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产权连着科技创新,牵动高质量发展,关系民族未来。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知识产权领域频频落子,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生根,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高价值专利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支撑作用愈发显著,为我省振兴发展注入
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海报。本报记者 刘项摄
惠企合作签约。本报记者 张春雷摄
飞鹤乳业的乳铁蛋白生产线。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 蒋平
知识产权连着科技创新,牵动高质量发展,关系民族未来。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知识产权领域频频落子,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生根,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高价值专利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支撑作用愈发显著,为我省振兴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黑龙江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市举办。活动现场,省直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企业代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和标准化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等齐聚一堂,供需对接、洽谈签约、揭牌授牌等活动轮番上演,现场气氛热烈,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活力与激情。这不仅是知识产权领域的一次盛会,更是黑龙江创新发展的又一次有力集结,彰显了龙江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惠企合作 签约对接促发展
活动现场,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和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和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协会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和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了惠企合作的新篇章。
“中车哈尔滨公司是我们对外服务的重要用户之一,此次签约为我们搭建了更广阔的服务平台。未来,我们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专利导航、专利申请与挖掘、专利申请前预评估等一系列服务,助力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推动创新发展。”东北林业大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张凤斌自豪地向记者亮出家底,“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集教学、科研、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宣传和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许多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师生和社会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栗明柱同样对此次合作充满期待:“我们企业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挖掘,与东北林业大学的合作成果丰硕。从去年开始,东北林大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挖掘培训,老师的精彩讲解让科技人员和一线工人都感到十分解渴。”栗明柱说,此次参与惠企行动,为企业带来了来自龙江高校的广泛关注。他坚信,借助龙江丰富的科教资源,企业在专利挖掘、撰写及保护等方面将迎来显著进步。
此次对接行动以“知产赋能 链动未来——打造向北开放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为主题。会前,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开展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摸底,依托本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精准匹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解决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畅通供需渠道,探索公共服务赋能企业创新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内容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效能最大化,助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
协同创新 专利标准强产业
专利与标准作为当今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专标融合创新已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会场内汇聚了众多不同领域的创新先锋,他们充分展示着专标融合的创新成果,热烈探讨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协同创新的未来。会场外,记者采访了我省首批挂牌专利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的三家企业,听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展望。
“对于乳制品行业而言,技术研发与标准建立始终是推动产品升级与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飞鹤乳业研究院项目管理高级经理张俊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飞鹤将持续推动专利与标准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产品,为中国乳业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基因的传承源于企业深厚的红色底蕴,作为诞生于1952年、为国家‘一五’计划而建的老牌国企,东轻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视为最高使命。”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强自豪地说。他表示,一个个国之重器都闪现东轻铝材的身影,东轻的产品已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工程的战略肌理。站在“十五五”规划的历史坐标,东轻将再次吹响冲锋的号角,未来三年,东轻计划新申报发明专利150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0项以上,重点聚焦行业前沿,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业化,订单远销中亚、南美等地区,完成临床手术6000余例。”分享着企业骄人成绩的喜悦,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衍宇告诉记者,他们正是通过专利与标准融合创新打破了固有思路,从而找到了技术、专利、标准布局的新方向。“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回馈社会,更是要在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进程中,持续贡献龙江智慧。”苏衍宇坚定地说。
版权激活 文化出海启新程
“赫哲族的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版权激活则是让这些瑰宝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活动现场,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版权局局长崔国新热情推介赫哲族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的最新成果。
崔国新介绍,自2022年被国家版权局评为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以来,佳木斯市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让它们迈向世界舞台。“版权激活不仅保护了赫哲族文化,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崔国新说,佳木斯市打造了1000平方米的同江市文化创意设计产业联动园区,同时,创新“非遗+版权+文创+互联网”模式,建设赫哲族文化IP版权设计授权线上平台,举办了赫哲族文化IP展全国版权线下首场授权会。“利用AI技术,我们开发并推广‘偶来了’品牌,推出赫哲族系列轻食、饮品、文创等相关产品40余种,全市民间文艺企业授权项目金额达22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51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展望未来,崔国新充满期待:“我们将继续鼓励赫哲民间文艺创作,加强对创作者的培养,指导创作更多融合现代元素、体现赫哲民族特色的民间文艺精品。同时,指导版权示范企业构建民间文艺版权‘AI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多维授权’的转化运用新路径,持续推广对外交流品牌,强化数字化传播和科技赋能,推动民间文艺对外输出,提升民间文艺版权传播能力。”
嘉宾们对佳木斯市的创新实践高度赞赏,纷纷表示,佳木斯市的实践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成果。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