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至21日,河南迎来一场“及时雨”,黄河以南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然而,这场雨真的让干渴的麦田“喝饱”了吗?记者调查发现,表层土壤虽短暂湿润,但深层墒情依然严峻,小麦抽穗期面临“上湿下干”的尴尬局面。农业专家紧急提醒:**“雨只是‘缓兵之计
4月20日至21日,河南迎来一场“及时雨”,黄河以南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然而,这场雨真的让干渴的麦田“喝饱”了吗?记者调查发现,表层土壤虽短暂湿润,但深层墒情依然严峻,小麦抽穗期面临“上湿下干”的尴尬局面。农业专家紧急提醒:**“雨只是‘缓兵之计’,抗旱保穗仍是当务之急!”**
【雨情速递:一场“解渴”还是“假解渴”的雨?】
据河南省气象局数据,4月20日至21日,黄河以南多地迎来强降雨,唐河县大河屯12小时降水量达109.3毫米,潢川县部分站点24小时雨量突破110毫米。这场雨让部分麦田表层土壤墒情短暂改善,但自动监测显示:
- **0-20厘米土壤**:适宜测站仅32%,干旱测站仍占51%
- **0-50厘米深层土壤**:干旱测站比例高达37%,南阳、信阳等地缺墒测站超六成
“这场雨就像‘湿了地皮’,深层根系依然缺水。”河南省农业气象专家解释,小麦抽穗期需水量比拔节期增加30%,但降雨未能渗透至40厘米以下关键根系层。
【抗旱现状:浇灌5930万亩次,但难题仍在】
面对持续旱情,河南已累计抗旱浇灌5930多万亩次,并紧急下达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保粮稳产。但挑战依然严峻:
1. **“井灌区”与“望天田”差距大**
- 高标准农田机电井覆盖区(如襄城县)可随时灌溉,10天全县轮灌一遍
- 丘陵旱地(如方城县袁店乡)仍依赖水车拉水、二级提灌,部分地块尚未播种
2. **“赤霉病”与“蚜虫”双重威胁**
- 干旱易引发蚜虫爆发,而扬花期遇雨又增加赤霉病风险
- 河南省植保站紧急部署“一喷三防”,要求5-7天窗口期内完成防治
气象预报显示,4月22日后河南将迎来大风天气,阵风可达8-10级,加剧水分蒸发。未来一周仍以短时阵雨为主,难以根本缓解旱情。农业专家建议:
- **科学灌溉**:优先浇灌孕穗期麦田,避免大水漫灌
- **叶面补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抗旱性
- **防虫保穗**:紧盯蚜虫和赤霉病,统防统治
在开封尉氏县,赵口灌区引黄河水灌溉587万亩农田,种粮大户陆爱东感叹:“河水肥,浇得快,但丘陵区还得靠机井。”而在洛阳陆浑水库,工作人员24小时调度闸门,确保干渠供水稳定。
**结语:**
这场风雨,只是河南夏粮保卫战的“中场休息”。正如老农所言:“雨再大,地没‘喝透’就是白搭!”在科技与传统的合力下,中原粮仓正与旱情赛跑,守护“麦望三月雨”的丰收的希望!
来源:文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