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分级从12+到16+ 鸣潮的海外的玩家吵疯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3 21:58 2

摘要:《鸣潮》项目组表示:「在《鸣潮》2.3版本前瞻特别通讯结束后,我们收到了漂泊者们对于本次前瞻通讯节目的许多建议、意见与批评。针对收到的反馈,项目组保持高度关注,现在通过以下内容对漂泊者们关切的问题进行说明,同时向所有漂泊者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上周五举办的周年庆2.3版本前瞻直播后,玩家不满情绪高涨,周一官博评论累计高达56.6w。

本周一,鸣潮也针对此次事件发布了情况说明。

《鸣潮》项目组表示:「在《鸣潮》2.3版本前瞻特别通讯结束后,我们收到了漂泊者们对于本次前瞻通讯节目的许多建议、意见与批评。针对收到的反馈,项目组保持高度关注,现在通过以下内容对漂泊者们关切的问题进行说明,同时向所有漂泊者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再往前一段时间看,有人就发现鸣潮此前外服商店评级从12+被上调为16+,现已通过审查降回12+,从邮件回复中,PEGI已确认原因,的确是坎特蕾拉的建模问题。

PEGI全称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PEGI)是为欧洲发行的电子游戏分级的组织,由欧洲互动软件协会(Interactive Software Federation of Europe,ISFE)于2003年4月成立。

坎特蕾拉的立绘在日服1小时内便收获16万次查看,7小时后登上日推热搜,浏览量突破200万。

在游戏特定拍摄角度下,可以清楚看见该角色内裤,后续已被库洛大量和谐。鸣潮这次和谐显得非常着急,和谐后不久,就被玩家骂「充钱充到布料上」,紧接着谷歌商店评级从12+被上调为16+。

之前就有B站UP主分析过,对比其他游戏的评级,妮姬、尘白禁区都是12+,鸣潮的16+显得鹤立鸡群。

不少玩家在问都在外服为什么不直接做成18+,实际当游戏被列为PEGI 16+时。就已经会在多个层面遭受重创:

在宣传推广方面,谷歌、社交媒体等平台会自动限制青少年用户的广告曝光;

在社区运营方面,二创内容会被平台算法过滤或降权;在版本更新方面,补丁需要重新送审,可能导致延期;

在商业合作方面,品牌联名和线下活动也会因年龄限制而却步。

因为厂商推广的原因,游戏就需要分到更低的评级。

关于游戏分级制度影响海外推广的案例也不少。

日本分级制度不透明

此前,韩国《剑星》发了一条推特,表示《剑星》在所有地区都不会进行和谐,全球版本相同。甚至还特地用日文翻译了一遍,这让许多国内玩家觉得疑惑,不和谐有必要这么大招旗鼓的说出来,还特地用了日语。

这也跟每个国家对于游戏分级制度不同有关,以日本为例,某些色情类、黑帮类敏感题材的游戏可能面临广告投放时过分暴露、宣传地点不合适(如过于靠近学校),以及游戏内容(如歌舞伎町题材不允许出现敏感项目只能出现场景)等方面的合规风险。

而且日本是分级制度不透明的重灾区。

计算机娱乐分级机构(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缩写“CERO”,是日本一个专门对电子游戏进行分级的组织,用来指导消费者购买适合自己年龄的游戏。在CERO制度中一共有5个级别。

A(全年龄)、B(12+)、C(15+)、D(17+)、Z(18+),另外,含有CERO的规定中所禁止的内容(例如性器官的描写)的游戏,CERO将不予评级,也就代表不能在主机发售。

对于《剑星》被评为D级,EA日本总经理Shaun Noguchi直接发文对CERO评级意见不满。

Shaun Noguchi表示,之前 CERO 明明说《死亡空间》因为有断肢和内脏露出所以不行,可《剑星》不仅能看到断肢,还有色情居然还通过了 CERO D 级(17+),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这样来看,若只设立分级制度,却不公开清晰、具体的审核准则,本质上和没有分级制度并无二致。EA日本总经理的埋怨也无可厚非,要知道,在日本这样以主机为核心游戏设备的市场,无法推出主机版本的游戏,就如同被宣告商业 “死刑”,必然会给游戏在日本的销售业绩带来重创。

尽管“17+” 与 “18+” 看似仅相差一岁,但二者的分级性质却有着天壤之别。在日本,一旦游戏被评定为 Z 级(18 岁以上对象),便会受到极为严格的宣传限制,禁止通过电视、网络、以及街头宣传等渠道进行大规模推广。

澳大利亚分级以严厉著称

澳大利亚的游戏分级机构是澳大利亚分级委员会(Australian Classification Board,简称为 ACB 或 CB)。它是一个法定机构,负责对在该国展示、出租和出售的电影、电子游戏和出版物进行分级和审查。

