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09:09 1

摘要:“历史研究可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今天的这个主题,只有做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探索工作,才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认知当代中华文化的坚固根基,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底蕴。”

“我十分热爱历史,最大的兴趣就是阅读历史,可选择的主题也很多,但没有丝毫犹豫就确定了这个选题——从新石器到夏商周考古与历史知识漫谈”

第 六 期

本期主讲人

大连中院 民二庭 四级法官助理

王佳林

佳林说

“历史研究可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今天的这个主题,只有做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探索工作,才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认知当代中华文化的坚固根基,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底蕴。”

讲述概要

“从新石器到夏商周”,这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进一步成熟的时期。那为什么是考古与历史知识漫谈,经过漫长的学术史发展,我们意识到对西周以前早期中国的古史研究已经离不开考古材料的佐证了。

进入正题,首先进入的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农业的诞生,农业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如果给中华大地上的新石器时代一组关键词,就是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何为“满天星斗”,经过考古工作者一个世纪的努力,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考古学文化以及他们的具体类型分支,他们独立发展、分别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成就。可以说我国的新石器时代长期以来并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丰富繁荣。

但是到了公元前2500年前后,河南龙山文化脱颖而出,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一些集中大型聚落。这些聚落明显经过规划、兼具生产生活和防御功能,贵族和平民生活区域划分鲜明,器物制作规范精细,甚至出现了疑似铜熔炼痕迹。这些特征不是横空出世,但综合其规模、水平来看相较此前达到了全新的层次。即使考虑到进入文明阶段标准、要素的各种理论,中华文明的诞生最迟也不晚于此时期。

同时这些聚落使用时间都不长,反映了竞争激烈的时局,很快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又先后成为当时的超级聚落。很快进入到公元前1800年前后,上述遗址文化类型最终被另一河南龙山文化本地类型逐渐统一,就是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

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河南龙山文化一枝独秀。一是河南特别是嵩洛地区位居天下之中,方便获取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吸收各地新石器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嵩洛地区范围不大,各聚落间为争夺本地有限资源和对外部交流的主导权,爆发了激烈竞争甚至战争,战争需要军事领袖的权威独断和更加严密的军事组织,这极大助推了社会组织的演化进程。

“二里头与夏文明”的时代里我们要面对的最大争议就是,考古学语境里的二里头文化与典籍中的夏文明能否划等号。在给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前,先介绍二里头遗址的几个基本情况。

一是巨大规模和复杂规划。二里头核心遗址区面积达三百万平方米以上,推算同时居住人口不少于2万人,仅1号宫殿的土方作业量按当时水平需要1000个劳动力工作200天完成。二是礼制的成熟,二里头不管是酒礼器、礼兵器还是礼乐器,甚至是宫廷建筑礼制都已经成形齐备了。三从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范围来看,从畿内区到实控区,再到二里头文化的最大传播范围与我们传统观念里的中国内地版图高度一致。

因此二里头等于夏吗?他的个人观点是,包括“夏文明”在内的各个二里头族属学说都不能完全的被证实或证伪,因此从科学严谨的立场出发不会称二里头文化为夏文明。但从前面分享的内容来看,二里头文化所支配的实体完全可以称为是一个广域国家,其文明发展程度足以与“夏”相媲美。

商与西周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初步形成后进一步发展成熟的阶段。商文明最主要的贡献一定是文字。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多个遗址都出土有刻画书写符号,属于有着记事或徽记功能的文字前身,但因为没有形成语法和字符体系所以不能称为文字。商代中期的小双桥遗址出土了五十余件朱书陶文,这些文字字体成熟、结体流畅,能与后来的殷墟出土甲骨文字直接对应,无疑是最早的文字实证。

而西周的重要贡献介绍两点,首先天命观与道德观这两个后世中华文明重要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周之前未经考古材料证实存在,进入西周后迅速发生了变化。大盂鼎铭文开篇即是“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综合传世典籍追述,我们猜想周人为了向商王朝治下的各族群解释周替代商的正当性,创造性地提出“天命”概念。此外周人认为受天命的只有文武王,此后的周天子都是以文武王后裔身份作为代理人行使天命。而同一时期金文里也出现带有“心”的德字,这时的“德”是服务于天命的,周天子和他的卿士们要想保留并行使天命,就要奋进中正地施行政事,因此这里的德还只能理解为政治品德,但无疑这是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肇始。

最后谈一下西周的文书行政,只有政治活动足够复杂才有文书行政的需要,中华文明是政治早熟的文明。甲骨文里我们对商代的日常行政细节几乎一无所知,而进入西周后又是一番不同景象:一为政首在用人,以颂鼎铭文为例,颂的职司任命至少可以提炼出包括宣读任命书等六个环节,这种官员任命的文书性和高度程式化是官僚体系成熟阶段才有的产物;这一特征也充分体现在西周的土地问题上,以散氏盘铭文为例,土地转让的程序包括了踏勘田界、绘制地图、建立档案等至少五个环节。总之,上述例证足以说明西周时代的政治活动已经高度发达。

至此,我认为中华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在西周中期已经齐备,宣告着中华文明长存与繁荣的基础已经奠定,中华文明以其鲜明特色与强大的感召力标识着中华民族开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点评嘉宾

大连中院 党组成员、副院长

张永庆

佳林从历史与考古的角度分享他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的解读认知。他爱读书爱历史,这既能培养一个人的耐心与专注力、训练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更能够舒缓我们繁重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很好地帮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启发。

今天的交流主题,既有学术严肃性,又兼顾了通俗易懂的特点,不仅在历史科普层面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滋养,更以宏观视野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启发。以历史为切入点,通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研讨,我们对其有了更为深层的认识与理解。在交流工作的间隙,我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开拓,更加注重历史与当代发展的融合,深刻领悟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让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也为司法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大连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