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资品牌正在开启关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新一轮变革,目前来看,丰田和日产应该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预期内的成功。相对来说,大众汽车在智电领域的发展轨迹较为平稳,只是这一轮,它好像是慢了一步。
合资品牌正在开启关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新一轮变革,目前来看,丰田和日产应该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预期内的成功。相对来说,大众汽车在智电领域的发展轨迹较为平稳,只是这一轮,它好像是慢了一步。
然而电动化、智能化的竞赛远没有到终场的时候,现在留在围场内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因此大众汽车的稍慢一步,更像是在暗暗蓄力。
果然,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大众汽车开始“放大招”。
这个“大招”由三个技能点组合而成:完善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先进的科技、为中国量身打造的科技美学设计,聚焦于打造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毋庸置疑的是,当前乃至未来,新能源和科技都是汽车行业竞争、发展的两大最核心要素。同时中国不仅是大众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更是其智电技术革命的策源地。所以很显然,大众汽车懂得抓重点,它的这个“大招”将会杀伤力十足。
“在中国,为中国” 技术护城河的“中国解法”
1984年,大众汽车在上海开启了中国市场的传奇旅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也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
40年前,它是中国家用车市场的开拓者,40年后,它凭借勤恳的长久耕耘和诚恳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收获了新的成果。在为中国打造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起点上,它重新明确了方向。
因而大众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的核心叙事,从彻底告别“欧洲设计、中国适配”传统路径的逻辑中展开,强调本土化研发的质变。
首先从造车的技术根源上开始,大众汽车专为中国注重科技的用户量身打造了自主研发的CMP平台和CEA架构。
CMP平台可理解为汽车的“身躯”,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紧凑级车型,适用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样的、个性的、具有高品价比的新能源车型选择。
CEA架构可看作是汽车的“大脑”,它是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技术全新打造的电子电气架构,能够快速且无缝地与L2++级高级驾驶辅助、人工智能座舱以及固件远程更新等多种技术融合,最终实现整车全域智电协同。
而且这两项技术还能在降低40%造车成本的同时,将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提高超过30%。
这意味着基于此平台及架构打造的车型在价格和市场响应方面会有很大的竞争力,用户能够以亲民的购车成本获得前沿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体验。
具体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大众汽车相应推出了支持800V超充的纯电系统、具有超长续航的增程系统、集合城市NOA、智能泊车辅助等功能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全新的座舱操作系统和车机系统等等。
同时大众汽车持开放态度进一步增强本地研发能力,并协同一系列针对性的本土合作,深度融入本土的出行生态,提供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合资新能源车“水土不服”的痛点。
于是,全新的平台和架构、先进的智电技术以及本土的生态,共同形成大众汽车技术护城河的“中国解法”。适配在大众汽车的三个合资品牌上,这就是合资打造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范本。
三个合资品牌三款概念车 智电实力可见一斑
按照大众汽车的规划,未来三年,其将推出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全品类的产品组合,进一步扩大市场布局。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从2026年起,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车型、插混车型和增程式车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而此次亮相的三款概念车,就是大众汽车电动化未来的前瞻,也是大众汽车智电实力的展现。
一汽-大众ID. AURA概念车是首款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的纯电概念轿车,锚定年轻家庭用户。
其外观造型动感飘逸,车灯设计富有现代科技感。车内既有宽敞空间又体现极简风格,智能座舱注重便捷的操作逻辑,并整合了AI虚拟助手和丰富的车载应用的生态,提供出色的交互体验。此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具备L2++级功能,让驾驶更加轻松。
上汽大众ID. ERA概念车是大众汽车品牌首款增程式全尺寸SUV,兼具豪华感、舒适性与先进功能,为追求高端享受的用户提供全新的选择。
其CLTC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纯电续航超过300公里,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对长续航和纯电体验的双重需求。
智能化部分,其智能座舱搭载全新的车机交互系统、Smart Surface交互屏以及基于中文大语言模型的AI智能助手,前排的大尺寸智能屏幕延伸至副驾驶侧,第二排配备智能吸顶屏,带来沉浸式体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则支持L2++级城市导航驾驶辅助和多场景泊车辅助功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同时它还有宽敞的六座布局,副驾驶设有“女王座椅”,第二排配备行政级座椅,突出了它的高端属性。
大众安徽ID. EVO概念车是大众汽车ID. 与众首款全时互联全尺寸纯电SUV。
它采用了大胆张扬、动感十足的设计,专为都市年轻用户打造。贯连车身内外的金色灯带中线是它的专属设计元素,并且前后车灯共100多个3D可控式LED,能够呈现精致的动画效果。
座舱内饰设计同样大胆前卫,超过3米的轴距创造了宽敞的车内空间,车内配置包含了座椅按摩功能、车载冰箱等,豪华享受一并拉满。
延伸至副驾驶位的信息娱乐显示屏,以及集成多项便捷操作的全新一代Gen X方向盘,也是它在智能座舱上的特色,配合全新操作系统、新的UNYX车机系统、3D拟人化虚拟助手,能够带来有趣的、便捷的智能体验。
驾驶部分,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带前后AEB功能,支持高速NOA和城市NOA。空气悬挂配合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可以很好地兼顾操控与舒适。CLTC纯电续航可达700公里,并支持800伏超充。
这三款概念车都有一个明显的共通点——沿袭了大众汽车的中国专属设计和科技DNA,在彰显品牌鲜明特征的同时,更进一步体现着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与大众安徽三家合资企业个性鲜明的设计风格。
这也是大众汽车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下,与中国用户情感链接的显性表达。
另外一个共通点也显而易见,三款车型都在电动、智舱、智驾辅助,乃至舒适配置、科技配置上用上了更先进、更前卫的装备,匹配上了新势力的水准,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更出彩的表现。而且还别忘了大众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划的一个重点——“坚守大众高品质和安全标准”,这也将会是三款车型面对未来竞争的共同优势。
所以,这般针对中国用户需求和喜好打造的新能源车,至少在产品层面一定是成功的。
人们都说大象转身难,但是大众汽车这一次是属于“华丽转身”。
2025年上海车展,会是大众汽车“中国故事”的转折点——从依赖品牌认可度的先行者,蜕变为深度融入本土生态的创新者。这一次对组织能力、技术路线与用户思维的全面重构,让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找到了可以依仗的底气。
虽然未来无法预见,但无论如何,大众汽车这一波操作“很中国”,这是态度和诚意,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成功的基础。
来源:汽车造物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