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特朗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21:41 2

摘要:当然,关税本身也只是特朗普的一种谈判策略,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将对手拉到谈判桌。就好比把对手推下悬崖,然后再丢下一根绳子,以此获得谈判的有利位置。缺点就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种激进的交易策略,容易引发社会各个层面的撕裂。

阻击特朗普

原创 露洲 阿喀琉斯与龟 2025年04月23日 18:09

晨雾 / 转帖

对一些人来说,让特朗普撤回关税令,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

当然,关税本身也只是特朗普的一种谈判策略,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将对手拉到谈判桌。就好比把对手推下悬崖,然后再丢下一根绳子,以此获得谈判的有利位置。缺点就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种激进的交易策略,容易引发社会各个层面的撕裂。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已经顺着绳子爬了上去,开始进行谈判。但中国是个例外,不但不接绳子,还一副这边风景独好的姿态。原因很简单,中国方面不想改变经济结构,试图将特朗普的关税影响完全抹除。

那么特朗普有没有可能完全撤销关税政策呢?我个人认为概率非常渺茫,不过美国总统因为各种阻力撤销或更改行政令的例子也并不算罕见。

比如二战时罗斯福曾以间谍活动为由,下令将12万日裔美国人进行集中拘留。后来因为巨大的舆论反弹,迫使罗斯福改变想法,允许这些日裔逐步返回家园,变相撤销了行政令。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颁布过一项“禁穆令”,规定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七个国家,在90天内不得入境美国。后来同样因为巨大的舆论声浪,迫使他修改了法令,把伊拉克从黑名单中删除,并允许绿卡持有者享受豁免。作为近几十年最强硬的美国总统,这也是他较为罕见的妥协案例。

同样,这次因为激进的关税政策,特朗普本人也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比如美国金融系统出现震荡,股市从高位下跌了十几个百分点,单单标普500就蒸发了5万亿美金,三大股指合计财富损失应该逼近10万亿。

另外美债也一度出现抛售潮,据说有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空头头寸,集中做空美债。最终导致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从3.99%一度飙升至4.5%以上。以目前美国的债务规模,哪怕仅仅0.6%的利率涨幅,都意味着多支付1000亿美元的利息。直接重伤美国的财务系统。

当然,这不用特朗普掏钱,但是金融系统的压力,会转化成对他执政能力的考验,迫使他做出妥协。此前暂停对等关税90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的。消息一出,美股迎来暴力反弹,但短暂狂欢之后,仍旧延续了下跌势态。说明“市场”并不满意,至于哪里不满意,我想可能是因为还有一个国家在关税大棒的名单上。

除了金融市场外,特朗普关税的另一个阻力,来自美国的全球化大企业,进口商,以及农场主。这些是关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比如马斯克,他的特斯拉既有海外工厂,本土工厂也依赖于外部的供应链,关税一出来使其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正因如此,特朗普团队快速整理出了一份豁免清单,帮助这些跨国企业免于成本上升的困扰。不过效果应该还是有其局限性,但依然能反映出美国机制的灵活性和可修复性。

据悉接下来白宫将迎来中小企业的游说团队,要求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具体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是特朗普会要求他们跟自己“一条心”,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了。

除了经济方面的撕裂外,最近全美还掀起了一场名为50501的反特朗普运动。即一天之内,50个州,50场游行。

这个声势最浩大,但影响也最有限。因为这些参与者基本都是反特朗普主义者,反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政策。很多诉求都也是基于媒体的情绪引导,并无实质性的内容。口号一般都是“不是我的总统”,“不需要国王”,“反法西斯”等等。

活动最早发起者是一个叫Indivisible的组织,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就开始活动了,到现在初心还没改。前段时间有个博主到现场进行了采访,问其中一个华人男子,法西斯是什么意思,当场就把他给问懵了。

昨天还看到一则更有趣的视频,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场共和党大会上,一名议员在宣读驱逐五百多万非法移民时,台下一个民主党派的观察员激动地立即大声抗议。当随后被告知这是奥巴马时代驱逐的非移数据时,他的表情又迅速恢复平静。

所以,这些反特游行基本形式大于意义,仅仅表明了美国的言论自由。特朗普也不会真的去回应,毕竟他只有下台才能让这些人满意。真正能对关税形成压力的,还是美国经济本身。也就是金融系统的震荡,和大中小企业的成本危机。

当然,这些或许能促使特朗普调整幅度,完全撤回关税决议的概率还是很低。因为这有违他让美国再次伟大,引导制造业回归的核心理念。他自己就是为了这个理念上来的,放弃这个理念,那么他的上台就变得毫无意义,或将成为一个十分平庸的美国总统。

