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何热衷“三十分钟文学”?专家研讨网络文学短篇创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4:14 3

摘要:近年来,网络文学短篇的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新兴平台涌现出大量优秀中短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文学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固化认知。而在IP转化方面,短篇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下微短剧最主要的改编来源。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似乎只有动辄上百万字的超长篇类型小说才是网络文学。

近年来,网络文学短篇的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新兴平台涌现出大量优秀中短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文学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固化认知。而在IP转化方面,短篇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下微短剧最主要的改编来源。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知乎盐言故事主办的“网络文学短篇创作的兴起与期待”研讨会召开,马季、周志雄、李玮、桫椤、明江、翟羽佳、聂梦、江秀廷、李强、贾国梁、王秋实等专家学者参会。

短篇创作成网络文学“新赛道”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指出,中国小说自话本发展而来,长篇、短篇一直并存。长篇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短篇有《三言二拍》等。网络文学长期以幻想类、历史类见长,这是因为长篇利于演绎历史、建构幻想世界,而中短篇多承担映照现实的功能。从网络文学发展看,以“知乎盐言故事”为代表的平台,有效弥补了“现实”类型的短板。

知乎副总裁范俊梅表示,知乎自2018年探索短篇模式,现已实现快速规模化与生态化。因知乎社区关注现实,创作者想象力丰富,“知乎盐言故事”题材多样,涵盖小甜文、悬疑、历史等,尤其在以悬疑为代表的现实题材、中式志怪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题材短篇创作上,诞生诸多高完成度作品。近年来,随着市场内容质量与用户需求提升,短篇创作门槛不断抬升,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 。

网络文学大行业发展至今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已从互联网内容范畴,进入更宏大的经济文化范畴。数据显示,网络文学有300多亿的年产值,但是带动的全产业链价值其实达到了3000亿级别,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主流化。短篇网络文学凭借“体量小、节奏快、爽感足、周期短”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微短剧最主要的改编来源。“短篇网络文学的勃兴,带来网络文学发展业态的变化,为中国文化产业内容创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说。

李玮观察发现,知乎短篇网文创作特点突出:重视开篇,借 “猎奇” 心理以有趣话题引入;情节设置集约且具动作性,通过叙事策略实现高效推进与情感快速积累,常有密集反转;简化场景,对对话进行戏剧性处理,以简短语言完成大量信息传递。

此次研讨的几部作品各具特色:米花的《鱼灯引魂记》《乌鸦铃铛》融合国风志怪,设定强情感、强节奏故事;恩养的《相术师》融入热门玄学元素,采用 “连环套” 结构,前后呼应;核融炉的《祝福》《无暇赴死》和点灯的《活在真空里》聚焦悬疑案件,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中堪称翘楚。

警惕滑入数据驱动下的文学游戏

面对短篇创作这一新兴网文形态,大家有何期待?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翟羽佳表示,2019年左右,知乎发展出问答式话题小说这一独立于其他网络文学UCG平台的新形态,其文学社交生产融合媒介性、对话性与社交性于一体,形成了自给自足的文学系统。知乎作者们擅长创作情节有趣、节奏跳跃、矛盾冲突激烈、充满“爽”感的短故事。同时,深度聚焦与反思社会现实困境,进行深刻剖析。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雄认为,短篇小说相对短、平、快,但这并不意味着长篇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就超过短篇。短篇往往是最先呼应时代需要的文体样式,如“五四”文学革命以鲁迅等人创作的短篇小说为先锋,“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也是短篇小说。

需要注意的是,从自发时代的“野蛮生长”到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文化现象,网络文学始终与媒介技术、资本逻辑和社会心理深度绑定。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桫椤指出,综观当前的流量作品,短篇叙事也暴露出文化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如受限于篇幅,常以“反转—高潮”的极简模式实现情感冲击;价值有被悬浮的可能,现实在叙事中变形严重,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被削弱等。

网络上流传着不少网文短篇创作的方法论。比如要有强情节和强冲突,要有悬疑脑洞,人物要有记忆点,针对女性用户,可能还要有离婚、职场逆袭、萌宝之类的情感纠葛,800字一个矛盾点等等。中国作协创研部发展研究处处长、副研究员聂梦读了知乎的这几部作品,能够感受到与上述方法论的呼应之处。

“在传统作家看来,短篇的难和险,可能主要体现在如何在极短的篇幅里,呈现技巧、感觉、意蕴和意图。对于网络作家来说,难题则是在狭窄的空间内迅速把故事讲完。网络短篇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许也要有这样的警惕,那就是防止从一种套路走向另一种套路,或是滑入数据驱动下文学游戏的风险地带。”聂梦说。

“短”承载了叙事效率、情感效率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秋实认为,以知乎短篇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短篇与传统短篇小说差异巨大。传统短篇小说呈现的是某个低密度叙事的情境切片,网络短篇则是高效、高密度叙事的完整故事,追求完整性,如《乌鸦铃铛》《相术师》等是长篇传统网文的精巧缩写,悬疑题材也会讲完故事与真相。大众之所以选择短篇,实则追求的是叙事高效与故事完整。“短”还体现在情感效率上,知乎短篇有强烈时代情绪和情感张力,处理方式是“决口”“喊出秘密”,而传统短篇小说则讲究“藏”。“短”是方法,而非结果。“‘短’作为一种方法,承载了我们对于效率的迷狂,叙事的效率,情感的效率。”

研讨会上,四位知乎盐言故事作者畅谈了短篇创作心得。

米花表示,短篇不需要太长的闲笔铺垫,只需要精准狙击,为了在极短的篇幅里呈现核心矛盾与情感,她会在短篇的叙事逻辑上尽量做到简洁、单一,然后完成一整个的快速闭环。

恩养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尝试短篇小说写作。在她看来,短篇小说受困于篇幅局限性,想要带给读者情感底层的触动,对故事的结构精巧性要求更高。

点灯认为现实悬疑和本格推理都是留白的艺术,而知乎提供了一片适合悬疑推理创作的土壤,“在长篇的土壤里写悬疑推理的精品,可能更新的速度跟不上,质量也难以保证,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往灵异的方向跑偏。”

核融炉表示,一部短篇悬疑小说要想硬控读者三十分钟,就需要用强悬念打头,在有限的篇幅内达到“一击即中”的效果。“快节奏的社会中,短篇不一定就是快餐。也许读者的注意力只是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但能给他们留下一个记忆点,偶然回想还能有所回味,就是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