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一刻也不敢耽误。3月开始插秧,4月底要全部完成。”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的4000多亩水稻田里,儋州绿豪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有序地进行早稻插秧工作。“今年主要种植‘特优9068’‘特优458’和‘美两优秋香’这3个水稻品种,它们具有
破解海南粮油单产提升密码——
良种良法配套 挖掘增产潜能
“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一刻也不敢耽误。3月开始插秧,4月底要全部完成。”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的4000多亩水稻田里,儋州绿豪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有序地进行早稻插秧工作。“今年主要种植‘特优9068’‘特优458’和‘美两优秋香’这3个水稻品种,它们具有抗病性强、高产的特点,适宜本地生长,产出的大米品质好。”该公司负责人陈佳妮告诉记者。
将选好品种作为水稻单产提升“第一步”的,还有文昌市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王婷。“今年我们种了5000多亩水稻,带动周边农户种植8000多亩,选用‘海南好米’金奖品种‘特优9068’‘野香优海丝’‘金龙优1826’和海南主导品种‘中科西路4号’。以前十分盲目,现在相关部门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再配合后期科学的田间管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王婷介绍。
近年来,海南省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用种需求,以加强优良品种遴选发布、保障良种充足供应、推动种子质量升级为抓手,加快推广应用一批单产水平高、品质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突出高产优质,组织开展优良品种现场观摩、看禾选种、技术培训等活动,举办‘海南好米’金奖品种评选,加强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动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加快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进海南种海南用,今年计划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70万亩以上。”
今年2月,儋州市印发2025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实施方案,结合该市水稻产业发展需要,选择光热充足、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耕地,选用“海南好米”金奖品种和海南省主推品种,以全程机械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和“一喷多促”单产提升技术为核心技术,建立了高质高效种植示范基地6500亩,其中集约化育秧机插全程机械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核心示范片2100亩,“一喷多促”单产提升统防统治技术示范片4400亩。
“选对好品种、把握好播种时机固然重要,还有一个增产的好办法就是‘豆稻轮作’。近几年,我们尝试在同一块田地上交替种植鲜食大豆和水稻,大豆根系能够固氮,为后续的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利用大豆秸秆还田,可以均衡利用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陈佳妮表示。该公司作为儋州市2025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的承接主体之一,今年通过统一采购物资、委托相关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方式进行水稻生产,“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田间种植管理技术也有了保障,今年的早稻预计每亩能增产100斤,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不成问题。”陈佳妮说。
为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中央和海南省已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支持儋州市建设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打造部级粮食单产提升农业科技展示示范基地,在全省开展“农机券”政策试点,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同时,在全省扶持培育稻谷等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应用增产技术模式提单产。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我省建立了包保联系机制,目前全省粮油生产工作已部署并全面铺开,我们正在共同研究制定2025年海南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和相关专项配套方案,推动海南省粮食作物亩产提高2~3公斤,油料作物亩产提升3~4公斤。”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落实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部署要求,继续强化工作联系指导,在良种筛选推广、综合性技术集成、规模主体带动等方面,积极帮助协调政策支持,切实推动海南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水平见实效。
来源:农民日报
来源:中国网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