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济阳IP|做一个“高效贴心”的“服务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21:09 1

摘要:城市是文明的载体,IP是城市的灵魂。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济阳正以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为目标,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为全面展现济阳的文化特质、发展动能与时代风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开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通讯员 周志昊

编者按: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IP是城市的灵魂。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济阳正以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为目标,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为全面展现济阳的文化特质、发展动能与时代风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开设《打造济阳城市 IP 讲好济阳品牌故事》专栏,聚焦全区各部门在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的亮点品牌,以媒体视角解码城市基因,以品牌化思维传播济阳声音,让每一个品牌故事都成为济阳向上的生动注脚,让济阳的独特魅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难忘记忆。

今天,让我们走进济阳区民生品牌【“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

“没想到30万的创业贷款,5天就到账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济阳区市民中心,来自外地的创业者李清财指着手机银行到账短信,向记者展示“爱山东”APP上多部门并联办理的多项业务记录。这个带着数字化速度的创业故事,正是济阳区人社局在全省率先创新构建的“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品牌的缩影。

“一件事”让“多头跑”变“一次清”

据悉,李清财的公司曾因申贷难题险些搁浅,转机出现在济阳区“全生命周期”体系“打包一件事”联办服务。

李清财在系统引领下,一步一步通过“爱山东”大数据核验,系统通过整合多部门职能,进行业务协同,将创业过程中涉及的自主创业登记、个体工商登记、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发放等内容整合为“一件事”,创业者只需在手机端、一次性填报、一次性提交材料,即可一次性办结,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原本需要辗转多个部门、耗时半个月的流程,在跨部门“数据高铁”加持下,李清财仅用5天便完成了从申贷到放款的全流程。

数据显示,2024年,济阳区共发放创业贷款约4.2亿元。不仅是申请创业贷款,“打包一件事”覆盖面广、涉及事项多。由济阳区人社局、财政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大数据中心等成员单位开展“事项联办”主题服务,依托爱山东和山东通网络数据平台,整合就业、医保等社会保障数据资源,打破部门、层级、区域限制,做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推动“打包一件事”服务事项无缝衔接、有机融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同时,强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大力优化便民服务,在济阳区市民中心服务大厅、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社会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办事窗口,完善帮办代办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高效集成”让“踏破铁鞋”变“一站通办”

什么是“高效办成一件事”?

“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是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事项,集成还原为“一件事”,“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其“精髓”在于:在一件事的开始,就多花时间和精力把事情做对、做好,那么之后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折腾和麻烦,真正实现“高效办成”的要义。

为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济阳区“服务+宣传”双向发力,从“多头跑”到“一窗办”,从“多部门审批”到“跨部门高效集成办”,旨在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清晰准确的引导解答、帮办代办服务。

线上: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聚焦企业开办、变更及注销等全流程环节、节点,创新推出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等13个“一件事”服务套餐。

线下:通过制作政策问答手册、宣传折页、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群众展示“高效办成一件事”基本含义以及线上和线下办事指南,方便群众随时查阅。

以此构建“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时间最短、信息共享”的“不进门办事”办理机制,推动人社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线上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实现不见面“全流程”网上办理。推动企业主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事项的办理,通过信息共享、材料复用和电子证照应用,实现“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

“一张网”让“数据多跑路”替代“群众多跑腿”

针对传统退休手续多部门跑腿、材料重复提交等痛点,济阳区率先构建全流程数字化退休服务体系,通过山东通政务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将退休请示、文件审批、待遇核算等12个环节整合为“一网通办”,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

同时,“免申即享”服务建立退休人员预审机制,每月自动筛查即将退休人员档案,提前3个月启动材料核验程序。

在服务细节上,济阳区推出“退休倒计时”温情提醒,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前告知补缴事项;开发电子工资单系统,实现养老待遇发放明细实时推送,惠及全区13.2万参保人员。

“这就是我们的'全生命周期'社保服务体系。”据济阳区人社局负责人员介绍,通过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实现“出生、就业、入职、退休、身故”五大关键阶段“一件事”集成办理。

在济阳区市民中心服务大厅“全生命周期”专区,记者看到办事指南被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树状图”。

出生阶段: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5项业务“指尖打包办”,产妇住院期间即可完成;就业阶段:入职入编、社保登记、档案转递等实现“秒批秒办”,部门间数据推送替代纸质材料;退休阶段:养老金申领、公积金提取、老年优待证等7项业务“无感智办”,系统提前3个月推送提醒……

数据显示,“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每年可减少群众办事重复提交身份证、毕业证等材料5万份左右,减少群众跑腿次数2万余次。

济阳区本着“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精神,甘当服务群众的的“服务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已从政务服务领域向经济社会治理全方位延伸。

来源:生活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