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在18日公布了一段颇具“引战性”的视频,画面中该国海军在红海成功用护卫舰拦截了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公开的行动,却模糊了发生的具体时间,法国仍旧“隐晦”,重振旗鼓的美国却已找上了新的伙伴。
特朗普找上帮手,20日消息,它将与也门亲政府部队联手,计划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
大规模空袭中胡塞武装已经历大面积伤亡,如此赶尽杀绝,局势发展真会如美国所愿吗?
“试图找平衡下的巨变”
美国与中东之间的矛盾,马克龙一直的态度就是“中立”,既要也要模糊了立场,正因此,当直接的攻击发生,才更暴露奇怪。
法国在18日公布了一段颇具“引战性”的视频,画面中该国海军在红海成功用护卫舰拦截了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公开的行动,却模糊了发生的具体时间,法国仍旧“隐晦”,重振旗鼓的美国却已找上了新的伙伴。
为夺取红海的控制权,从3月15日开始,特朗普就开始下令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胡塞武装也不是吃素的,基于美国袭击造成伤亡的情况,果断反击,双方难分胜负,胡塞武装付出的是平民的伤亡,而美国的情况好似更糟糕。
有人传播消息,称胡塞武装对美国航母的袭击已经得手,连番打击下,杜鲁门航母已“被迫停止服役”,有视频作证,消息愈演愈烈,已被证实为谣言!
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交手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舆论战绝对不能处于下风,美国火速辟谣,4月6日公布了杜鲁门号在红海正常行动的视频,三天连更的动态,足够证明杜鲁门号航母的安然无恙,但即便两航母都蓄势待发,对胡塞武装,美国也无百分百的信心。
密集空袭下虽然造成了一定的伤亡,进程却不如以色列攻击哈马斯时顺利,内部高层仍旧稳定,后劲和应对能力都很足,武器没少用,效果却甚微,特朗普转变策略,找上了也门政府。
空袭大概率依旧,同时辅以大规模的地面攻势,也门政府8万民兵蓄势待发,力量不断壮大,特朗普意欲夺取红海的目标,这一次能实现吗?
“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能盘踞红海近两年时间,胡塞武装注定有过硬的实力,而这一点,美国应该深有体会。
早在2024年的1月,美国就与英国勾结,对胡塞武装实施了空袭,前前后后73次的袭击,激发了胡塞武装的怒火,迅速动用自杀式无人机,虽然都被军舰拦截,但不卑不亢的态度算是打了出去,或者说,早就打了出去。
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迅速出击,背着“拖鞋军”的称号,做到了拳打以色利、脚踢美英两军,本就是在中东存在感很强的一支武装力量,2024年的交手,美国都没捞到好处,2025年的胡塞武装已经变得更加强大,美国又哪来的自信?
可知的一点,伊朗与胡塞武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胡塞武装卷进地方冲突,不仅不会消失,力量反而会因此壮大,联合国早前的一次统计数据,胡塞武装的人员还在7.5万,2024年末的数据,胡塞武装的兵力已有35万。
人数占据优势,兵种还很全,既有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也有半路出家的民兵,而民兵的一大构成就是彪悍山民,这些人不怕死,对胡塞武装存在的性质而言非常的合适。
能存在那么长时间,胡塞武装的内部肯定有一个缜密且结构性强的组织,上行下效,高度集中,且兵力也不在少数,一旦发生战事,动员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对手惧怕。
更何况,胡塞武装的“硬件”也不差。
数年的发展,胡塞武装已经从“游击力量”发展到了“正规军”的水平,连导弹部队都有,最让人震惊的,当属中远程导弹,这普遍被认为是大国才拥有的高精尖武器,却成了胡塞武装手里的“王牌”。
另一大利器就是自杀式的无人机,它成本够低,威胁性却不小,俄乌冲突中已经证明了魅力,且作为一个善战力量,胡塞武装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种种原因的堆积造成了胡塞武装与美对峙的实力,但美国与也门政府的联手,对胡塞武装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压力,这也是特朗普为何想开陆地战的原因。
形势越发复杂,法国的态度也让人担忧,若其插手,对胡塞武装而言注定危险性再加,也门政府以往对胡塞武装的攻击都没得手过,这一次,“奇迹”会否发生?但最好的结果,还是保持克制,严峻的国际形势,也经不起再发战火!
来源:尚财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