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后这代人的养老账本里,藏着独生子女父母五道躲不开的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06:40 2

摘要:60后和70后,已经悄然步入或者即将迈入人生的后半程,回想曾经的过往,小时候满村跑,吃个窝头都香得咂嘴。那会儿谁家不是三四个娃?但是这代人却享受了招工、升学考试、农转非、分配工作、购买了价格不高的商品房甚至分到了福利房的红利。

老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60后和70后,已经悄然步入或者即将迈入人生的后半程,回想曾经的过往,小时候满村跑,吃个窝头都香得咂嘴。那会儿谁家不是三四个娃?但是这代人却享受了招工、升学考试、农转非、分配工作、购买了价格不高的商品房甚至分到了福利房的红利。

还‬凑巧赶上了"只生一个好"的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有女儿就没有儿子,反之,有儿子就没有女儿,让家庭缺少了多子女的热闹和陪伴。如今儿女长大,我们却站在了养老的十字路口——往前看,是越来越慢的脚步和越来越频繁的病痛;往后看,是唯一的孩子在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疲于奔命。

如今咱们退休了,揣着养老金住着商品房,可摸着良心说——这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困境,也留给我们的五道躲不开的题。

一、"空巢"不是选择,而是我们的宿命

年轻时响应政策"只生一个好",如今才明白,热闹是别人的,孤独是自己的。孩子在外打拼,一年回来两三次,微信成了亲情热线,视频里的问候再暖,也抵不过生病时的一杯热水。

老张今年63岁,儿子在深圳定居,去年老伴走后,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他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觉得浑身不自在。每天早晨,他都会把老伴的照片擦一遍,然后对着空荡荡的客厅说"我出门了"。

上周他突发心绞痛,强撑着打了120,等救护车时还不忘把存折密码写在纸条上——怕万一出事儿子找不到。儿子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想替他物色一个后老伴儿,老张的心里只有去世的老婆。觉得找后老伴是给自己找麻烦,想着先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

隔壁李姐的女儿谈了个安徽的男朋友,结婚后,每年的春节女儿不是回女婿家过年就是要带孩子去泰国旅游。连续三年了都没在成都过一个春节。

今年春节,他们一家三口又和朋友一家约好自驾去云南晒太阳,李姐和老伴儿不愿意和年轻人在路上奔波,年三十晚上两个人包了饺子,看着春晚重播,听到《常回家看看》时,李姐的老伴儿说:“孩子在同一个城市都难得常回家看看,更别指望以后了。”

我们这一代人,"空巢"不是选择,而是我们的宿命,终要学会与孤独和解。

二、身子骨报警,咱得学会自救

年轻时熬过的夜、加过的班,如今都在体检报告单上写得清清楚楚呢,高血压、糖尿病、腰间盘突出……身子骨都开始报警了。

57岁的王老师退休前是中学班主任,现在成了医院的"常客"。上个月做膝关节手术,老伴儿还有三年才能退休,目前是高三实验班的班主任,班上几十个孩子面临高考,天天不到7点就出门,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王老师做了手术后,老伴儿也没办法,只能晚上到医院陪伴,白天守着班上的高考生。

毕竟年龄大了,支撑不到几天他也来不起了。这个时候女儿也刚刚生了孩子脱不开身,只能请了个护工。同屋有个老姐妹也是一个人住院,乐观的对她说:"老姐姐,咱们搭伙养病!"

离婚多年65岁的老周现在成了医院活地图。糖尿病复查第七趟,连扫地阿姨都认得他了:"周师傅,今儿又自个儿来?"他晃着手机得意:"闺女教我用打车软件啦!"其实他偷偷记着:心内科在3楼东头,眼科要绕两个弯,护士站有免费轮椅——这些都没告诉孩子。不过他说的一番话至今都记得:"我们这代人啊,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最后发现钱和命都不够用。"

老之将去,身体零件开始老化需要人照顾时,才发现孩子请三天假都难。护工费一天300,退休金一个月4000,算来算去,还得自己咬牙扛,咱得学会自救才行。

三、养老院?不是想住就能住

52岁的赵姐还没退休,偏偏78岁的老母亲生活不能自理了。弟弟开了公司更脱不开身,姐弟俩商量将母亲送去养老院。他们俩考察了4家养老院,最中意的那家每月要5000多‬元,但护工态度好像有点不好,她偷偷看见有个老太太尿裤子了,护工边换床单边抱怨:"你儿女都不来,还这么矫情!"然后去找了另外一家档次高的养老院,可是高昂的价格让他们望而止步。 最后只能请住家保姆,现实很残酷,半年换了4个——最后一个走的时候,连电饭煲都顺走了。

经过老母亲这事,赵姐和老伴儿就开始想老了养老的问题,现在得多攒养老金留一手了,儿子现在出国留学,还不知道以后的发展呢,无论孩子未来如何,等以后自己老得动不了的时候,靠孩子肯定是很悬的事了。而养老院不是想住就能住的。

原来以为有工作也有退休金,攒够钱就能体面养老,结果发现:好的养老院每月8000起步的费用,让普通工薪族望而却步。更怕的是,哪天生活不能自理了,孩子一个人怎么扛?送养老院不忍心,接回家又没能力,最后成了两代人的煎熬。

四、快乐得自己找,因为没人替你开心

跳广场舞、学书法、组团旅游……朋友圈里晒的"精彩晚年",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逞强?我们把全部的爱给了唯一的孩子,却忘了培养自己的快乐的精神寄托。

56岁的刘姐与老伴儿关系不好,早就分居各管各了。她在老年大学报了三个班,表面说是"充实生活",其实是因为回家太冷清。有次书法课写"家和万事兴",笔突然断了,她偷偷‬抹眼泪‬,后来大家才知道,那天是她生日,儿子只发了条微信红包。

60岁的吴大哥‬的"快乐"确实自己找的了。他每天早上和老伴儿去公园看到别的老人带着孙子很是羡慕,因为女儿是个不婚主义者,今年都34岁了还没谈恋爱,到j节假日就和一帮朋友约着爬山、徒步或者满世界旅游。

老两口看到一个三岁小孩的妈妈在玩手机,那小孩跑到他们身边来了,老两口就忍不住逗他玩,结果被孩子妈妈当成人贩子,真是哭笑不得。现在他们俩看到小孩都不会主动去逗了,而是摇头。

如今才懂,快乐得自己找,因为没有人替你开心。

五、遗产留给谁?反正只有一个孩子

房子、存款、保险……盘算半生积蓄,最后只能留给那一个孩子。可看着他背着房贷、养着娃,又忍不住想:这些够不够帮他减轻压力?甚至偷偷担心,万一孩子婚姻有变数,一辈子的积蓄会不会打了水漂?

林姐‬最近在公证处和儿子大吵一架。她想把房子提前过户,儿子却坚持要等婚后加儿媳名字。"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这句话让她失眠了好几天——攒了一辈子的家底,突然成了小两口的博弈筹码。

养老这场硬仗,我们要自己上阵

老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但养老这件事,光靠"自然直"可不行。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也撞上了独生子女的无奈。当"养儿防老"遇上"独生子女",当"多子多福"变成"421家庭",终于明白:养老不能全靠孩子,也不能全指望社会。 那天看见小年轻发朋友圈:"父母安康就是福。"咱得把这福气守住了!

趁腿脚还能走,把想看的风景看了;

趁脑子还清楚,把该办的手续办了;

因为最终我们会懂: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把自己照顾好;

儿女有难咱帮衬,自己身体最值钱;

养老这本糊涂账,笑着算比哭着强!

来源:打翻的颜料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