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天42所“动力无限”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航天小型固体动力装置的设计研发,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积极开拓新领域,有力支撑了我国航天强国和军队建设。先后获得过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四院创新贡献奖、四十二所突出贡献奖、四十二所技术创新奖(特等奖1次、二等奖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襄阳市青年实干先锋报告会
五四精神传薪火
青春奋斗正当时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
青春朝气伴着春光尽情释放
襄阳青年用行动
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留下青春的足迹和奋斗的身影
和团团一起走进襄阳
看看他们的青春之旅
王相宇
“动力无限”青科突击队
航天42所“动力无限”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航天小型固体动力装置的设计研发,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积极开拓新领域,有力支撑了我国航天强国和军队建设。先后获得过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四院创新贡献奖、四十二所突出贡献奖、四十二所技术创新奖(特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
队长王相宇与同事们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不断突破小型固体动力装置的各项技术瓶颈,严把产品生产过程个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带队坚持奋战在“技术保驾”的第一线,全力以赴点燃奔赴星辰大海的“第一把火”。
攻坚之路——发挥所学突破技术壁垒
2014年刚进入团队,王相宇便被委以重任,参与长五消氢点火装置的研制,开启了他的航天逐梦之旅。消氢点火装置堪称长五点火发射的“安全守护神”,然而当时此项技术在国内是一片空白,研究资料匮乏,重重困难如大山般横亘在年轻的团队面前。艰难攻关过程中,王相宇和同事们从仅有的一段录像起步,开启了漫长而艰辛地摸索研发。为了找到点燃低温液氢的最佳方法,他们把能想到的思路一个个拿出来实验模拟,寻找最优解,来来回回完成了至少上百个配方的筛选和研制,经过4个月的艰苦奋战,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关,找到了国产消氢点火装置的研制路径,项目取得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精益求精——助力“冰箭”远征星辰大海
2016年11月,装配了消氢点火装置的长五火箭,在海南文昌首次发射成功,亲临现场的王相宇,看到白色巨龙缓缓升空的壮丽场景、听到火箭腾空而起的轰鸣音爆,内心无比地激动和自豪。
此后,王相宇也多次带领“护航小分队”前往发射基地为发射任务提供“技术保驾”,坚持奋战在技术攻关的第一线,竭尽所能确保消氢点火装置安全、可靠、准时点燃“第一把火”,至今已经实现“13连胜”,有力支撑了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任务。
展望未来——逐梦航天征程奋勇前行
十年间,他和同事们从无到有,建立了小型固体动力装置的研发平台。不断突破动力装置技术难关,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协同的技术网络,成功研制出电控、高过载、多脉冲、助推等50多项先进动力装置,研制的产品累计转化产值超过3亿元。
看到梦想真正飞入太空,王相宇和他的团队接过了老一辈航天人手中的接力棒,仰望苍穹、脚踏实地,带领团队继续一次次做勇闯“无人区”的探索者和突破“卡脖子”的攻关者,在逐梦航天的征途上继续奋勇前行。
挺膺担当,青年先行
奋斗有我,不负时代
全市广大青年将继续汇聚
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
牢记嘱托勇担重任
为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贡献青春力量
———— / END / ————
青年的困难
是团团的努力方向
青年的建议
是团团的智慧之源
结合襄阳共青团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青春襄阳”特别开设了“青年信箱”专区,征集青年建议、倾听青年声音、回应青年诉求帮助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有什么问题、困难或者解决建议、方案,统统都可以投递到“青年信箱”。期待你的来信
期待你为团团的工作建言献策
来源| 原创(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xytswxcb0710@163.com)
编辑| 小襄君
审核| 丁超、孟曦
运营| 共青团襄阳市委
来源:青春襄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