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奋力展现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头雁风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11:48 2

摘要:9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8次蝉联浙江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杭州,一座处处流淌着双拥热血的温暖城市,近年来坚持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全力支持改革强军和练兵备战。

9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8次蝉联浙江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杭州,一座处处流淌着双拥热血的温暖城市,近年来坚持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全力支持改革强军和练兵备战。

这也是诞育多家知名科创企业的“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以“互联网+”思维优化服务保障,扎实推动“崇军杭州”建设,军地合力、军民同心,推动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与深厚。钱塘江畔,愈来愈浓的鱼水深情,正为杭州双拥工作书写崭新的篇章。

数智拥军 助力备战

贴心服务更全面更智能

“这些福利真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之后呀,我还要带我和爱人结对的‘兵儿子’来!”家住上城区清波街道的退役军人冯水火惊喜地发现,家附近的银泰百货西湖店挂上了“崇军拥军服务示范商圈”的牌子,一问果然有不少专属福利。走进滨江区滨盛路上的眼镜店,退役军人凭优待证、退役证等享受总价300元的配镜优惠;在杭州来福士中心,退役老兵都可以享受免费停车2小时的福利……在杭州,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关爱退役军人的队伍中来。目前,全城崇军商户数量已突破2.4万家,它们不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便利站,更成为帮助无名英雄们的温暖港湾,不间断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包括医疗、交通、消费、就业等多种高频需求的优待与优惠。

在地铁一号线的凤起路站点,退役军人陈峰打开手机上的“杭州市民卡”APP,进入“市民码”专区,在闸机上刷一下,即享受到免费乘坐地铁的福利。

(智慧老兵平台)

在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基因与底蕴正持续为双拥工作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从便捷看病的“码上就医”,公共交通的“码上出行”,答疑解惑的“码上咨询”,再到行政服务的“码上办事”,这些“码上应用”正让退役军人享受到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全市所有市属医院面向退役军人优先就诊,并且已经延伸到30多家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市县两级政务大厅相继设立了崇军驿站和优先办事窗口,数字赋能有效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杭州,“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中:根据部队战备建设及官兵生活需求,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项目174件,帮助任务一线和边海防官兵家庭解决实际困难;高质量常态化开展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等工作,健全拥军支前协调机制;建成“基层双拥共建点”83个、培育社会化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37个、双拥主题公园29个;设立“慈善拥军情”专项基金,为驻杭部队困难军人军属提供专项救助;3447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覆盖全域,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无不彰显了这座城市崇军拥军的真诚与用心。

暖心助业 高效安置

筑梦人生转岗事业转型

春日里,杭州天地实验小学驻校教官黄灿灿身边,围着一群学生,她笑着搓起竹蜻蜓。“蜻蜓”在空中旋出了一个弯,落到她身上,学生们爆发出一阵笑声。黄灿灿大学读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特种作战旅服役两年后回校完成学业。没想到初入职场,还是和多数同学一样成了老师。

杭州市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助力学校教育和拓宽就业渠道的“双赢”模式,在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惠兴中学等30多所中小学率先引入退役军人作为驻校教官,包括黄灿灿在内的30余名退役军人身着“橄榄绿”上岗。今年2月起,杭州正式实施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政策,对提供教师招聘支持、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各方面进行细化,再度拓宽了退役军人的高质量就业渠道。

拥有14所高校的杭州市钱塘区,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经摸排,园区内有着强烈就业创业需求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有1832人。以实现大学生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钱塘区于2021年成立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探索技能联训、就业联动、创业联盟“三联”实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为兵送岗”直播带岗模式,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如何更好地助力退役军人实现人生转岗、事业转型?近年来,杭州将退役军人作为地方建设的人才和骨干力量,多措并举铺设好“后路”,千方百计巩固好“后院”,想方设法培养好“后代”,高标准落实转业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工作。

作为浙江省转业军官“直通车”安置试点单位,杭州在提高人岗相适度上出实招,精准匹配“专”与“需”的有效衔接,在引导符合条件的转业军官“直通车”安置到公安、司法等政法系统岗位基础上,根据接收单位需求和转业军官专业情况,增加营职以下(含专业技术)转业军官计算机、医学、化学、外语等专业“直通”岗位,为转业军官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搭建广阔的舞台,使他们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每年安置到杭州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转业军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随军家属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转业军官实行同职级安置,安置到党政机关(参公)比例达90%以上。

双拥共建 团结奋进

军民鱼水情深共谱新篇

“戎志班”是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同打造的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实践平台。在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举办的“清明祭英烈”悼念活动中,“戎志班”学生代表诵读烈士家书,开启了青年与英烈的一场灵魂对话。“读烈士的信时,我仿佛听见他们在对我们说话,教我们不忘初心。”一位“戎志班”学生动情地说。在一场公益活动中,“戎志班”志愿者主动参与活动全程,以健跑方式陪伴“星星的孩子”共走运河,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温暖现实的公益力量。

从清明诵信仰到春日奔公益,从传承英烈精神到守护特殊群体,“戎志班”正以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有担当的志愿行动,让退役军人的青春风采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这也成为杭州打造“戎”系列志愿服务生态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对标“崇军杭州”的建设目标,杭州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独特作用,探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融入中心大局工作机制,打造“戎耀”“戎护”“戎宣”等“戎”系列志愿服务生态圈,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服务重大项目、服务民生所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2023年,306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钱潮老兵”亚运赛会医疗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56个场馆、5275场次志愿服务保障任务,为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积累了实战经验。杭州亚运会结束以后,“钱潮老兵”服务亚运团队转化为“戎耀”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大型活动保障、应急处突、城市互联急救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抢险救灾到亚运服务,从乡村振兴到都市建设,从国防教育到结对共建,多年来,驻杭部队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批退役军人也在各个领域持续发光发热,赢得了杭州人民的广泛赞誉。如今,杭州新时代双拥工作大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化拥军模式渐臻完善,科技拥军、医疗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慈善拥军等活动蓬勃开展,基层双拥共建点串珠成链,双拥文化浸润人心,“最美效应”不断放大,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提高。

钱塘潮涌竞千帆,军民鱼水情更深。杭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持续深化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为加快驻杭部队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新篇,为“天下再识新杭州”的故事,更添新的色彩!

来源:抽屉鲜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