其腐烂后形成的空隙能增强土壤透气性。

其实蔬菜套种的要诀,在于掌握生长节奏的配合。

高矮搭配要错开需光高峰期,深浅根系要形成养分互补,气味相异的品种要能形成防护屏障。

只要遵循这些规律,小小菜园也能实现高效产出。

现在正是豆角育苗移栽的关键期,赶紧试试这些套种方法吧!

如果您有更好的搭配经验,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农民老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