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半导体关税壁垒,意外催生了国产射频前端产业的黄金发展期。自中美双向加征关税以来,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的供应链安全焦虑持续加剧,这种战略需求直接转化为对国产射频器件的采购倾斜。国产射频企业凭借贴近客户的地缘优势、灵活的定制化服务以及显著的成本优势,
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半导体关税壁垒,意外催生了国产射频前端产业的黄金发展期。自中美双向加征关税以来,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的供应链安全焦虑持续加剧,这种战略需求直接转化为对国产射频器件的采购倾斜。国产射频企业凭借贴近客户的地缘优势、灵活的定制化服务以及显著的成本优势,即将迎来第二波国产替代机会。
一、国产替代加速器效应显现
在特朗普政府挥动关税大棒,将对中国关税上升到创人类历史的245%的时候,恐怕没有关注到,Skyworks、Qorvo等晶圆、滤波器产地在美国的芯片公司,在中国的生意已被推向了困境。例如,美国射频巨头Qorvo财报显示,其中国区营收占比已从2019年的36%降至2023年的19%,市值缩水超4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射频前端头部企业VC模组出货量突破1.2亿颗,2024年度昂瑞微5G PA及模组营收占比达总体规模的42.96%,增速明显。
除传统的关注赛道,例如智能手机、IoT通讯模组外,智能汽车的国产替代需求在此次关税战中站到了前沿阵地。原本近2千万的车载NAD(Network Access Device),支撑起中国汽车万亿赛道的基础网联设备,也即将迎来一波国产替代。Skyworks、Qorvo最后的阵地即将被国产车规方案替代。例如VC、昂瑞微等具有全套车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国产公司即将发起第二波国产替代的号角。有能力、有布局、有经验,国产射频前端厂商在车规市场发力并非空穴来风。
二、资本市场的强力助推成为关键变量
昂瑞微上市申请获受理,飞骧、锐石先后启动上市辅导,形成“技术突破-规模量产-资本加持”的良性循环。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射频企业合计融资超45亿元。卓胜微Fab-lite模式投入近百亿,且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数十亿,行业发展空间仍然巨大,需要资金加持,加速国产企业发展,加速国产替代。高端模组的突破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高端滤波器及模组的加速迭代。
这场由关税壁垒引发的产业变局,正演变为重塑全球射频格局的结构性变革。国产厂商在射频前端模组等核心器件持续突破,射频前端的进口替代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具备全栈研发能力的中国射频企业,争取在5.5G和6G时代,与国际领先公司并驾齐驱,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来源:爱集微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