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汉台区河东店镇邹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自动育秧生产线火力全开,铺土、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宛如田间“智能工厂”!在这里集中培育的秧苗,30天后就能奔赴插秧“战场”。合作社负责人何红菊介绍,今年合作社计划育秧覆盖1500亩水田,其中700多亩由合作社承包,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汉台区、南郑区等地抢抓农时,用科技赋能春耕。
在汉台区河东店镇邹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自动育秧生产线火力全开,铺土、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宛如田间“智能工厂”!在这里集中培育的秧苗,30天后就能奔赴插秧“战场”。合作社负责人何红菊介绍,今年合作社计划育秧覆盖1500亩水田,其中700多亩由合作社承包,其余700多亩为周边农户代育代种,预计两周左右就能完成育秧作业。
和传统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作业简直“开挂”!效率提升近10倍,还能巧妙抵御倒春寒,成秧率超92%!汉台区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毛镇斌透露,今年全区早禾田育秧面积已落实3500亩,水稻育秧预计持续到4月20日左右,五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插秧,丰收的基础稳了!
另一边,南郑区也有“新招”!创新推广的“3+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让农田“一地双收”。在阳春镇农丰村,农技人员化身“田间老师”,通过“理论讲解+实地演示”,从选种到管护全方位教学。种植户王俊就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去年种了100多亩,玉米没减产,大豆每亩还多收120多斤,增收360多元!今年他果断继续种植100来亩。
南郑区农技中心副主任蒋瑞揭秘,该技术巧妙利用玉米边际效应,合理配置大豆、玉米行距株距,高矮秆作物搭配,让它们“和谐共生”,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产,真正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
来源:汉中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