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上山采药,好心救了狐狸,狐狸:晚上我去找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03:43 2

摘要:青石镇外,靠着连绵的莽山,住着一户人家。当家的女子名叫苏绣,年纪轻轻便守了寡,丈夫前年打猎时失足坠崖,留下她和一位缠绵病榻的婆婆相依为命。

青石镇外,靠着连绵的莽山,住着一户人家。当家的女子名叫苏绣,年纪轻轻便守了寡,丈夫前年打猎时失足坠崖,留下她和一位缠绵病榻的婆婆相依为命。

婆婆早年伤了根本,近年更是咳嗽不止,日益虚弱,镇上的郎中开了几副方子,效果甚微,只说需一味生长在深山险处的“还阳草”做药引,或许尚有转机。

苏绣是个实诚女子,不信什么转机不转机,只认一个“尽孝”的理。她不懂药理,但认得郎中画出的还阳草图样,也知道那草多生于悬崖峭壁之间,采摘不易。

为了婆婆,她别无选择,备了干粮绳索,独自一人进了莽山。

莽山深处,人迹罕至,林木遮天蔽日。苏绣按照郎中的指点,寻着向阳的陡坡一路攀爬。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她的布鞋磨破了,手上也被划出一道道血痕,但她咬牙坚持,心里只念着病床上的婆婆。

日头偏西时,苏绣终于在一处断崖的石缝中看到了几株形似图样的草药。

那草叶片翠绿,边缘带着细密的金色绒毛,在夕阳下隐隐发光。她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靠近,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锄,准备挖掘。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的呜咽声传入耳中。苏绣动作一顿,侧耳细听,声音是从不远处一丛茂密的灌木后传来的。

她放下药锄,拨开灌木,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蜷缩在地上,一条后腿被一个锈迹斑斑的兽夹死死夹住,皮肉翻卷,鲜血染红了周边的草叶,看样子已经挣扎了许久,气息奄奄。

苏绣心头一紧。山中猎户下的夹子,专捕野物,这狐狸误入了陷阱。看它毛色光亮,体态不凡,不像是寻常野狐。

恻隐之心顿起,她快步上前。那白狐见生人靠近,眼中先是露出惊恐和警惕,龇着牙发出低沉的威胁声。

苏绣放缓脚步,柔声说道:“莫怕,莫怕,我不是猎人,不会伤你。你这腿伤得不轻,我帮你弄开夹子。”

她的话语温和,没有恶意。

白狐似乎能听懂人言,慢慢放松了戒备,只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依旧紧紧盯着苏INDOW。苏绣蹲下身,仔细查看兽夹。

这夹子是老式的铁齿夹,咬合极紧,强行掰开怕是会伤到狐狸的骨头。她想了想,从背篓里摸出一块随身带着用来垫脚的硬木块,又找到一块坚硬的石头。

她先用石头小心地敲打兽夹的弹簧机关连接处,使其略微松动,然后看准时机,将硬木块猛地塞进夹齿的缝隙中,用力一撬。

“咔嚓”一声,兽夹的齿口被撬开了一条缝。白狐痛得低嚎一声,但没有挣扎。苏绣趁机迅速将它的伤腿从中解脱出来。

伤口深可见骨,血流不止。苏绣又从背篓里翻出出发前备下的一小包金疮药末,那是她平日里准备着以防万一的。她毫不犹豫地将药末小心撒在狐狸的伤口上,又撕下自己干净的裙角,仔细地为它包扎好。

做完这一切,苏绣已是满头大汗。她轻轻抚摸了一下白狐的头,说道:“好了,夹子弄开了,药也敷上了。你快些离开这里吧,免得猎人回来看到你。”

白狐深深地看了苏绣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似乎蕴含着许多情绪。

它没有立刻离去,反而低低开口,声音清越,带着一丝奇异的磁性:“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

苏绣吓了一跳,手脚冰凉。

这狐狸……竟然会说话!她张口结舌,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乡野之间,关于山精鬼怪、狐仙狐妖的传闻不少,难道自己今日竟遇上了?

