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薅羊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01:26 2

摘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薅羊毛”这件事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缝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薅羊毛”这件事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缝隙。

打车、吃饭前先要领券、月底再用APP积分兑换会员逐渐成了现代都市人的基础操作。

然而,一些“薅羊毛”方式更显隐秘。

很多商家会在客人生日特意准备生日服务和生日礼。

相比自己筹划生日怎么过,不如从提供生日礼和生日服务的商家中反向定制。

于是在互联网的角落里,一些网友开始研究用“薅羊毛”的方式给自己过生日。

图/小红书用户@吃喝是大事

为了打卡“生日羊毛”,越来越多人把生日过成了特种兵式的“薅羊毛之旅”。

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连锁餐饮品牌都有自家的生日福利。

但这毕竟是一种标准服务之外的附加,并不会写在菜单上。

走进门店,追问一句“请问有生日礼吗?”大概率都能收获意外之喜。

生日礼品范围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但凡了解过的朋友都会感叹“感觉自己错过一个亿”。

图/小红书用户@Mandy熊熊

生日羊毛会逐月变化,在各个城市也略有不同。

每个人人一年只有生日,好在有热心网友们乐于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日羊毛经验”。

常规的新茶饮品牌会在会员生日当天设置赠饮或半价奶茶券。

一些更具新意的品牌则会加入玩具盲盒、徽章、冰箱贴一类的限定礼物。

对餐饮品牌来说,生日礼就更为丰富,免费蛋糕和长寿面职能端标配。

生日布置、节目表演、帮你拍照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服务升级。

在电商平台,你能找到很多生日礼包、生日月专属优惠券或是积分翻倍服务。

而美妆品牌的小样体验、瑜伽房健身房的私教体验课,也算是生日礼的另一种延伸。

商家提供的生日礼不在价格高低,更看重心意:

喜茶和迪卡侬等品牌每个月会准备不同的生日礼物,增添了更多期待和新鲜感。

除了送福利外,商家也越来越擅长在生日时提供额外的情绪价值。

准备小花束、拍立得或是手写小纸片,将情绪价值进一步拉高。

当生日“薅羊毛”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背后也能窥见一些时下消费者的变化。

比如对年轻消费者来说:传统生日宴请正受到麦当劳、烤匠等更为平价的生日套餐冲击。

大家对生日的态度也逐渐从“大摆宴席”转为“情绪价值”。

图/小红书用户@滴滴答答滴

在生日薅羊毛的另一面,商家提供的生日服务也日渐丰富。

如果你是e人,可以选择热闹版本的服务。

唱歌、跳舞、生日布置,一群服务员围着你转。

即使孤身一人也会感觉到被人包围的关爱。

如果你是i人,大可选择更安静的庆生选项。

单身经济推动了“一人份”服务的火热,如单人火锅、单人小尺寸蛋糕的出现,也能满足大家想要安安静静过个生日的需求。

一些商家还特别推出“社恐友好”场景(如:私密庆生包厢、可选要不要唱歌和装扮),来平衡社交需求与个人边界。

“只有真朋友才会记得你的生日并精心准备礼物。”

商家这么做的原因之一在于,生日既是消费者自我犒赏的重要窗口,又是商家品牌宣传的绝好机会。

商家希望通过生日场景切入高频消费,提升用户黏性。

通过定制手提袋、拍照道具等低成本道具,走近年轻人,强化品牌记忆,完成社交传播。

用薅羊毛的方式过生日背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年轻人愿意为“被重视感”付费,大家逐渐认同了情绪的溢价大于实用价值本身。

此外,一些更新鲜的生日现象开始浮现。

大城市中,年轻人的生活趋于原子化,出现“生日搭子”。

大家会提前在网上寻找同一天或者临近日期的陌生朋友也结伴过生日。

北京欢乐谷等的游乐园会在生日当天免费,很多人会在网上寻找同一天过生日的搭子同行。

陌生的“生日搭子”填补情感空缺,也能营造出特别的生日仪式感。

这些年,大家对“薅羊毛”这件事的看法也在发生转变。

少了“羞怯感”,多了主动尝试。

于是我们能看到年轻人下班后去超市大胆试吃,大学生在高铁上举手问列车员索要零食。

大家似乎更坦然地合理使用规则,享受附加的惊喜。

这些年人们逐渐习惯了点外卖领券、积分换折扣、用国补和以旧换新添置电子产品。

人们减少盲目开销的同时,生活品质并没有下滑,反而在衣食住行中更显精明。

生日薅羊毛现象火热的背后,也是一场消费者和商家对情绪价值的双向奔赴。

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文不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哲学。

撰文:杨一凡

校对:柳宝庆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每周一、三、五更新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或你的身边人过生日薅到过什么礼物?

来源:每日旅游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