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摩擦倒逼跨境电商重构多元化布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08:09 2

摘要: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中国外贸领域迎来巨大挑战。要深耕RCEP和“一带一路”市场,通过制度创新突破贸易壁垒、强化产业链协同赋能,构建安全韧性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加速推进综试区扩围提档升级,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为稳外贸注入抗风险动能。

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中国外贸领域迎来巨大挑战。要深耕RCEP和“一带一路”市场,通过制度创新突破贸易壁垒、强化产业链协同赋能,构建安全韧性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加速推进综试区扩围提档升级,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为稳外贸注入抗风险动能。

自2015年在杭州设立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国先后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区市,逐步构建起“六体系两平台”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框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占中国跨境电商的比重已超过95%。近期经贸摩擦对数字经济时代全球商品供应链的影响显露无遗,跨境电商平台和供应链企业正承受冲击。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当前,要聚焦企业的“急难愁盼”,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助力电商企业破局突围。

扩容扩围 提档升级

针对不断变化的外围局势和中国外贸企业遇到的挑战,跨境电商企业要更好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创新与策略调整实现突围。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广东、江苏、湖北、四川等27省份已将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其中,广东省提出,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江苏省明确,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壮大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吉林省表示,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发展“互贸+电商、互贸+旅游”等业态。黑龙江省提出,加快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先行区建设,推动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着力稳主体、扩增量、拓市场,2024年湖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80%。2025年,湖北省将加快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争创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四川省明确,高水平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差异化发展。

此外,“跨境电商 + 产业带” 模式获得普遍推广。天津市提出,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行动,促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河南省明确,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支持布局重点枢纽城市海外货站和海外仓。甘肃省指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扩大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规模。探索多元创新模式,江西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跨境易货贸易,山东省培育跨境电商 “组货人”,内蒙古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和产业园,上海、福建、广西等地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融合发展 协同发力

各省区市结合当地产业优势,依托政策创新、物流优化、技术赋能等路径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规模第一大省广东,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电子商务融合。2025年1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开展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试点。到2027年,建设20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培育100个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电商品牌。3月,广东省启动“跨境电商拓展新市场”专项行动,深度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围绕规制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做强广州、深圳、粤东三大跨境电商发展极,带动全省综试区建设提档升级。4月1日,全国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线启动运行。

聚焦打造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浙江省通过实施主体引育壮大、平台提质增效、基础设施提能、生态体系赋能、服务保障提升五大行动,持续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上探路先行,深入开展浙江出口名牌培育,提升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更大力度开展主体培育,推动更多传统工贸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到2027年全省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较2024年翻一番,到2030年较2027年再翻一番。

助力应对全球经济贸易风险和挑战,3月26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促进工业品跨境电商出海业务做大做强、推进工业品跨境电商提质创新、促进工业品供应链降本增效、加强工业品跨境电商生态建设、加大工业品跨境电商跨境出海人才培育力度五项任务,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备全球布局能力、成长性较强的工业品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力争实现总营收1000亿元。

……

详情见《领导决策信息》2025年第15期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