白狐见她惊惧,眼神柔和了些:“莫怕,我非恶类。你救我一命,此恩我记下了。告诉我你的名字和住处,晚上我去找你。”

苏绣定了定神,想起自己上山的目的,看着这通灵的白狐,鬼使神差地,她没有隐瞒,低声答道:“我叫苏绣,家住山下青石镇南头,门前有棵老槐树。”

白狐点了点头,琥珀色的眸子深深看了她一眼,像要把她的样子刻进心里。

然后,它拖着受伤的后腿,一瘸一拐地钻入旁边的密林,很快消失不见了。

苏绣站在原地,心跳如擂鼓。刚才发生的一切如同梦境。

她回头看了看石缝中的还阳草,连忙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用布包好,放入背篓。救了会说话的狐狸,又找到了救命的草药,今天这趟山,真是奇遇连连。

只是,那狐狸说晚上要来找她,是何用意?报恩?还是……另有所图?苏绣心里七上八下,既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

天色渐暗,苏绣不敢多留,加快脚步往山下走。回到家中,已是月上柳梢。婆婆仍在咳嗽,见她平安归来,松了口气。

苏绣将找到还阳草的事情说了,婆婆很是欢喜,连连念叨“老天保佑”。至于遇到会说话的白狐,还救了它,以及那句“晚上我去找你”的约定,苏绣犹豫再三,终究没敢对病中的婆婆提起,怕老人家受惊吓。

她简单地做了晚饭,伺候婆婆服下。煎药需要时间,她将还阳草和其他药材一同放入药罐,在院子里支起小炉,慢慢熬煮。

夜渐渐深了,四周静悄悄的,只有炉火噼啪作响和药罐里咕嘟咕嘟的声音。苏绣守在炉边,心中揣测着白狐的话。它真的会来吗?来了又会怎样?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院门被人轻轻叩响了,笃,笃,笃。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苏绣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这个时候,会有谁来?邻居们都睡下了。

难道……真的是那只白狐?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院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看。月光下,门外站着的并非什么狐狸,而是一位身着白衣的年轻公子。

那公子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气质出尘脱俗,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苏绣愣住了。这人是谁?从未见过。

她迟疑着没有开门。

门外的公子仿佛知道她在看,微微一笑,声音温和,正是白天那白狐的声音:“苏绣姑娘,不必惊慌,是我。白日承蒙搭救,特来致谢。”

苏绣又是一惊。

真的是它!狐狸竟能化为人形?她定了定神,想到对方并无恶意,且是来报恩的,便鼓起勇气,打开了院门。

白衣公子迈步入院,目光落在院中的药炉上,轻轻嗅了嗅,说道:“是在为你婆婆熬药?我带来些东西,或许能用得上。”

他将手中的食盒递给苏绣。

苏绣接过,打开一看,里面并非寻常吃食,而是几株形态奇异、散发着淡淡光晕的草药,旁边还有一颗晶莹剔透、宛如明珠的果子。

“这几株是千年份的灵芝,这颗是冰魄玉露果,对调养肺腑、滋补元气有奇效。将它们与还阳草一同入药,你婆婆的病,不出三日便可见好。”

白衣公子解释道。

苏绣看着这些非凡之物,心中震撼。这些东西,别说见过,便是听都没听说过。她明白,这定是狐仙的报答。

她连忙就要推辞:“公子,这太贵重了!我救你只是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厚报。”

白衣公子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神情认真:“于你或许是举手之劳,于我却是救命之恩。我乃白氏九子,在此山修行已有五百余年,不幸遭了仇家暗算,布下陷阱。若非姑娘及时相救,我恐怕已失了道行,甚至性命不保。这点谢礼,不足挂齿。你若不收,我心难安。”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放心,这些并非凡间俗物,亦非夺取,乃我自身修为所聚,或是在深山秘境所得,来路清白。”

苏绣听他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且事关婆婆性命,便不再推辞,感激地收下了:“多谢公子厚赠,苏绣铭记在心。”

白九微微颔首:“日后若有难处,可去今日相遇之地唤我名号,能力所及,定不推辞。”

说完,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白光,倏忽不见了。

苏绣捧着食盒,怔立在院中,良久才回过神来。她将灵芝和玉露果小心翼翼地加入药罐。说也奇怪,这些东西一入药罐,原本苦涩的药味竟变得清香扑鼻,满院生津。

第二天一早,婆婆服下新熬的汤药,精神便好了许多,咳嗽明显减轻。连服三日,竟能下床走动,气色也红润起来,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苏绣喜出望外,对那白狐公子更是感激不尽。

