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九三九年九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在徐海东、刘瑞龙等人的护送下,克服重重困难,从延安来到小延安——确山竹沟。
少奇同志路过文城祁庄的故事
文/青藤
一九三九年九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在徐海东、刘瑞龙等人的护送下,克服重重困难,从延安来到小延安——确山竹沟。
途中经过遂平县西部,九月二十日,他们夜宿嵖岈山的刘百川村。第二天少奇同志来到嵖岈山职业学校,会见了范文澜同志。
少奇看到中共嵖岈山区委办的报纸《狮吼》,并组织了狮吼剧团,放手发动群众,把职校师生和农场工人全部武装起来时,非常高兴。他与区委同志讲了武装、根据地和统战工作三个问题,强调了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发展人民武装的重要性。
九月二十一日,继续往南走,经过文城祁庄村时,已是中午,他们一行就在祁庄村农户家里,歇脚,又吃一顿饭。吃过后给老乡留有便条,签名胡服。
据史料记载,少奇同志一行于九月十五日从延安出发,九月十八日到达洛阳,九月二十五日到达竹沟。
六十年代初,村民们见到过此便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大家熟知的少奇同志蒙冤入狱,再也没人提及此事,更不知道便条的踪迹。从此失去了这个历史故事的有力证据。
少奇同志从延安去竹沟,路过文城祁庄这个革命故事就成了传说。我认为,故事也好,传说也吧,这都说明,吴房大地的人们对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热爱和敬仰。
我们作为吴房故地红色文化挖掘传播爱好者,有必要先用文字保留下来,再努力持久的挖掘证据和细节,争取把传说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革命故事,让我们遂平这个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更加灿烂辉煌,让我们的后代永远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豫见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