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执念的董明珠,不停怼小米,碰瓷雷军,只想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13:21 3

摘要: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问题时,她突然将矛头指向小米:"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一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4月22日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一番火药味十足的发言再次引发争议。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问题时,她突然将矛头指向小米:"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一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说真的,说的这么直接,这么夹枪带棒,一般的只有“仇人”才这么怼,完全是撕破脸的感觉了,让旁观者不免感叹:董明珠与雷军的"恩怨",十年未消反愈演愈烈。

梳理近年公开报道,董明珠"怼小米"早已成为固定戏码。

今年3月直播中,她暗讽雷军"靠炒股价成首富"、"偷技术挖人才";曾经小米与美的合作时,她称美的和小米是小偷加小偷,怼小米侵犯,赔了50万等等……

可以说,从产品竞争到商业模式,从人才流动到资本操作,但凡能找到关联点,董明珠总要或明或暗地点评几句,并且是嘴下一点都不留情的那种。

为何董明珠总是要怼小米呢?在我看来,源头要追溯到2013年的"十亿赌约",当时雷军提出"五年内小米营收超格力",董明珠应战称"超不过就输十个亿",觉得小米不可能打败格力。

当然最终格力以微弱优势获胜,但小米用互联网模式证明了"硬件微利+生态变现"的可行性。更令董明珠介怀的是,小米随后将触角伸向家电领域,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品类全面对标格力,而格力反向布局手机业务却铩羽而归。

商业版图的此消彼长,或许正是董明珠心结的症结。当小米用"性价比"撕开传统家电市场缺口时,格力却未能找到同样有效的破局之道,几乎除了空调外,其它的各种尝试,几乎都未成功。

某家电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米的互联网思维让格力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产生危机感,董明珠的激烈言辞背后,是对原有市场秩序的维护心理。"

也有人将董明珠的频繁开怼解读为"流量策略"。雷军作为互联网圈的话题人物,自带传播属性。董明珠的犀利言论,确实多次登上热搜,客观上提升了格力品牌曝光度。但这种"碰瓷式营销"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反而让公众对格力的印象从"技术过硬"转向"口水战专业户"。

企业竞争终归要靠产品说话。与其纠结于口舌之争,不如专注主业突破。毕竟,真正的商业格局,不在于谁的声音大,而在于谁能用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尊重。当董明珠提及"十几年没起火"时,或许更应该思考: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赛道,格力还能拿出怎样的"硬实力"来证明自我?

这场跨越十年的"恩怨",该到了翻页的时候,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对立,只有永恒的创新。放下执念的董明珠,或许能发现:比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

更何况,雷军一直对董明珠很包容,就没有回怼过任何过激的言论,一直称董大姐,我觉得这并不是怕董明珠,而是尊重她,而董明珠也要学会尊重小米,尊重雷军。

来源:互联网乱侃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