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承认关税过高,中美关税要恢复正常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07:16 2

摘要:川普承认对中国进口产品收取145%的关税太高,他不会在关税谈判期间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反而希望能够和中国快速达成协议,大幅下调145%的巨额关税。

01

短短两天之内,中美关税之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即视感。

在前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向投资者放风,眼下中美关税的对峙僵局难以为继,短时间内会出现缓和态势。

随后,在昨天,美联社突然报道,川普承认对中国进口产品收取145%的关税太高,他不会在关税谈判期间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反而希望能够和中国快速达成协议,大幅下调145%的巨额关税。

老实讲,川普变脸的速度就像翻书,变得太快了,以后不当总统,演川剧也是一把好手。

在20号,川普还信誓旦旦的说:“我们不着急,米国正在有利的位置,米国一直在赢。”

看着白宫又要再现50天赢50次的神话,川普又突然改口说关税战很快会降温,甚至话里话外都要主动降低对中国的关税,要对中国好一点,大家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那么,川普为什么又变卦了?中美关税有希望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吗?

02

川普变卦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是中国对关税反应超过预料,原本支持川普和共和党的企业代表和利益团队,正在因为利益转变自己的态度。

在上调关税后,中国给出的回应始终是“同等反制,奉陪到底”的态度,并且,没有主动开启谈判的意思。

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上来看,白宫和川普都没有预料到中国的反应和态度,也没有等到中国的谈判电话,也就是双方真的要按照145%的对等关税打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川普和共和党背后的利益团队开始不安,川普的团队也认真研究起了关税战的影响。

包括美国企业有多少库存,能坚持多久,能不能找到替代供应链?

像在21日,川普就召见了全美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的CEO专门讨论关税问题。

为什么找这三大零售巨头?

一方面是零售距离美国消费者最近,对关税带来的价格变化极度敏感,他们有最真实的数据,也能代表用户他们的声音,当然更多是选票的声音。

另一方面,传统零售、能源、金融都是共和党的长期支持者,沃尔玛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如果对等关税持续下去,盟友会不会先一步成为关税烈士?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次讨论具体谈得如何,但美国零售联合会在2024年11月就给出过一份报告,详细分了关税对于服装、玩具、家电、鞋履和旅行用户这6类产品的影响。

我们总结了一下,NRF在对中国征收60%-100%关税的基础上给出了两大结论,注意是60%-100%的关税。

第一、中国是这6大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国,短期无法找到替代企业和相关产业链,关税将直接对这6类产品在美国销售的成本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预计每年会让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少460亿-780亿美元。

第二、在60%-100%的关税基础上,美国零售商会无法承受,直接转嫁给消费者,但同样会导致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或者能够支付的范围。

保守预计,消费者将为服装多支付139亿至240亿美元,为玩具多支付88亿至142亿美元,为家具多支付85亿至131亿美元,为家电多支付64亿至109亿美元,为鞋履多支付64亿至107亿美元,为旅行用品多支付22亿至39亿美元。

我估计,三大零售巨头给川普的也是这个数据,只不过是145%对等关税的新数据而已。

核心就是一句话,这样的税率,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先打不下去。

03

第二个促使川普转变想法的是美联储、华尔街包括美国私立大学的态度。

川普一心希望美联储降息激活美股以及整个市场热度,为此多次公开批评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巴不得他赶紧滚蛋,或者马上降息。

但鲍威尔坚持自己不会辞职,并且再次强调关税政策正在抬高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

所以,美联储目前的态度就是一句话,不可能降息。

同时,因为川普之前近乎儿戏一般的对等关税,让美股遭遇剧烈波动,华尔街几乎所有人都受到了损失。

尽管后面川普以“作弊”一样的手段,操控了美股的反弹,但这更进一步加深了华尔街的不确定的担忧。

事实上,现在的华尔街,没有人不敌视特朗普。

因为没有人喜欢市场被一个情绪化的疯子所主导,市场涨跌都靠川普发两句话,但又没有哪个交易员和分析师可以跟得上川普变脸的速度。

所以,在21号,美国资本市场再次遭遇股、债、汇三杀。

尤其是美债和美元的下跌,反映出了投资者对于美元信用以及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

其实花旗银行之前就有分析,美债市场的剧烈波动和抛售,跟外国投资者关系不大,在债券价格下跌的时候,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债实际增加了30亿美元。

