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裁员,美断供引爆危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4 13:41 2

摘要:这一次,特朗普把刀砍向了全人类的健康体系。4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一纸声明,掀开了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序幕。因美国政府拒绝缴纳2024和2025年评定会费,叠加其他西方国家削减援助,世卫组织在2026至2027年度面临高达6.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文︱陆弃

这一次,特朗普把刀砍向了全人类的健康体系。4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一纸声明,掀开了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序幕。因美国政府拒绝缴纳2024和2025年评定会费,叠加其他西方国家削减援助,世卫组织在2026至2027年度面临高达6.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直接结果:裁员、重组、缩减职能、撤点撤岗,甚至不排除关闭多个驻地办事处。这不是单一国际机构的“瘦身”,而是一次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机制的系统性削弱,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外交遗毒的集中爆发。

全球最重要的卫生协调机构被迫瘦身,理由竟然只是一个国家的单方面政治任性。这背后的荒谬,令人愤怒。特朗普自重返白宫以来,迅速复刻其第一任期的“退群外交”操作,从全球气候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到如今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对多边机制的态度只有两个字:破坏。退出、断供、拒绝履约,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国际惯例。对于世卫组织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受到美国政权更迭的打击,但此次“彻底断供”显然更加具毁灭性。根据公开数据,美国长期是世卫组织最大单一捐助国,其会费与自愿捐款加起来占据其预算大头。而现在,这个“大头”忽然清零,换来的就是六亿美元的缺口和全球卫生网络的塌陷。

然而,裁员将“首先从高级管理层开始”,总部人员将大量被裁,部门由76个砍至34个,这已经不仅是压缩开支,更是重构权力格局。一些位于高收入国家的办事机构被关闭,意味着世卫组织在发达国家的政策协调和监测触角将被拔除。这是标准的“从头断筋”。

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干?表面理由当然是“节省财政、反对浪费”,但真正的动机,是借机摧毁一切不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世卫组织不过是一个“拖美国后腿”的机构,是“在新冠疫情上偏袒中国”的政治敌人。他从第一任期就开始鼓噪退出世卫,到了第二任,干脆以行政命令断供,连个缓冲期都不留。这不是预算问题,而是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对抗。特朗普不需要一个全球公平合作的公共卫生系统,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操控、可以指挥、可以按照美国利益发布数据的“健康情报所”。

这场政治清算,最终买单的不是谭德塞,不是联合国,而是全球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在新冠疫情刚刚退潮、埃博拉仍未平息、禽流感在亚洲蠢蠢欲动的当下,世卫组织的裁员意味着疫病响应能力下降、疾病预警系统断层、非洲与南亚等脆弱地区的卫生项目被迫中止。这些地区原本就医疗体系薄弱,资源极其有限,许多疾病只能依靠国际干预控制。而今,国际干预的根基正在被美国亲手拆掉。

这一切将为“传染病孤岛化”埋下伏笔,疫情爆发不再第一时间通报,数据采集缺乏权威平台,疫苗分发失衡问题愈演愈烈。美国看似退出,其实是在悄然拉高全球公共卫生的“贫富差距”,制造卫生资源的垄断格局,没有美国的钱,许多国家连基本药品都买不到。

而那些跟随美国“削援潮”的国家,也并非无辜。欧洲数国也以“财政紧张”“预算优先”为由大幅削减发展援助,让原本就脆弱的卫生援助体系雪上加霜。他们或许以为自己远离战场,可以置身事外,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病毒都不需要签证就能跨境传播。自废武功的结局,就是全球免疫屏障的集体坍塌。

而中国呢?中国是目前除美国外最主要的卫生援助国家之一。世卫组织改革后,其在资源和管理结构上的重组,很可能为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提供更大话语权。这固然是一个窗口,但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西方资金撤退之后,中国须决定是否要承担更多国际公共卫生责任,这不仅是道义问题,也是战略问题:全球卫生合作不能失控,更不能被美国的退出式破坏所绑架。

谭德塞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裁员、重组”。这句话背后,其实还藏着另一层无奈,在美国横冲直撞的政治生态面前,多边合作的机制已经难以抵御单边霸权的冲击。世卫组织只是第一块倒下的骨牌,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因为“美式自私”而摇摇欲坠。

特朗普一己之私,搅动的不是一场预算风波,而是一场全球治理秩序的颠覆。这场“退群主义”的浪潮终将卷土重来,而人类社会是否还有能力抵挡?世卫组织尚能否挺住?答案或许比病毒更凶险。

如果连健康都无法成为一个跨国共识,那么人类之间还有什么可以信任?美国放弃世界,不等于世界必须接受失败。但问题是,谁来接棒?谁来填坑?谁来拯救一场被政治撕碎的全球公共卫生?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