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23 日,湖南省人社厅主办的 2025“就创先锋进校园” 巡回宣讲活动第八站走进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华晨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婷与湖南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奕辰作为主讲嘉宾,以 “乡村振兴与科技兴农” 为主题,向青年学子分享从基层创业者成长为行业领军
4 月 23 日,湖南省人社厅主办的 2025“就创先锋进校园” 巡回宣讲活动第八站走进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华晨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婷与湖南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奕辰作为主讲嘉宾,以 “乡村振兴与科技兴农” 为主题,向青年学子分享从基层创业者成长为行业领军者的故事,传递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
王婷:从 “留守儿童” 到 “黄桃女王”,在乡土中深耕希望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年轻人的热血与智慧。” 出身衡阳县偏远山村的 “90 后” 企业家王婷,以十年创业历程生动诠释了 “逆袭” 的力量。从初中辍学南下打工的懵懂少女,到年销售额破千万的现代农业领军人,她坚信:“任何打败不了我的,都只会成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早年的打工经历锤炼出王婷的商业天赋。从事五金销售时,她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在同行局限于单纯售卖产品时,她便拓展产业链,提供装配、维修等增值服务,积累原始经验,为日后创业埋下伏笔。
2014 年,王婷响应家乡党委政府 “衡商回衡” 的号召,放弃县城稳定的餐饮生意,返乡创立湖南华晨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身高山黄桃种植。虽因技术短板连年亏损,但她并未退缩,前往湖南农科院学习技术,引入科学管理体系,并扎根田间实践。她成立新铭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 “公司 + 合作社 + 贫困户” 模式,让黄桃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 “黄金果”。“乡村不缺资源,缺的是发现价值的眼光。只要敢于创新,田间地头也能长出‘金果子’。” 她向学子分享道。
随着对农业领域的深入探索,王婷越发敬畏这片土地,也更渴望突破。2022 年,她创办好恰婆食品有限公司,进军电商领域。面对物流成本高、流量获取难等问题,她坚持在实践中摸索,打造农产品溯源体系,开发深加工产品,并借助直播电商打开全国市场。凭借差异化竞争策略,公司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如今,她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 50 户贫困户脱贫,创造就业岗位 2000 余个。回顾创业路,王婷告诫同学们:“人生路上,只有知识不会抛弃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刘奕辰:科技 “新农人”,用知识产权书写乡村振兴
“农业的未来在科技,而科技需要年轻人的创造力。”作为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代表,湖南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奕辰在衡阳师范学院的宣讲中,以“科技兴农”为坐标,勾勒出一条从商业启蒙到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路径,为青年学子展现了知识产权赋能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早在2012年,就读大学的刘奕辰便展现出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当校园餐饮还停留在传统模式时,他率先引入差异化服务,通过优化餐品组合、精准对接学生口味,将月收入从800元跃升至8000元。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实现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让他深刻认识到:“创业的本质是用创新解决痛点”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他日后投身农业领域的底层逻辑。
2015年,教育部相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文件提到“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为刘奕辰打开新视野。他放弃相对成熟的餐饮赛道,带着“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的初心,一头扎进衡阳县的贫困村落,创立衡阳梦创商贸有限公司。面对农业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壁垒,他选择以“知识产权”为突破口:带领团队培育出色彩斑斓的 “彩虹花生”、珍稀的 “皇帝水稻” 等特色品种,通过11项专利技术、8项软件著作权和60余个商标布局,构建起从品种研发到品牌保护的全链条壁垒。短短两年,公司农产品年盈利突破200万元,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标杆。
“传统农业‘看天吃饭’,但智慧农业‘靠技术增收’。”刘奕辰清醒认识到,农业提质的核心在科技。2021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喜丰宝”智慧农业系统正式上线——这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APP,能精准识别312种植物、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7%,并免费提供专家远程诊断服务。通过手机“扫一扫”,农户即可快速获取植保方案,劳作效率提升40%以上。该系统的落地,标志着他从“农产品经营者”向“农业科技赋能者”的角色升级,更让科技红利直接惠及田间地头。
宣讲中,刘奕辰没有单纯讲述“成功故事”,而是将重点放在“思维转变”:从校园里的“服务创新”,到农业中的“技术创新”,再到智慧农业的“模式创新”,他始终强调“敢想是起点,敢做是关键,敢当是责任”。面对台下即将踏上征途的学子,他特别指出:“不要困在‘专业对口’的框架里,真正的创造力,是用所学所长解决现实问题。不要去问你适合做什么,要相信你能做什么。”这句寄语,既是他跨界创业的注脚,也为青年打破学科壁垒、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启示。
来源:中人社传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