婆婆病愈,家里的光景渐渐好了起来。苏绣依旧每日操持家务,闲暇时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日子平静安稳。

她将白九的赠药之事藏在心底,并未对任何人提起。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苏绣婆婆的病好得蹊跷,且快得异乎寻常,这引起了镇上一些人的注意。

尤其是住在隔壁的赵三。

赵三是个游手好闲、心术不正之徒。他早就觊觎苏绣的几分姿色,只是苏绣守着孝道,为人正派,他一直没找到机会。

如今见苏绣婆婆沉疴顿愈,家中似乎也无外人相助,便起了疑心。他偷偷摸摸地在苏绣家院墙外窥探了几日,虽没见到什么异常,但心中猜测苏绣定是走了什么旁门左道,或是得了什么不义之财。

一日,赵三借着酒劲,跑到苏绣家门口大吵大嚷,污言秽语,说苏绣定是用了什么邪术,才让婆婆好起来,搞不好是跟山里的妖精勾结。

苏绣又气又急,与他争辩,却哪里是泼皮无赖的对手。周围邻居也聚拢来看热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些人本就对苏绣婆婆快速康复感到奇怪,被赵三一煽动,看苏绣的眼神也变得异样起来。

苏绣百口莫辩,委屈得直掉眼泪。婆婆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可奈何。正在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是何人在此喧哗,污人清白?”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白九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人群外围。

他依旧是一身白衣,面色冷峻,目光如电,扫过赵三。赵三被他看得心里发毛,酒意也醒了大半,但仗着人多,强自嘴硬:“你是谁?敢管老子的闲事!这小寡妇用了妖法,我说不得吗?”

白九冷笑一声:“妖法?我倒要看看,是谁心怀鬼胎,行龌龊之事。”他屈指一弹,一道微不可查的白光射向赵三。

赵三只觉得胸口一闷,脚下一软,怀里揣着的几件东西叮叮当当地掉了出来。

那是一些女人的钗环首饰,还有几块碎银子。

邻居中有眼尖的立刻认出:“哎呀,这不是王屠户家前两天丢的银簪子吗?”“还有李婶家的耳环!”

人群顿时哗然。

原来赵三不仅是个无赖,还是个小偷!平日里东家丢只鸡,西家少块布,怕是都与他脱不了干系。这下人赃并获,赵三脸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白九淡淡说道:“心思龌龊之人,看谁都像妖邪。苏绣姑娘心地善良,救助生灵,自有福报。尔等若再无端滋事,休怪我不客气。”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发颤,不敢再多言。

赵三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被几个气愤的邻居扭送去了镇上的衙门。经此一事,再无人敢非议苏绣,反而对她多了几分敬佩和尊重。

人们都说,苏绣是善心感动了山神,才得了庇佑。

风波过后,苏绣特地去了当初遇到白九的山崖,想要当面道谢。

她在原地轻声呼唤“白九公子”,不多时,白光一闪,白九便出现在她面前。

苏绣盈盈一拜:“多谢公子再次出手相助,解我危难。”

白九扶起她,温和笑道:“姑娘不必多礼。我说过,受你恩惠,定当回报。那赵三心术不正,自有此报。倒是你,今后若再遇此类宵小刁难,不必忍让,直接唤我便是。”

苏绣看着眼前这位脱俗的狐仙,心中暖意融融。

她知道,这份善缘,或许将伴随她一生。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公子已经帮了我太多。往后的路,我想自己走。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坎坷,若事事依赖他人,终究难以立足。”

白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赏:“姑娘有此心志,甚好。如此,我便不多打扰。但我承诺依旧有效,你若真遇无法解决之危难,我定会出现。”

说完,他再次化作白光,隐入山林。

此后,苏绣和婆婆在青石镇安稳度日。她靠着勤劳的双手,将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镇上的人都敬重她,说她是个有福之人。

偶有遇到难处,她总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韧化解。她再也没有主动去山中寻找白九,但心里清楚,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守护着她和这个家。

那份来自深山的善意回报,如同她当初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悄然长成了庇护她的大树。

世间之事,皆有因果。

一念之善,或许微不足道,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种下意想不到的福田。苏绣当初救狐,未曾想过回报,却最终收获了平安顺遂的人生。

可见行善之家,必有余庆,此言不虚。

来源:文化剖析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