所以,抛售者实际上是美国本土的投资机构,他们才是美债的最大买家。占了整个市场70%以上

市场正在达成一个共识,美国目前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造危机,是川普在政策上的模糊性和易变性对市场信心的系统性破坏。

事实上,川普各种动作也确实过于激进,比如因为反犹运动,停了哈佛、斯坦福这些常青藤联盟的教学预算。

但美国这些顶级私立大学本身就是财团,跟美国科技企业和私募机构联系非常密切,甚至他们本身就能撬动5000亿美元的基金。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外矛盾都指向了关税,川普也选择妥协,又是改口不会罢免鲍威尔,影响美联储独立性,又是愿意大幅下调中美关税。

04

那么,理清了这个逻辑,中美的关税战有希望结束,或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吗?

事实上,因为川普太能变脸的原因,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但是,我们预期,目前美国起码不会继续升级了,接触和谈判的窗口正在打开,在6月结束之前,双方有希望恢复到4月2日之前的关税政策。

也就是目前145%甚至245%的关税,会变成4月2日公布的34%+20%,也就是54%的综合关税。

更多的关税降低还需要继续谈判,但这就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博弈了。

短期内指望川普取消所有关税政策,中美双方达成互相满意的一揽子协议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只有中国面临高额关税,而其他国家迅速与美国达成妥协的局面呢?

这个概率有,但可能性非常低。

这就像中美谈着谈着,最后发现,你是最大生产国,我是最大消费国,那我们怎么不联合起来,把其他人一锅炖了呢?

所以,这个概率都是纸面上的,操作起来的可能性极低,

事实上,全球其他国家在美国暂缓对等关税的90天之内,都只会等着中美之间先谈出个结果。

因为这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本身就很难降低对米国的贸易顺差,怎么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主动去排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

所以,更重要的不在于对方怎么做,而在于自己怎么做。

关税的影响其实已经到来,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但我们看到一个情况,作为外贸规模最大的城市,深圳在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8.7%,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的“老三样”出口下降5.2%,纺织服装下降9.7%。

当然,好的情况是“新三样”产品高速增长,像锂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42.8%和154.3%。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8.1%,RCEP成员国增长3%。

我想大家可以很明显看到相关产业受到影响的情况,以及出口市场正在发生的转移。

对我们很多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思考产品服务和应用场景的转轴,我们在不增加巨大投资的情况下,怎么借助于今天的AI、智能化浪潮、以及营销创新去添加产品的独特性,增加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人群,把原点能力延伸到更多的领域,提高经营的效率。

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借助于今天的互联网,特别是全球的社媒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开拓新市场,转变服务的对象,避免对单一市场、单一客户的依赖。

这中间特别要注意一个情况,虽然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更加重视和友好,但他们同样担心,中国的产品是不是进不到美国市场之后,就会用更低的价格倾销到我们这里?

像欧盟和中国达成的新能源汽车最低价格准入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所以,在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营销的基础上,怎么样实现品牌的升级和出海,是一个值得大家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明天的单仁行跟大家分析。

当然,客观来说,关税始终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事情,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都会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

根据消息,中国政府将要推出1-1.5万亿的额外刺激政策,我们可以等一等马上就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我们也会进一步观察。

总之,关税的谈判会是一个长期的博弈,川普的信号只是把大家拉到了谈判桌上而已,这中间一定还会有很多的反转和变脸,我们的企业更多需要自救,在危机中找到机遇。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单仁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