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7229-海葵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21:04 3

摘要:身体通常呈圆筒状,分为口盘、体柱和基盘(或足盘)3部分。口盘中央为口,周围有触手,少的仅十几个,多的达千个以上,如珊瑚礁上的大海葵。触手一般都按6和6的倍数排成多环,彼此互生;内环先生较大,外环后生较小。触手简单,常为圆锥形,极少数有分枝,如红光海葵。触手上布

海葵目Actiniaria

六射珊瑚亚纲的一目。全海产,一般为单体,无骨骼,富肉质,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

身体通常呈圆筒状,分为口盘、体柱和基盘(或足盘)3部分。口盘中央为口,周围有触手,少的仅十几个,多的达千个以上,如珊瑚礁上的大海葵。触手一般都按6和6的倍数排成多环,彼此互生;内环先生较大,外环后生较小。触手简单,常为圆锥形,极少数有分枝,如红光海葵。触手上布满刺细胞,用以御敌和捕食。体柱外壁通常粗糙,有皱纹、疣状物或结节和壁孔,少数海而光滑,如细指海葵,红海葵。大多数海葵的基盘用于固着,有时也能作级慢移动。少数无基盘,埋栖于泥沙质海底,有的海葵能以触手在水中游泳。

海葵的口道一般有两个口道沟,少数为单口道沟,还有3个或4个的;沟内具纤毛,司水流进入消化循环腔。腔中有大小不等的隔膜,通常成对,也像触手一样,按6和6的倍数排列;由体壁直到口道的初级隔膜,称为完全隔膜;其他不到口道的不完全隔膜,称作次级隔膜,依其长短不同又分为二级隔膜、三级隔膜等。每一隔膜的游离缘上都有隔膜丝,隔膜丝的末端有枪丝。生殖腺位于隔膜上靠近隔膜丝处。

海葵为雎雄同体或雌雄异体。在雌雄同体的种类中,雄性先熟。多数海葵的精子和卵是在海水中受精,发育成浮浪幼虫;少数海葵幼体在母体内发育。有些种类通过无性生殖,由亲体分裂为两个个体;还有些种类是在基盘上出芽,然后发育出新的海葵。

多数海葵捕提活食的能力很强,它们能用触手上的纤毛捕获有机颗粒,但主要以触手上的刺细胞麻痹并捕提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等为食。

有些海葵在表皮下有虫黄藻共生。还有些海葵常附着在寄居蟹螺壳和某些蟹类的大螯或头胸甲上与其共栖,借以迁移捕食并保护共栖者免受敌害的侵袭。

海葵广泛分布于海洋中,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10210米,在超深渊底栖动物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这类动物的巨型个体一般见于热带海区,如口盘直径约达1米的大海葵只分布在珊瑚礁上。

海葵目中有少数种类肉质肥厚可口,可供食用。但多数种类因刺细胞含毒性很强物质,当人体接触时,常引起皮炎、奇痒,不能误食,是著名的有毒海洋动物,沿岸和水下作业人员常受其害。

海葵目有1000多种,中国海区约在100种以上。在世界海洋中,海葵目约有200属,41科,常见的有13科:波罗海葵科(Boloceroididae)、爱德华兹海葵科(Edwardsiidae)、安德列海葵科(Andresiidae)、海葵科(Actiniidae)、阿里海葵科(Aliciidae)、滨海葵科 (Halcampidae)、大海葵科 (Stoichectidae)、瘤海葵科 (Phymanthidae)、石海葵科 (Isophelliidae)、细指海葵科(Metridiidae)、艾普海葵科(Aiptasiidae)、绿海葵科 (Sagartiidae)、链海葵科(Hormathiidae)。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