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华亭市以品牌建设为引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联企连心”多措并举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以品牌化营销为手段,多维度拓展销售渠道,大力扶持“平凉红牛”链主企业创品牌、走出去。
近年来,华亭市以品牌建设为引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联企连心”多措并举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以品牌化营销为手段,多维度拓展销售渠道,大力扶持“平凉红牛”链主企业创品牌、走出去。
品牌矩阵拓赛道,“五朵金花”树标杆
华亭市立足“平凉红牛”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实施“一主多副”品牌战略,重点培育了“愣娃”“翔美鼎”“汭祥源”“麟牛记”“双明”五大特色品牌,其中“愣娃”“翔美鼎”牛肉成功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形成了“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联动体系。通过统一标准认证、共享溯源系统、分级授权管理,实现了母子品牌协同发展。
品质筑基强内核,舌尖突围赢口碑
华亭市实施“从牧场到餐桌”全链条质量革命,积极扶持引导链主企业实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升级改造智能化分割、低温排酸等多条产品加工生产线,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口感,并推动产品通过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认证。不断提升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开发上脑、眼肉、里脊、辣椒肉、五指肉、牛三宝等冷鲜肉以及酱牛肉、腊牛肉等即食牛肉多款产品,其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口感顺滑细腻、鲜美多汁,且包装精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部分产品牛肉肌间脂肪含量达4.2%以上,形成“雪花纹理明显、入口即化不柴”的独特口感。同时,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建立“三查三检”质量监管机制,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立体营销造声势,渠道融合抢市场
华亭市持续拓展营销渠道,构建“线下体验+线上裂变”融合的营销网络。线下扶持引导链主企业在兰州、平凉、华亭等地开设专卖店8个,在北京牛街设立高端红牛旗舰体验店1家,在兰州设有凤麟阁餐饮楼,在平凉投资运营了“双明”红牛火锅店,在华亭市东华镇建成集文化展示、产品品鉴、智慧养殖为一体的红牛文化展示中心1处,制作《青山碧水育红牛》招商推介宣传片1部,打造“现切现烹+文化展示”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借助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开展“甘味”品牌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村晚3场,在年集设立展销摊位4个,销售生鲜牛肉6吨、熟制品9吨,销售额突破130万元,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线上同步开辟电商新战场,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商城,抖音、快手店铺,美团、淘宝等多个平台进行销售。搭建网络直播间,邀请本土网红主播对“平凉红牛”系列产品进行线上宣传和销售,今年以来,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货18场次,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10%。“汭祥源”牛肉在央视17套频道宣传展播,被新华社抖音官方直播平台签约播出,企业负责人被央视邀请参加“一乡一品”系列栏目访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助推“平凉红牛”出县跨省、借势出圈,“平凉红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了走出华亭,走向全国。
长效赋能建生态,产业腾飞正当时
建立“政、银、企、研”四位一体支撑体系,在区域品牌建设中坚持“政府搭台、金融支持、企业唱戏、科技赋能”的协同发展机制。一是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出台《华亭市2025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方案》,设立1705万元专项扶持基金,构建“见犊补母、饲料补贴、设施提升、冻配改良、肉牛保险、养殖贷款、示范奖补”七大奖补体系。二是持续推广“红牛活体抵押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建立48小时极速审批通道,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1000万元,通过政策活水精准灌溉,有效对冲市场波动,激活养殖主体内生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三是积极构建“平凉红牛”育种群良种繁育体系,遴选2家育种企业,会同北京牧研所、平凉红牛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平凉红牛性能测定,紧扣育种群组建、生产性能测定、选种选配、样品采集等关键环节,落实驻场兽医跟进技术服务保障,“平凉红牛”育种群达到160头以上,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张、链条不断延伸、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的强劲势头。
截至目前,华亭市牛产业链产值已突破3.85亿元,带动1.2万户农户增收致富。该市坚持“品牌溢价+全链增值”的发展模式,通过品牌战略引领红牛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正推动“平凉红牛”从地方特产向全国性品牌跨越迈进。(邓淑琴 张海明)
来源:华亭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