澳大利亚的游戏审查以严格著称,对于一些在其他地区不存在问题的游戏,ACB 也可能会进行阻拦。

2024年11月18日,据澳大利亚审核委员会(ACB),由Bushiroad制作、EIGHTING负责开发的全职猎人格斗游戏(Hunter x Hunter Nen x Impact)被评为“拒绝分级”(Refused Classification)。据报道,《全职猎人NEN×IMPACT》是漫画《全职猎人》系列首款正式对战格斗游戏。

ACB公开网站并未提供任何有关游戏被拒绝的原因。12月5日,分级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称该游戏“包含暗示性暴力的视觉描述场景,其中成年男性向 18 岁以下的人暴露自己”(发言人没有提供促使该决定的具体细节或场景)。“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游戏叙事中缺乏对这一行为的解决,隐含的性暴力被默许为适当的行为,而且没有上下文的合理解释,”委员会的官方声明补充道。委员会的官方声明补充道:“不允许以直观方式描述、互动、没有上下文合理解释或与激励或奖励相关的隐含性暴力”。

而《弹丸论破V3》这款在澳大利亚能通过严苛分级审查的作品,却因涉及犯罪、暴力与性等敏感内容,在韩国被直接禁售,只因韩方担忧此类内容会引发社会混乱、甚至诱发模仿犯罪行为,这与澳大利亚的评判标准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ACB 负责游戏分级,但对于一些数字版游戏,可能存在特殊情况。如《DayZ》实体版被禁止销售,而其数字版在 Steam、Humble Bundle、PlayStation 商店和 Xbox Live 等平台却可以正常购买。

此外,自2024 年 3 月起,游戏开发者和电影制作公司可以培训指定员工成为 “认证分级员” 对内容进行分级,其决定与 ACB 的决定具有同等效力,也可以使用经批准的分类工具对游戏进行近乎自动的分级。

德国分级的历史因素

在德国,历史伤痛的烙印深刻影响着游戏审核尺度。《重返德军总部》德版便因此经历大幅修改。

文化差异还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制造审核障碍。如《剑星》中的“R shop”+“Hard” 涂鸦,因与美国俚语中极具种族歧视意味的 “HARD R” 发音相近,在部分地区被认定为冒犯性内容,最终不得不将名称改为 “CRIME R”。这种细微的文化解读差异,稍不留意就会触碰审核红线。

此外,地方保护倾向在分级审核中也时有体现。在欧美,像《巫师3》《赛博朋克 2077》这类本土作品中充斥的暴露场景往往能顺利过审,裸露元素被视作正常创作表达;但二次元游戏却常遭遇 “特殊关照”,从内容到画面都被严格审查,不少作品被迫进行和谐处理,《沙滩排球 3》更是直接折戟欧美市场,无缘发售。这些现象无不印证:游戏出海若想突破层层审核关卡,必须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文化禁忌、审核偏好与价值取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因 “文化误读” 而折戟沉沙。

结语

不同国家游戏分级制度的差异,是游戏出海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风险点。一方面,分级标准的巨大差异容易导致游戏内容合规性问题。

以年龄分级为例,欧美国家对游戏暴力、性元素的界定较为开放,如“18+” 级游戏可包含大量血腥场景和成人内容;而在中东、东南亚部分国家,宗教与文化传统对游戏内容有着严格限制,任何涉及违背宗教教义、价值观的元素都可能被判定为违规。

若游戏企业未能充分调研目标市场分级要求,盲目输出内容,很可能因“水土不服” 遭遇下架、罚款等处罚,前期投入的研发与推广成本付诸东流。

另一方面,审核流程与监管机制的差异也潜藏风险。部分国家游戏分级审核流程繁琐冗长,不仅需要提交大量文档材料,还可能经历多次反复修改。如在澳大利亚,游戏需通过严格的分类评估委员会审查,一旦出现争议内容,审核周期会大幅延长,导致游戏错过最佳上线时机。同时,一些国家的分级监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执法尺度不统一,企业难以精准把握合规边界,进一步加剧了出海的不确定性。

此外,分级制度的动态变化也给游戏出海增添了变数。随着社会观念和政策导向的转变,许多国家会定期调整游戏分级规则。例如,近年来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加强对游戏内微交易、虚拟货币的监管,将其纳入分级考量范畴。若游戏企业未能及时跟踪并调整产品策略,即便游戏前期已顺利通过审核,也可能在后续运营中因规则变动陷入合规危机,损害品牌声誉。

二游以极具吸引力的角色塑造与充满猎奇感的刺激内容作为核心卖点,在出海过程中,因不同国家文化禁忌、审核尺度的巨大差异,更易触碰游戏分级的敏感雷区。

来源:游戏价值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