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此次治理将重点聚焦四类问题: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
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此次治理将重点聚焦四类问题: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
其中治理恶意虚假摆拍问题被摆到首位。当下短视频领域虚假摆拍已成为网络乱象的“重灾区”,也成为混淆公众认知,制造社会矛盾,激化群体对立的严重问题。
虚假摆拍“假作真时真亦假”,严重干扰网友的日常生活、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如今网络深度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网上所接触到的信息、被灌输到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水平、分析判断。而一段段虚假摆拍视频则构成了一个个信息污染源,混淆人们的认知。不能够对虚假摆拍的社会危害听之任之,认为这只是“一个段子,哈哈一乐”。
这次中央网信办特别指出虚假摆拍中几个突出的问题: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通过自我包装、作秀等手段,编造“社会名流”“成功人士”等虚假人设和情节,虚夸“爽剧”经历;打着“助农”“扶贫”名义,编造悲情剧本引流敛财;等等。
网友评论
虚假摆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摆拍引流—圈粉涨粉—直播带货,一环扣着一环,前面骗取的是网友的同情、关注,后面把网友当韭菜收割,社会危害严重。湖北警方查处的百万粉丝博主“小小努力生活”,依靠摆拍“卖惨”吸粉引流,又是被亲生父母抛弃,又是养母精神失常,其团队通过直播打赏、带货月入数十万元。这种摆拍严重消耗公众的同情心,制造社会撕裂,践踏公共诚信。
事实表明,虚假摆拍已经成为博取流量的“密码”。如果只是处罚个别账号、下架相关视频,不会对他们造成根本性的损失。
整治摆拍乱象,需要监管、平台、媒体和公众等多方协同,形成治理合力。从上中下游入手彻底斩断摆拍黑灰产的利益链条。才能以正视听,以儆效尤,遏制虚假摆拍引流的不良风气。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责编:苏昊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来源:掌上春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