所以再多压力他也只能扛着,或选择主动出击,手段之一就是喊话美联储降息。因为降息一方面可以降低短期美债的利率,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健。另一方面,降息释放的流动性,将有助于美股反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救市,而且这个时候用几乎一石二鸟。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些时日特朗普三天两头骂鲍威尔,后者是美联储主席,之所以挨骂,显然是违背了特朗普的意愿。他不仅拒绝降息,还多次在公布决策的时候强调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以及推升通胀的可能性,丝毫不给总统面子。加上美联储决策对资本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基本上鲍威尔一发表言论,那边股市就开始跳水。

所以,特朗普一直怀疑鲍威尔存在政治动机,是建制派的立场。白宫发言人说得更有意思,称美联储主席是为美国服务的,而不是吓唬美国的。

总之,救市这个工具,特朗普是看得见却摸不着,而且还得不到同情。因为美联储是独立运转的,不受行政干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当如此,行政首脑干预央行将会是灾难。

当然我也这么认为,不过鲍威尔又并非完全没有毛病。因为去年9月份的那次降息,就已经被时间证明是一次错误。当时美国通胀仍处高位,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为2.5%,离2%的通胀目标尚有距离。但是鲍威尔极力说服了其他六个票委——放水!

最终因为这次“失误”,导致美国的通胀延续至今。当时我也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美联储那次降息是为了配合中国国庆节A股拉升。当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阴谋论,但是熟悉我的读者也知道,我几乎不散播阴谋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拜登政府跟中国这边“私交甚笃”,联合搞了个金融工作小组,因此就与美联储的这个技术失误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也并非只有我认为是失误,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帕克·谢泼德就公开表示,在CPI依然顽固,尤其是核心CPI高达3.2%的情况下,过早降息将增加不确定性,同时削弱美联储抗击通胀的承诺。另外,克利夫兰联储的主席贝斯·哈马克认为,9月份的降息过于激进,即便25个基点也够了,结果鲍威尔一下降了50个基点。

不过这些还都不算重点,既然在物价回落之前可以降息,那么现在特朗普的救市要求为什么得不到重视?然后今年三月份的CPI数据相当不错,2.4%,核心CPI也只有2.8%,双双低于预期。无不显示特朗普在抗通胀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他本人也公开喊话,鸡蛋价格在下降,食品价格在下降,汽油价格在下降,慢半拍先生可以降息了吧?

答案是不可以,虽然cpi数据显示通胀在下降,确实达到了降息的标准。但是3月份的通胀数据不作数,因为你4月份加关税,得等4月份的数据出来……

专业的人,即便犯规也会在专业的范围之内。无论是去年9月份的降息,还是今年3月份的不降息,都有一个模棱两可的空间,让失误享有充分的弹性。然后再加上美联储独立的绝佳护盾,可以反弹一切伤害。

其实我也认可央行独立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独立只是法律框架上的独立,你无法确保执行者的情感也受法律约束。打个比方,张三娶了漂亮的李四,他确实实现了法律上对李四的拥有,但是他能阻止李四在情感上与王五偷偷共振吗?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接下来说说特朗普的另一张牌,那就是推动与协商国达成新的关税协定。只要能先签一单,就足以成为特朗普关税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并提振市场信心,助推美股重夺高位。

我觉得这个比美联储降息更具说服力,毕竟关税是一个外交问题,如果能达成协议,说明已经被国际认可和接受,那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板上钉钉,尘埃落地。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正式与美国进入协商阶段,然后特朗普也屡屡喊话很快将会有协议出来,不过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这里经贸协议复杂是一方面,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结果。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一些负责任大国使出合纵连横术,共同阻挠协议出炉。

最近大家也看到了,中国的外交突然繁忙起来。跑东南亚,联络日韩,对话欧洲。目的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阻击特朗普。这里头,欧洲的实力最强,也是最有能力叫板美国的,然后又是左派当家,与特朗普达成协议的难度会最大。

日韩这边,同样对出口需求较大,也有结盟的理由,但不会太明显。而东南亚因为颜色相似,配合度会比较高。我原本看好越南,会成为第一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不过现在貌似被连横了。

接下来只要所有具备影响力的国家都拒绝达成协议,或拖得足够久,那么特朗普的压力就会越大,撤销关税的可能性也越高。

不过印度会是个例外,因为首先印度将中国视为假想敌,有边界冲突,双方产业上也呈替代趋势。然后莫迪是个能人,同样是商人出身,实现了弃俄亲美的文化转型,双方以往就有良好的外交记录。

而且印度与美国的合作空间巨大,有消息称,美印双方这次将借关税谈判,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5000亿美元的规模。去年中美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也就6882亿美元,若美印真能达成协议,将会是一次完美的,彻底的挖墙角。

接下来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中方赌美国经济的撕裂,各个商业团体的游说,迫使特朗普放弃关税决议,以此取得胜利。而特朗普一边顶着内部的质疑,一边向外部寻求空间缓解压力。

短期来看,中国有胜面,但长期的话,美国搬起石头,究竟砸到谁的脚,这个世纪话题就有答案了。

信息来源:2025-04-23 微信公号 阿喀琉斯与龟

来源:晨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