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商学吴婷:黄仁勋推荐、马斯克点赞,宇树凭什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11:28 1

摘要:但他创办的宇树科技,竟然在谷歌、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扎堆的具身机器人市场独占鳌头,拿下超60%的份额(四足机器人),还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打到9.9万。

这位中国90后,大概是全球科技巨头最想认识的人。

他们都想问一句:兄弟,你是怎么把机器人降价降到九万九的?

他叫王兴兴,浙江宁波人,大学读的是没啥名气的浙江理工,还总挂科。

但他创办的宇树科技,竟然在谷歌、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扎堆的具身机器人市场独占鳌头,拿下超60%的份额(四足机器人),还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打到9.9万。

去年9月,宇树的人形机器人G1一亮相就震撼全球,英伟达赶紧买来一台做实验,斯坦福机器人MobileALOHA的负责人Tony Z.Zhao更是警告说:中国在具身智能上实现了最好的AI驱动,硅谷即将落后。

最近宇树又发布了能踢足球的G1-Comp,看来国足有救了

王兴兴究竟有什么魔法?宇树科技又凭什么这么能打?具身机器人到底是概念噱头还是真需求?今天我来一次讲透。

1、小爱迪生

王兴兴1990年出生,小时候最大的爱好是看纪录片,不到十岁就把电视里关于航空、航天、生物类的纪录片全看了一遍。到初中,他开始动手做遥控车、模型船、航模飞机、显微镜,活脱脱一个小爱迪生。

但他并没有考上名校,只读了双非院校浙江理工,考研想考浙大,也没考上,被调剂到上海大学。

是小爱迪生长大后天赋消失了吗?并没有,他只是英语不好。高中三年,他的英语只及格了三次,但理工学科一直很强。

读研期间,他DIY出四足机器人XDog,凭此吸引到200万投资,开启创业之路。

现在宇树的四足机器人,也就是机器狗占据了全球70%份额,宇树估值也从1000多万涨到80亿,晋级独角兽行列。

而真正让宇树出尽风头的,是它“重新做人”了:3个员工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能跑步、会跳舞,还能干活,新版的居然会后空翻!只卖9万美元。

性价比更高的G1就更牛了,只卖9.9万人民币,真是让机器人“论斤卖”。

那宇树为什么这么牛?因为他们做到了工程师思维与商业思维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技术和经营两手抓,两手还都很硬。

先看技术:

宇树能做到“机器人论斤卖”,首次是因为它在电驱系统上的优势。

早期机器人基本都是液压驱动,比如波士顿动力最早出圈的Atlas就是液压的,响应快、负载高,技术成熟得早,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

而宇树的技术路线是电驱,电驱成本低、构造简单,能量转换效率也比液压的高40%左右,便宜又好用。王兴兴带队攻克了机器人电驱系统,这是宇树成功的基础。

另外,宇树从一创业就确立了全栈自研的模式,赚整个产业链的钱。

2015年,王兴兴还在大学里做XDog的时候,里面最值钱的电机驱动器就是他自己设计的。

后来成立宇树,生产的第一款机器人里的整个电机也都是宇树自研的,然后锂电池包、无线通信、视觉模组、3D激光雷达也慢慢实现自研自产。

同行的上游可能是某些零部件厂商,而宇树的上游是金银铜铁等,成本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这是宇树的技术优势,而在经营上,宇树主要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是把握准了时机。

别看人形机器人酷炫动感、备受追捧,其实几年前它还非常冷门,因为技术难度太高,商业化前景差,AI又不成熟,2018年,日本的ASIMO机器人就停止了研发,波士顿动力也几度卖身。

所以王兴兴选择从做机器狗开始,难度低、应用场景多,可以实现商业闭环。

转机发生在2021年,马斯克突然宣布要做“人形机”,并在2022年10月发布了Optimus。1个月后,ChatGPT 横空出世,AI巨大的想象空间,让资本对人形机器人也信心倍增。

宇树一看机会来了,才在2023年跑步入局。

你看,做生意也像做菜,火候是关键:过晚挤不进去,过早可能会成为第二个ASIMO。

宇树做对的第二件事,是找准了产品定位。

人形机器人到底能拿来干嘛呢?当保姆、当保镖、当伴侣,听着都很酷,但对不起,早期选这些方向的机器人公司,基本都死了。

比如博世旗下的Kuri机器人,还有拿下三星、LG等大厂投资的Jibo机器人,它们都主打社交和陪伴属性,但因为量产困难、销量低迷,破产的破产、卖身的卖身。

而早期宇树专注to B市场,主要客户是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大厂,活得很滋润。

那宇树为什么能选对呢?

首先是因为王兴兴创业初期,人脉集中在科研圈,做to C的消费电子属于扬短避长。

更重要的是,消费电子被市场接受需要时间。尤其是机器人还涉及到伦理问题,不管你做得多物美价廉,都很难短时间内“起规模”。而消费电子如果不能起规模,价格就很难大幅下降,价格下不来规模就起不来,形成恶性循环。

宇树做对的第三件事,是永远保持前瞻性。

王兴兴非常重视人才,每年都要面试上千人,平均1天2-3 个。

他选人最看重的不是学历、也不是经验,而是“敏锐度”,也就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关键,捕捉发展方向。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预估未来1-2年的发展趋势,就永远成不了最顶尖的人才;一个企业,如果可以提前5-10年布局规划,那在这个行业做到前三,问题不大。

时时进步,才能快人一步。所以学习力很重要。

总结一下,宇树的成功源自技术和经营的成功,技术上搞定了电驱系统,而且全栈自研,大大降低成本;经营上把握准了时机,早期产品以to B为主,并永远保持前瞻性。

根据预测: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到2035年,有望冲击3000亿。

王兴兴认为:5年内,人形机器人的价格能降到2万元,走进千家万户不是梦。

如果真是这样,那必然会大大提高全社会的生产能力。

除了宇树,我们的校友企业、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还有行业新锐矩阵超智也都在摩拳擦掌。未来世界,已经近在眼前!

参考资料:

[1]润可.又一反向“卡脖子”公司崛起!90后天才王兴兴创立的宇树科技,机器狗霸绝天下,距离下一个大疆还有多远?.润可侃天下.2024

[2]黎诗韵.专访宇树科技王兴兴:在人形机器人的巨变前夜,做一个敏锐的谨慎派.极客公园.2024

[3]李晓利.宇树:人形机器人开启具身智能新纪元.企业家杂志.2024

[4]shiyun、Jesse.宇树科技王兴兴:人形机器人很热,但是要把所有细节做到极致.极客公园.2024

来源:嘉宾商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